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廣西有多少個少數民族?

廣西有多少個少數民族?

廣西有56個民族,。12個世居民族,境內其他44個少數民族均有居住。

1、廣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區,世居民族有壯族、漢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彜族、水族、仡佬族等12個,另有滿族、蒙古族、朝鮮族、白族、藏族、黎族、土家族等40多個其他民族成分。壯族是廣西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

2、廣西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區,也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境內居住著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彜、水、仡佬等12個世居民族,其中廣西是全國瑤族人口最多的地區,約占全國瑤族總人口的60%。

3、廣西是全國仫佬族人口最多的地區,約占全國仫佬族人口的90%;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是全國唯壹的毛南族自治縣,也是我國毛南族最大的聚居區,有7萬多人;廣西是中國京族唯壹的居住地,境內其他44個少數民族均有居住。

4、世居廣西的11個少數民族,除回族使用居住地的漢語方言外,均有自己的語言,分別是壯語、京語、瑤語、苗語、侗語、仫佬語、毛南語、京語、彜語、水語、仡佬語。使用水語、仡佬語的人口呈下降趨勢,已屬瀕危語言。

而漢語方言也有粵語、西南官話(桂柳官話)、客家語、平話、湘語、閩語等六種。

擴展資料:

1、壯族。

壯族,舊稱僮(zhuàng)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壹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

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壯族分布。

1965年10月12日,根據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提議,並征得壯族人民的同意,由國務院正式批準,把僮族的“僮”改為強壯的“壯”字。

壯族的節日多與漢族相同,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等傳統漢族民間節日,也是壯族的歲時節日。壯族比較具有民族特點的節日是“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等。

2、瑤族。

瑤族,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壹。瑤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壹支,是中國華南地區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中國最長壽的民族之壹,傳說瑤族為盤瓠和帝嚳之女三公主的後裔。

瑤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小節幾乎每月都有,各地過得也不盡相同。大節日有春節、清明、社節、盤王節、“祝著節”、“耍望節”等。春節期間,瑤族人民舉行唱堂歌、打銅鼓、賽陀螺、射弩、圍獵、拋繡球、鬥畫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

3、苗族。

廣西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龍勝四個自治縣,其余則散居於資源、西林、融安、南、都安,環江、田林、來賓、那坡等縣(自治縣)境內。廣西苗族自稱“木”、“蒙”、“達吉”,他稱有偏苗、白苗、紅苗、花苗、清水苗、栽羌苗、草苗等。

廣西苗族除了有自己的傳統節日——苗年外,其他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但其活動內容則有所不同。

4、侗族。

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獻中被稱為“黔首”,壹般認為侗族是從古代百越的壹支發展而來。侗族主要從事農業,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種植水稻已有悠久的歷史,兼營林業,農林生產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廣西侗族主要分布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侗族的節日以春節、祭牛神(農歷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節(農歷七月間)較為普遍。有些地區還有在十月或十壹月過侗年。由於民族之間的交往,侗族還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

5、仫佬(Mùlǎo)族。

仫佬族,民族語言為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字。在廣西,仫佬族多數聚居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東門、四把、黃金、龍岸、天河、小長安等地。少數散居在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環江、河池、融水、融安等縣。

仫佬族有著十分豐富的節日文化,壹年之中有許多節日,幾乎每個月都有壹個節日,這是因為仫佬族除了擁有春節、元宵、春社、清明、端午、秋社、中秋、重陽、竈王節等當地壯族、漢族***同的節日外,還有不少帶有民族特色的節日。在仫佬族,即便與各民族***享的節日,也別具民族風味。

6、毛南族。

廣西毛南族自稱“阿難”或“哀南”(單稱)、“窘南”(眾稱),意思是“這個地方的人”。譯成漢語即是“毛南人”的意思。壯族人對毛南族的稱呼是“布南”、“穩毛南”等,譯意也是“毛南人”。

“分龍節”是廣西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在農歷五月間進行。20世紀初葉之前,每年過節都先聚眾於廟堂內外活動,故又稱為“廟節”或“五月廟節”。

7、布依族。

布依族由古代僚人演變而來,以農業為主,布依族祖先很早就開始種植水稻,享有“水稻民族”之稱。

布依族有許多傳統節日,除過大年、端午節、中秋節等與漢族相似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節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8、京族。

京族主體在東南亞,廣西的京族主要分布在防城港市,主要聚居在東興市江平鎮的澫尾、山心、巫頭三個海島上,三島素有“京族三島”之稱。

京族的民族節日主要有“哈節”、“春節”、“中元”、“食新米節”等。“哈節”是京族歲時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舉辦祀神、祭祖、文娛和鄉飲四項重要活動。“哈節”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頭兩島在農歷六月初十,山心島在八月初十,紅坎村在正月十五。

“哈節”在“哈亭”中舉行,各地都建築有“哈亭”。各村“哈亭”,選用上等木料,結構牢固,有獨特的民族形式。屋頂的屋脊正中塑有雙龍戲珠的喜慶形象裝飾。哈亭內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上設有京家人信奉的諸神神座。殿內的柱上都雕寫著具有民族習俗特色的楹聯或詩詞。

9、水族。

水族,是中國南方由古代“百越”族群中““駱越”的壹支發展而成的單壹民族。水族古文字體系保留著圖畫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廣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環江、融水等縣市均有水族村落分布。

10、彜(yí)族。

彜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彜語。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地區和方言不同,彜族支系繁多,有許多不同的他稱和自稱,主要的他稱有“夷”、“黑彜”、“白彜”、“紅彜”、“甘彜”、“花腰”、“密岔”等。

節慶是各地彜族生活方式和習俗的集中表現。有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農事節慶;有以祭祀神靈、祖先為主的祭祀節慶;有以追念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為主的紀念節慶;有以歡慶豐收、慶祝勝利為主的慶祝節慶;有以歌舞戲曲活動為主的社交娛樂節慶等。

11、仡(gē)佬族。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關,民族語言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仡佬語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蠻王老祖、山神。廣西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

仡佬族人壹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祭山節”、“端午節”、“吃新節”、“中秋節”、“重陽節”、“牛王節”、“敬雀節”、“捉蟲節”等,其中最隆重的莫過於過春節。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多民族聚居地,在這裏文化交織,隨著時間的推移少數民族也出現了部分漢化,當然在民間寨子裏或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我們更能感受到濃濃的民族風情,願各民族團結,完好的繼承民族特色。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