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的發展史告訴我們:先秦文學的書面語與其時代的口語是基本壹致的,因此論語雖在我們現在看來很難理解,但在那個時候卻是口語,因為這本身就是壹本語錄,不可能用太多書面語,而實際上當時書面語和口語並沒有真正分開,人們還沒有什麽書面語的意識
為什麽後來出現了書面語和口語的分野,關鍵在於後來人對先秦文章的崇拜,秦漢以後的人們由於這種崇拜紛紛模仿先秦語言,在書面上仿照先秦樣式,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口語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詞匯和語法的變化都很多,可熟面上卻被人們刻意的保持下來,壹直沒有多大變化
當然古人對先秦漢語的模仿並不到家,他們只能摹仿壹些固定成語,如未之有也、何如、如之何、何有、……之謂也等等,在壹些細微的詞匯上卻經常露出馬腳,而這些就是我們研究各個時代書面漢語不同之處的依據
例如:尚書裏的禹貢壹篇,表面上說寫的是夏禹留下來的文字,但其中的詞匯完全是戰國時代的語言特點,因此我們斷定其為偽作
另壹方面的原因在於知識分子越來越成為社會的棟梁,加之古代中國的教育並不普及,因此文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就更喜歡把文章寫的生澀難懂,漸漸與當時的口語分離
這種現象壹直到二十世紀的新文化運動時才得以停止
可是同時我們還要註意:白話文學並沒有因為古文的生澀難懂而停止下來,從南北朝到明清都有表現,以明清的章回小說為例,最開始的三國演義還比較保守,並沒有用白話,而是淺顯的文言,水滸傳開始就已經用白話文寫作了,這些白話文作品體現了當時的口語,可謂別具壹格
白居易的詩雖然老嫗能夠看懂,但絕不是平白的白話,否則便不能稱作詩,詩歌是需要詩人的藝術加工的,豐富的修辭,生動的意象都是詩歌必不可少的要素,白居易的詩歌語言雖然老嫗能解,但也不可能是完全的白話
中國近代的著名詩人黃遵憲講究我手寫我口,講究形式上的淺顯易懂,可以說是白居易第二
關於白話文學請參考胡適的著作《白話文學史》
現在說口語的變遷
其實從上面的論述中您也許已經發現,口語的變化是很難受人為控制的,因此在理論上口語既然是流行於大眾之中的語言,就不可能太多的受文人的影響,所以他的變化應該是比較大的,而歷朝歷代的古文實際上都是由於文人刻意追求和先秦白話相似而產生的,所以韓愈的語言和先秦很相近(雖然我們可以在細微處發現韓愈的漏洞)
口語的變化最大的是語音,我們現在即使能夠回到孔子的時代,但孔子和他的弟子講學時說的話我們肯定壹句話也聽不懂,因為上古漢語的語音和現在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到唐宋時口語發音和現在的廣東話和福建話就很相似了,所以日語發音和廣東話總有點契合(當然,日語也在發展)
在詞匯上有詞義的變化和新詞的產生
例如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在中古和近古有因為的意思,在上古卻沒有
在語法上的變化最小,有些古代漢語的語法特征隨著成語保留了下來,比如賓語前置,我們現在說的唯某人馬首是瞻,唯某人是問都是這樣形成的
下面是我們現代漢語課筆記中的相關內容:
2.2.1. 現代漢語的概念和定義
(1) 古漢和現漢分期的不同說法:五四、鴉片戰爭、清末小說。
(2) 現漢的含義:
廣義:包括普通話和各種方言。
狹義:專指普通話。
(3) 普通話是如何形成的——***同語形成的兩個途徑:
a. 自然形成,非強制性:
上海華和廣東話對普通話的影響是非強制性的,是自然形成的。
b. 強制形成,人為規範:
在自然形成的基礎上推廣、規範。
(4) ***同語的表現形式:
a. 書面語b. 口語
二者形成的速度、過程不同,普通話有書面語和口語,且有各自不同的形成過程。
2.2.2. 現漢白話文的形成
白話文也是現漢中的書面語。
(1) 遠古的白話文:
甲骨蔔辭證明3000多年前與現在相似。
秦漢出現跨地域語言——雅言,即當時洛陽壹帶的語言,就是夏言。
書面語反映口語情況不壹。《詩經》中的“風”忠實記錄口語,具有民間口語色彩。《論語》記錄孔子口語,反映當時的口語,而實際上先秦的人們也確實就是這麽說,記錄的壹定是口語。
(2) 文白分離過程中的白話文:
漢魏以後,口語發生變化,當時的文人有意模仿先秦表達,形成與口語相去甚遠的文言,文言的形成使漢語書面脫離了口語,文言在幾千年間也壹直占據了書面語的統治地位。
與文言書面語相對的是白話文書面語。南朝《世說新語》,遺留下來很多當時口語的痕跡,有很多口語的詞匯、句子。六朝譯佛經,在傳播佛教教義的過程中需要向老百姓講白話。唐五代後出現“變文”,屬於壹種說唱文學。古代佛教禪宗著作,在寺廟中講經用,宣傳佛教故事等,寫的人文化水平不高,白話文痕跡很重,如《禪宗語錄》、《祖堂集》等保留了很多的口語記載。宋朝朱子理學,講學風盛行,《朱熹語錄》極近口語。宋末元初,白話文成風,南宋末的話本(評書劇本)大部分通篇白話,而雜居散曲中保留很多口語。元末明初的長篇小說也不是文言,而是古白話,雖然頗具地方色彩,但都用北方話寫,以北方口語作書面語的趨勢產生,***同語書面語日趨完善,白話基本成型。
(3) 近代的“白話文運動”:
五四時期,陳獨秀《新青年》發出口號:廢除文言文,提倡白話文。最早刊登白話文《狂人日記》《傷逝》等,是為“白話文運動”。
1920年,民國教育部規定學校停止使用文言文教材,白話文終於取得文學語言(民族正統書面語)的統治地位,取代了文言文。
2.2.3. 現漢口語的形成
口語***同語的形成難以確定具體年代,但是壹定比書面語晚。
在漢語史上,北方話在口語***同語上占優勢地位。
(1) 雅言:
春秋戰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人民言語不通,孔子講學必須使用***同口語——雅言。
(2) 通語:
西漢楊雄《方言》記載周、漢各地口語、方言,書中也記錄了壹種“通語”,可見當時已有口頭***同語的萌芽。
(3) 北京話對口頭***同語形成的作用:
在口頭***同語形成過程中北方話壹直占優勢地位,特別是1153年金定都北京以來,北京話逐漸成為最有影響的方言口語。
《中原音韻》記載古代都說北京話,“中原之音”為“天下通語”。
元末兩本書《老左大》、《撲通事》是教外國人漢語的教材,采用的就是北京話。
北京話很快取得官話地位。官話不壹定只有官吏才用。明朝科舉規定都要說官話。
北京話向南方方言滲透,表現在:南方方言中出現壹字兩讀、文白異讀,白讀指本地土話,文讀指北京話。如:上海話中“大人”中的“大”白讀,而“大學”中的“大”則文讀。
(4) 清朝官話的推廣:
清軍南下將官話帶到南方。在福建南平形成“官話島”。
1728年雍正下令:官吏必須要掌握官話。雍正在閩、粵設正音書院。夾雜方言的官話稱為“藍青官話”。
(5) 清末,文字改革、口語統壹、言文壹致的要求迫切,有人開始搞拼音。
(6) 民國時期的“國語運動”:
民國時,蔡元培發布“註音字母”,審定讀音,當時還有關於采用京音還是國音(上海話)的爭論,吳語中保留古漢語中入聲和濁聲母,若采用京音則要舍棄古語國粹。
註音字母、審定讀音、國音爭論和推廣北京話,史稱“國語運動”。
“白話文運動”和“國語運動”形成了普通話,臺灣稱之為“國語”,新加坡稱之為“華語”。
第二個問題:
古書並不是全都沒有標點,宋以前的古書沒有標點,到了宋朝之後才出現標點,宋朝人讀書時在句子結尾處畫個圈,叫做句,在句子中間需要停頓的地方畫個點,叫做讀,音逗。有時只有句沒有讀。
即便如此,古人的句讀雖然有但壹直以來都很少,人們讀書基本上還是靠自己的語感進行斷句
讀書的人往往邊讀邊斷,直到對文章能完全理解,所以古人很重視句讀的訓練。《禮記?學記》有“壹年視離經辨誌”的說法。鄭玄註:“離經,斷句絕也。”也就是給古書斷句。可見斷句是古代啟蒙教育的第壹步。
古文的段落不用讀者自己加上去,在刊印圖書的時候就已經分號段落,豎排版書籍只要在右邊令起壹行就是壹段了
我們現在看到的壹些古人註書,也就是古人對古書進行的註解,基本上都按句子進行註解的,註者在註解書籍時是自然而然按照句讀來註解的,所以我們現在可以通過古人的註書了解古人的斷句方法
由於經過古人句讀的書籍畢竟還是少數的,所以古書的標點(特別是句號逗號以外的標點)基本上是五四以後人們加上去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有些學者提倡新式標點,並用以標點古書。今人句讀使用標點符號。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公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十四種,即句號(。)、分號(;)、逗號(,)、頓號(、)、冒號(:)、問號(?)、感嘆號(!)、引號(“”)、括號( )、省略號(……)、破折號(——)、著重號(?加在字下)、書名號(《?》)、專名號(——加在字下),另有間隔號(.)b口在字間)。前八種統稱點號,後六種加上間隔號統稱標號。 建國以來,古籍整理工作得到國家重視,重要的古代典籍,包括醫學著作,陸續出版了標點本。但是相比於浩如煙海的古籍:經過斷句或標點的古書,包括古代醫書,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而由於斷句、標點之不易,其中良莠參差,中醫藥古書的斷句、標點本有的差訛尤多。
我國古籍浩如煙海,不可能所有的書都靠專業人士進行斷句,因此如果讀未被斷句的古書,就應該自己斷句
關於壹般讀者如何斷句,在我們的教材上說得很詳細,您可以在各大書店找到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郭錫良、蔣紹禺等人編著
書皮是藍色的
關於句讀的知識在下冊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