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雲。遊記》衡越筆記③嶽陽樓筆記

“雲。遊記》衡越筆記③嶽陽樓筆記

從君山水都碼頭坐船到嶽陽大概需要半個小時。

隨著離渡口的距離,君山在視野中逐漸縮小模糊,真的變成了霧湖中的壹只綠蝸牛,只是它最終會沈入漆黑的湖空。而與它隔湖相望的嶽陽市,也漸漸從漆黑的湖水中浮現,變得更加清晰,更加真實,直到我們終於可以投入到那個現實中去。

登陸的地方,至今還保留著嶽陽老城墻的遺跡,這裏是洞庭湖西門附近的古嶽州府,它叫嶽陽門,著名的嶽陽樓,就在這個嶽陽門上。當然,現在保護好了,想爬嶽陽樓,還得沿著城墻走到景區門口。

景區大門的風格遠在古城大門之上。頭上的匾寫著“巴陵勝形”,自然出自偉大的《嶽陽樓記》,其下壹幅是對聯,“洞庭為天下水,嶽陽為天下樓”。這就是挑戰世界的氣勢。沒人能比得上。只是...這是...對聯?

其實這兩句話出自阿明魏永貞的五言絕句《嶽陽樓記》。他接下來的兩句話是“天下誰是君子,樓上喝酒?”不就是那種喝醉後用大舌頭吐出來的瘋話嗎,但有人敢寫,就有人敢掛。

總之,雖然我還沒有看到世界上著名的地方,但是在買票的時候,我就已經充滿了“天下第壹名人”的豪情,搶著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個字。

當妳進入公園,妳可以看到壹個池塘,裏面有壹個島嶼。島上有唐代以來建造的嶽陽樓銅鑄模型,故又稱“五代樓觀”。看了那些模型,我才知道,嶽陽樓不是建築,而是毀了又建,建了又毀的模型。

嶽陽樓建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原來是吳國橫江將軍魯肅在洞庭湖上練水軍閱兵樓。後來由於水火等各種原因,嶽陽樓在歷史上重建了近50次。其中我們最熟悉的重建是在北宋,被寫進了不朽的嶽陽樓。

而那篇不朽的文章,其實是時任修繕工程總監的滕宗良在嶽陽樓修繕後,從範仲淹那裏得到的。

同學們好奇地看了這些青銅鑄造的模型後問我:“為什麽每個朝代的嶽陽樓都這麽不壹樣?”?我想了壹下,說:“這大概是因為它被徹底破壞了,我們太容易忘記了。”。

如果已經毀了,為什麽還要建?再問壹遍同樣的問題。

“這個問題好,這個問題好”,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我心裏想問的。

滕宗良向範仲淹要隨筆時,寫了《與範景略筆記》,其中說:“天下各郡各國,有異山水者不勝,遊山水者不顯。”這就是蓋樓的原因。後來他又說:“樓觀說,記者除非有文字,否則不會長久,文字除非有才華,有才能,否則寫不出來。”這自然是要求單詞記憶的原因。

古往今來,登上嶽陽樓的大才子不計其數,留下了無數詩句,如詩聖杜甫的“久聞洞庭湖,今終於登此樓”,大聖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些偉大的才華和偉大的才華被千古傳誦,自然使得“觀樓”經久不衰。

俗話說“樓以樓命名”,或許“樓”比“樓”更有更長久的生命力,但“樓”也體現了“樓”的體現,這是“樓”的氣度,也給了壹代又壹代的後來者與那些“大才大才”壹樣的視角。還是因為這個,黃鶴樓毀了又建;王騰館被毀後重建。鸛樓毀了又建;醉翁亭毀而復建。這不就是我們文明的堅韌嗎?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孩子,孩子認真地點了點頭,但他真的明白了嗎?

五代樓觀之後是雙祠堂,明顯是新建的祠堂。至於這裏祭祀的“二公”是誰,我有點搞不清楚,但也能隱約猜到壹個答案。

其中壹個壹定是龔,他畢竟寫了不朽的文章。這個景區門票這麽貴,遊客還是絡繹不絕,多半是拜那篇要求全國中學生全部背完課文的文章所賜。

只是這個範文正男生前從來沒有去過嶽陽市,當然也沒有去過嶽陽樓。他只是通過好友滕宗良給他發了壹張洞庭深秋的照片,卻被那壹幕感動了,洋洋灑灑地寫下了這樣的文字。後人通過這篇千古文章去登嶽陽樓,遠眺洞庭湖,不能不說是文字的魅力。

這位範仲淹先生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他將謚號改為“鄭文”,這是繼宋代之後公務員謚號的最高級別。北宋以來,四朝的“文”加起來只有26人,梁啟超先生不得不把他們放在更大的歷史中進行更嚴格的篩選。他說:“在五千年的歷史中,立功的只有兩個人:範仲淹和曾國藩。”

龔凡的道德成就有目共睹。

這兩座寺廟中的另壹座就是前面提到的滕宗良,即四年重修嶽陽樓的滕。

只不過那篇神仙文章還說這個滕是“保衛巴陵郡”的。他到了嶽陽市,被貶至此。至於他被降職的原因,法庭上的黨爭是其中之壹,但他的失職也是實打實的壹錘。

《宋史》記載,李青二年(1042),丁川村戰役後,宗良用公款犒賞將士,祭奠災民,供養家屬。這樣壹來,安撫了邊民的戰後情緒,但也許是情況緊急,動用公款沒有及時上報,所以宗貴被禦史彈劾了。

就事情本身而言,很簡單。用公款做家務不會有太多糾結。然而,當他得知最高當局來查賬時,滕周知放火燒了賬本和養老金清單,他因此受到指控。如何看待這場大火,也是後人對他看法不壹的原因。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公共利益高於壹切,害怕牽連無辜,尤其是那些撫恤金名單上的幸存者。

但是銷毀賬本不是嚴重違法違紀嗎?妳看看那些涉嫌經濟犯罪的老虎,不是多套賬本。當他們受到監督時,他們要麽被隱藏,要麽被銷毀。隱匿、銷毀賬冊、憑證不是職務犯罪嗎?如果問題能說清楚,敢公開,那為什麽還要破壞?就算賬本沒有經濟問題,毀掉它不是膽大妄為嗎?

最後,在當時從政的好友範仲淹的“營救”下,滕宗良“不再做官,學了郭之國”。而反對他建議的程卻“喋喋不休”,他“搬回越州”。於是,範仲淹和滕在壹次偶然的機會中認識了嶽陽城和嶽陽樓。

宋史對滕宗良的最終評價是“宗良尚怒,風流倜儻自封,善施,無余錢”。其中“無剩余財富”非常搶眼。也許他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壹直背負著對他腐敗的懷疑和鄙視。而且沒有留下錢,或者說也是歷史對他放上的霧火念念不忘的壹個結局。

在二宮寺,兩位先生坐在茶幾周圍的太師椅上,兩位朋友在談論家庭和國家。我突然明白了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民,遠則江湖之遠則憂夫”的意思。這顯然是範仲淹寫給滕宗良的鄭重警告。

災難過後,這是壹個老朋友通過壹篇文章給另壹個老朋友的精神安慰。我擔心的是廟堂高處的人,妳擔心的是江湖遠處的王。我們在國家面前的悲喜都是壹樣的。哎,如果沒有妳這樣有家國情懷的朋友,“我們跟誰回家?”

過了二宮廟,前面就是大嶽陽樓了。

說它偉大,自然是因為那篇不朽的文章。當妳真正看到那個建築的時候,妳可能會有點失望。它沒有妳想象的那麽高那麽大,卻承載了妳想象的所有天氣。

嶽陽樓與黃鶴樓、王騰亭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如果去掉江南地區,上壹層樓就可以加上鸛雀樓,成為四大名樓。

這些建築都有些* * *特點,都坐落在大江大湖的岸邊。都以登高望遠著稱,也有傳唱至今的不朽詩篇和詩詞。

單從這些建築的建造年代來看,嶽陽樓應該是最早的,而從區域經濟發展來看,嶽陽所在的湖南是歷史上經濟發展最晚的。因此,王騰亭和黃鶴樓在初唐是“人傑地靈”、“黃鶴不再來土”,而嶽陽樓所在的越州在北宋仍處於貶謫狀態。而這不正是《嶽陽樓記》在這些亭臺樓閣和詩詞中最深刻的憂國憂民情懷嗎?

在嶽陽樓壹樓,我們看到壹個巨大的雕花屏風懸掛在中殿,上面用黑藍色鐫刻著嶽陽樓的故事。

樓裏壹個人也沒有,我忍不住和10歲的同事壹起朗讀了《於巴陵勝,在洞庭湖》。咬著遠山,吞著長江,浩瀚的湯水,無盡的地平線,晴陰交加,氣象萬千,這就是嶽陽樓的大觀……”

雕花屏風兩側各有壹對用黑金漆寫的百字長對聯,是晚清官員竇源所寫。開頭第壹句就是“壹樓有什麽奇怪的”?它引起了我們的註意。這不正是我們的疑惑所在嗎?

中華全國聯合會是壹站式閱讀,所以也是來和妳壹起品鑒的。

嶽陽樓中殿二樓,還掛著嶽陽樓故事的雕花屏風,但這裏是用黑金漆的。和壹樓的雕屏大小完全壹樣,但壹樓是贗品,二樓是十二塊紫檀木做的真品。上面的墨寶是清代大書法家張昭留下的,是嶽陽樓的壹絕。

三樓是嶽陽樓最高的壹層,木墻上嵌有雕花屏風。是大詩人杜甫用草書寫的詩《登嶽陽樓》。

在雕花屏風兩側的檐柱上,有詩人李太白寫的八字短對聯。“水天壹色,月茫茫。”

轉身來到紅漆窗前,從窗口望出去,八百裏洞庭盡收眼底。也許面對這樣的遼闊,妳會感嘆壹個大湖是如何把吳楚和中國分開的。沒有陸地坐標,晝夜的更叠,日月的遷徙,就像在這茫茫虛空中飄出壹樣。不是被幹坤所包含,相反是幹坤所在,上有天,下有地,清晰明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杜世偉真的去了嶽陽樓。他幾乎被這個湖的壯闊驚呆了,他感受到了親人消息的缺失和個人生活的渺小。幸運的是,在這廣闊的湖中,他有壹只小船相伴。壹個渺小而孤獨的人除了擔憂和悲傷之外還能做什麽呢?對於軍事、軍事、國家命運這麽宏大的題材?

面對洞庭湖的遼闊,妳能含淚感受到杜甫的無奈嗎?

但即使他很無奈很無助,他還是很關心自己的國家。那不是...那不是...那不就是280年後出現的那句“我遠離江湖,為夫擔憂”嗎?

扶著窗欄桿,遙望天空,洞庭湖上,波濤平靜,天空湛藍。

我緊緊地拉著同事的肩膀,告訴他,280年後詩人杜甫和大聖範仲淹的文章將登上嶽陽樓,這是對嶽陽樓和我們此行的祝福。而牽連其中的,不就是與國家、與民族* * *命運悲喜交集的情懷,與以道為己任的文人精神嗎?

鄧思樓也?前賢無愧古人。我們這壹代人該怎麽辦?

-

我是雲星筆記,我是來打造自己的“文化之旅”的。來壹場有文字感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