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及南海諸島地名很早就出現於古籍。
謝承《後漢書》說“交趾七郡貢獻皆從漲海出入”。
東漢楊孚《異物誌》記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僥外人乘大舶,皆以鐵錮之,至此關,以磁石不得過。” 三國吳萬震《南州異物誌》稱:“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淺而多磁石”。
宋李昉等撰《太平禦覽》引三國吳康泰《扶南傳》:“漲海中到珊瑚洲”。
“漲海”之稱壹直延續到南北朝,而《梁書》卷54《海南諸國列傳》:“幹陁國在南海洲上”(幹陁國故地在今蘇門答臘島),已開始使用“南海”名稱,至唐宋時期“南海”之稱漸多,初唐被流放越南的詩人沈佺期有“身投南海西”的詩句(《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
以上引述說明,遠在1500年前我國人民已經認識南海和南海諸島,把南海稱為“漲海”、“南海”;南海諸島泛稱“漲海崎頭”、“珊瑚洲”;而以“磁石”指稱暗礁暗灘,其含意是南海暗礁暗灘多,來往船只擱淺難脫,象被磁石吸住壹樣。
《瓊州府誌》在解釋“漲海”的含義時說:“南溟者天池也,地極燠,故曰炎海;水恒溢,故曰漲海。” 清初學者屈大均《廣東新語》也有類似解釋:“炎海善溢,故曰‘漲海’。”反映我國古人對南海潮汐現象的認識。
南海在古代除了稱為“漲海”、“南海”、“炎海”之外,還有“朱崖海”(晉郭璞註《山海經》:“(離耳國)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水中”;又唐李善對晉左思《吳都賦》註:“朱崖海中有渚……”)、“大洲洋”、“瓊洋”(《崖州誌》:“州東接大洲洋,有千裏石塘、萬裏長沙,為瓊洋最險之處”,《瓊州府誌》同此)、“瓊海”(清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至瓊海萬州,曰萬裏長沙……”;《瓊州府誌》:“則瓊之海,其漲海乎”)等。
對南海諸島的稱呼,除了上述“漲海崎頭”、“珊瑚洲”之外,還有“木飲州”(前引唐李善對《吳都賦》“飲木”壹詞的註:“朱崖海中有渚,東西五百裏,南北千裏,無水泉,有木斬之,以盆甕承其汁而飲之”,按“飲木”當指飲椰子汁;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木飲州,珠崖壹州,其地無泉,民不作井,皆仰樹汁為用”)等。
其中康泰《扶南傳》關於“漲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盤石,珊瑚生其上也”的記載,是世界上最早對南海諸島珊瑚島礁成因作出的科學說明。
隨著生產發展,航海事業進步,南海諸島的地名從整體泛稱而逐步深入到群組命名。
北宋曾公亮主編的《武經總要》載有“王師出戍”至“九乳螺石(州)”(即西沙群島,主要指永樂群島壹帶),這不僅是首次出現群島名稱,也是西沙群島的首次命名。
宋吳自牧《夢梁錄》及以後許多典籍把西沙群島稱為“七洲”,其海域叫做“七洲洋”(主要指宣德群島壹帶)。
《宋會要輯稿》“占城國”條載,宋天禧二年(1078)占城人來中國時“或風漂至石堂則累歲不達”;又“真理富國”條載,自其國出發到中國來,途經波斯蘭、真臘國、賓達椰、占城,再經過南海:“十日過洋,傍東南有石塘,名曰萬裏”。
首次出現“萬裏石塘(堂)”之名,且指出了方位在占城(越南中部)的東南,這是南沙群島的開始命名。
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載,南海有“長沙、石塘數萬裏”。
首次以“長沙”、“石塘”分指西沙和南沙兩群島,即以沙島為主的是“長沙”(西沙),以環礁為主的是“石塘”(南沙)。
南宋義太初作序的《瓊管誌》:“東則千裏長沙,萬裏石塘”。
南宋趙汝適《諸蕃誌》、王象之《輿地紀勝》和祝穆《方輿紀勝》均把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分別稱為“千裏長沙、萬裏石塘(床)”。
從漢、晉至宋所載南海諸島地名中可發現:從概念性的泛指,發展到群島的命名,地名相對穩定,西沙群島幾乎都用“千裏長沙”,南沙群島壹直用“萬裏石塘(床)”;地名更具科學性,如前述“長沙”、“石塘”分別所指沙島為主與環礁為主的地理實體可知。
海南漁民王安慶說,南 *** 西沙大6倍以上,所以用“千裏長沙”和“萬裏石塘”分別名之,也是符合客觀的。
南海諸島地名到了元朝,特別是明清兩代變化較大。
元汪大淵《島夷誌略》載:“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迤邐如長蛇,橫亙海中,越海諸國,俗雲萬裏石塘,以余推之,豈止萬裏而已哉”,“原其地脈,歷歷可考,壹脈至爪哇,壹脈至渤泥(文萊)及古裏地悶(今帝位島),壹脈至西洋,還昆侖之地。” 這裏“萬裏石塘”泛指南海諸島不是本意,“迤邐如長蛇,橫亙海中”,聯四大群島,又“石塘之骨”和“地脈”、“由潮州而生”,把南海諸島同大陸構成壹整體才是原意。
明茅元儀《武備誌》轉載1430年成圖的《鄭和航海圖》,其中有繪在東邊的“石星石塘”,繪在西邊的“石塘”,而“萬生石塘嶼”則繪於兩者中間偏南,面積比“石塘”大。
按三者位置關系及所使用的符號形狀、大小來考證,“石星石塘”應指中沙群島(編者註:石星石塘除指中沙群島外,從其點圈符號分布的範圍看,可能亦包括東沙群島),“石塘”指西沙群島,“萬生石塘嶼”(編者註:應作“萬裏石塘嶼”)指南沙群島。
故此《鄭和航海圖》已將南海諸島明確劃分成3個群島。
明顧山介《海槎余錄》載:“千裏石塘在崖州海面之七百裏外,……萬裏長堤出其南。”從崖縣舊治崖城到西沙永興島直線距離約760華裏,到盤石嶼也是此數,因此“千裏石塘”應指西沙群島壹帶島礁,而“萬裏長堤”當指南沙群島。
萬裏石塘說成萬裏長堤,按“塘”、“堤”義同,改變說法是自然的。
另據林金枝考證,明顧山介以後的著作多把東沙、中沙、西沙稱為“石塘”,南沙稱為“長沙”。
清代《廣東通誌》、《瓊州府誌》和《萬州誌》都有“長沙海、石塘海,俱在(萬州)城東海外洋”的記載,長沙海和石塘海分別指西沙和南沙所在海域。
覺羅保滿《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東洋南洋海道圖》都以“氣”指東沙,“長沙”指西沙,“石塘”指南沙。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載:“南澳氣,居南澳之東南”,“古為落漈”,“氣懸於海中,南續沙垠,至粵海為萬裏長沙頭。
南隔斷壹洋,又從南首復生沙垠,至瓊海萬州,曰萬裏長沙,沙之南又生石婁 古石,至七洲洋,名曰千裏石塘”。
此處“南澳氣”,古為“落漈”,今為“東沙”。
《海國聞見錄》附圖《四海總圖》標繪有“氣沙頭”、“長沙”、“七洲洋”、“石塘”四個地名,此處氣沙頭指東沙群島,長沙指中沙群島,七洲洋指西沙群島,石塘則指南沙群島。
南海諸島分成四大群島之概念已經形成。
清代謝清高《海錄》載:由廣東前往爪哇有兩條航線,其中“外溝”線由西沙東側航行,“出萬山後向南行少西,行約四五日過紅毛淺,有沙坦在水中,其極淺處,止深四丈五尺”,“到地盆山,與內溝道合,萬裏長沙在其西”。
按方位、行程和水上情況等數據判斷,“紅毛淺”是指整個中沙群島,“沙坦”指暗沙群。
汪文泰《紅毛番口英 口吉 口利 考略》中也把中沙群島稱為“紅毛淺”。
《海錄》又載船由呂宋來,“西行五六日,經東沙”,“東沙者,海中浮沙也,在萬山東,故呼為東沙”。
此處把東沙群島名稱的含義,實體的方位、成因都記述得很清楚,為以後四大群島的命名提供了範例。
1842年清鄭光祖《醒世壹斑錄》中的《中國外夷總圖》,以“落漈”標註東沙群島、“東沙”標註中沙群島,“西沙”標註西沙群島,“石塘”標註南沙群島。
1887年徐家幹《洋防說略》載廣東海道,萬裏長沙“自萬州迤東直至南澳”,千裏石塘“自萬州迤南至七洲洋”。
此處“萬裏長沙”似指東沙、中沙和西沙群島。
“千裏石塘”則指南沙群島。
1909年5月,兩廣總督張人駿派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領官兵170余人,分乘伏波、琛航、廣金3艘軍艦到西沙巡視,查勘島嶼15座,並逐壹命名。
現仍沿用的島名有3個,即甘泉島、珊瑚島、琛航島。
1935年中國 *** 內政部、外交部、海軍部、教育部等派人組成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第壹次公布中國南海各島嶼地名132個。
當時群島名有東沙島(今之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今之中沙群島)和團沙群島(今之南沙群島)等。
同年5月,廣東省 *** 指令建設廳準在東沙島批商承辦設處管理,“建字第1703號”文明確將東沙島名稱改正為東沙群島。
1947年12月1日,中國 *** 內政部公布南海諸島地名172個。
群體名稱有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總稱)、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1935年稱“南沙群島”)和南沙群島(1935年稱“團沙群島”)等,且大群體下又分小群體,層次較多。
1983年4月24日,中國地名委員會受權公布《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287個。
這次比1947年增加地名115個,其中,東沙群島地名由4個(1947年)增至7個,西沙群島由33個增至52個,中沙群島由30個增至34個,南沙群島由97個增至193個。
此次命名,除對島、沙洲、礁、暗沙、灘和石命名外,首次為“水道”(漁民稱為“門”)正式命名。
海南文昌、瓊海等縣許多去西沙、南沙捕魚作業的漁民及其後裔保存下來的《更路簿》,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航行水路記錄得很清楚。
《更路部》所記載的南海諸島地名為海南漁民對群島島礁的命名,是最能體現中國特色的古地名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