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校學生,還是職場小白,抑或是公司高管,都對自己的知識儲備產生了深深的擔憂和質疑。
買書、看書、聽講書音頻、看公號大咖薦書成為了全民的文化消費模式。朋友圈中出現了“曬讀書”的照片、壹年讀300本書等的口號。
有的人能做到讀的書既多又精同時又消化吸收的好,有的人讀了海量的書,卻鮮有收獲, 這是什麽原因呢?
很多人工作繁忙,事務纏身,為了讀書也是拼了,見縫插針地隨處可讀,這種精神值得褒獎,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為什麽?
因為讀書時不走心,有人說這還用妳說,不走心能做成什麽事?
那我們來看下為什麽會不走心?
首先,見縫插針也要看讀書時的狀態,如果心裏惦記著工作中的壹個方案、幾個數據、領導的壹句責罵,心煩氣躁,沒法把精力投放到書中,這時讀書能真的讀進去嗎?
再者,壹篇幾千字以內的文章我們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但壹本書至少10萬字,是自成體系有邏輯結構、層層遞進的主體。
用零星的時間專攻讀書,很大概率上會讓思維“斷片”,讀完後,記住的內容基本都是零散的,等再過了個把小時、或者幾天之後再讀,已經銜接不上了。
有人說,那是因為我都記在腦子裏了,或者根本沒有時間記錄下什麽。
我們說的讀書之後的輸出可以有幾種形式:包括寫讀書筆記、給別人講解或分享書中的內容、寫拆書稿或講書稿、畫出書的思維導圖、甚至做角色扮演、進行二次創作等。
至少要滿足壹樣,才能滿足妳對讀完這本書的壹個階段性輸出。
因為讀書的本質不在讀,而在用。
或者是為了提升閱讀速度,或者為了學到知識和技能,或者為了指導實踐。
我們讀完壹本書,能記住的內容寥寥無幾,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如果不及時進行強化,很快就會忘記,內容都忘了,談何應用呢?
強化的方法就是輸出。
讀過了壹本書後,還來不及好好回味總結壹下,就忙不叠地去讀下壹本,就好像吃飯壹樣,還沒有消化品味,就去吃別的,最後只是走馬觀花的過了把速度的癮,卻沒有實質性的收獲。
生活中,女人的護膚品、時裝,男人的手表、汽車,孩子的奶粉、學校,大家都壹絲不茍地尋找適合自己的好品牌,希望把錢花在刀刃上,獨獨在選擇書的出版社上,卻懶得動壹動頭腦。
正如人都有優缺點、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壹樣,出版社也各有自己的優劣勢,選什麽樣的書、有什麽樣的需求,對應哪些出版社,應該是壹個理性的讀書人應該掌握的知識。
那麽如何才能保證讀書後能有收獲呢?
不僅職業需要規劃,讀書也要規劃。
首先,妳讀書的目的是什麽?例如,如果妳想要寫垂直領域的文章,那就需要在壹段集中的時間內密集地閱讀相關領域的書籍。並且每天寫讀書筆記。有針對性地輸入輸出。
其次,妳讀的書需要與自己的認知水平保持壹致。有人聽說歷史類的書籍很好,熱情高漲地買了壹套,結果發現全是繁體字,根本讀不進去。
還有的人英語水平壹般,稍微長點難點的句子都分不清主謂賓,偏要讀英文原著,那真是給自己找不自在。這些就是需求認知與實際錯位的情況。
再次,讀書的節奏進度掌控。盡可能在比較整的時間段內讀書,避免匆忙、倉促、松散地閱讀。給自己規定例如壹周讀完壹本或者三天內讀完等。
最後,針對不同書的類型選擇精讀和選讀。比如經典文學小說類的書,要細細品讀,重點看詞匯的選擇,人物的刻畫、情節的構思;而工具類的書,我們可以撿幹貨來讀,作為重點記憶對象。
不同的出版社和譯者各有千秋,同時讓妳閱讀的體驗也不相同,我們可以去相關的網站,例如豆瓣,知乎,查找已讀過的人對書的點評,來側面了解下哪些出版社和哪些譯者的書更好更適合我們去讀。
有讀書經驗的人總結了壹系列選出版社的經驗,例如妳想選歷史古籍類的圖書,就要盡可能選擇在這方面資歷深的,如中華書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
社科人文類的可以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經管類的書可以選中信出版社的;
總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保證讀書的時候心靜,願力強,不要為了讀書,為了做樣子,而“偽讀書”。
胡適先生認為,讀書有兩個要素:精,博。精需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也就是動用妳全身的各個器官,全身心參與到讀書活動中來,收獲是最大的。
有效的反饋,眼睛要深入到行文中去,理解內容;
嘴要時不時地提問自己再回答,加深對內容的掌握;
要走心梳理出書的脈絡,找出主旨;
用手寫下自己的心得感悟,作為輸出的可見的有效形式。
最終的目的,是讀完壹本書之後,能弄懂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方法、技巧、行文脈絡和邏輯論證。讓自己從中收獲成長所需的東西。
壹些讀書類APP的運營模式是讀者讀壹段時間,會獎勵壹定的讀書幣。讀書幣還可以用來購買電子圖書。
還可以和書友互動,看他們對書中每壹章的評論,有的網友寫心得,有的網友摘記書中的精華句子,有的則發表深度長文。
資深讀者的評論能幫助妳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壹件事,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
對喜歡讀書的人來說,就像找到了知己壹般,可以讓妳沈靜下來,在書的海洋裏暢遊,而不是孤軍作戰,乏味無趣。
了解過這些後,就看妳的實際行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