歐字組詞有:
1、北歐[běi ōu]指歐洲北部日德蘭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壹帶和冰島。包括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和冰島。
2、歐化[ōu huà]指模仿歐洲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化等。
3、歐也[ōu yě]表示愉快、激動、並表示贊同與勝利。
4、歐風[ōu fēng]歐洲的習俗、風氣。與西風同義。
5、歐碧[ōu bì]壹種淺綠色的牡丹花。
6、歐美[ōu měi]指歐洲和美洲。泛指西方國家。
7、歐起[ōu qǐ]目中無人或者對人愛理不理顯得很傲氣的樣子。
壹、漢字介紹:
1、歐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實際產生時間可能更早,歐字在六書中屬於形聲,歐本義指嘔吐,這個意思後來用嘔表示。在現代漢語中歐主要用作音譯字用,如歐洲歐姆等,也用作姓氏,又用於復姓歐陽。
2、據現有古文字材料,歐最早見於戰國文字《左傳》嚴吾伏嘔血,鼓音不衰。可見歐字當產生於春秋戰國時代。歐是形聲字,戰國文字和篆文皆由欠和區兩部分構成,右邊的欠字是形符。欠意為張口出氣,漢字中從欠的字有的與口有關,歐字的本義指吐,左邊的區字指示這個字的讀音。
二、古籍釋義:
1、《玉篇》《集韻》《韻會》於口切。《唐韻》烏後切,並音毆。《說文》吐也或作嘔。《急就篇》吐而不下食也。《前漢嚴助傳》歐泄霍亂之病相隨屬。《山海經》薄魚壹目,其音如歐。海外歐絲之野,在大踵東有女子跪據樹歐絲。
2、《白氏六帖》跪樹歐絲,生桑得繭。《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並烏侯切,音鷗,與謳同,氣出而歌也,魏繆襲《尤射》雞鳴歐歐,明燈皙皙,皙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