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煙具的基本概念

煙具的基本概念

簡單來說,“西印度群島和中美洲的土著都是把椰子葉卷成筒狀,放在幹煙草或其他芳香植物中。特殊情況下也用竹子或蘆葦,這是最早、最原始的煙鬥。”((摘自黃先帆《古籍解讀初探》)

據歷史文獻記載,中國的煙草是在16世紀從菲律賓、越南和朝鮮傳入的,很快被人們接受。經過400多年的種植和傳播,煙草在中國廣泛分布,東起黃海之濱,西至伊犁,南至海南島,北至白山黑水,在經度74-135,緯度180-53的範圍內,從水平以下的吐魯番盆地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區。

在明清以來的古籍中,關於煙草有各種各樣的名稱,有的叫“坦帕”、“但不歸”,有的則以其色香賦予了諸如汾草、曹仁、金絲小草、金絲小草、沈歡、神草、相思等雅號。在長期的流傳和發展中,人們對煙草的稱謂最終固定為今天的“煙”。吸煙離不開煙具。吸煙用具的出現和普及是各種煙草制品不斷演變和發展的必然。

中國最早的吸煙者吸食煙草的方式是沿用南美土著的吸食法,即將煙草放入陶罐中點燃,插入帶接頭的竹筒吸其煙。這種竹筒是最早的吸煙工具。

為了保存易幹、易斷、易變味的煙草,早期使用竹筒、木箱、皮革制品作為儲存容器,以滿足人們吸食煙草及其制品的最低要求。它們的形狀自然而簡單,實用而不裝飾。

由於吸煙者人數的不斷增加、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加和吸煙方式的改變,不僅刺激了煙草制品生產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吸煙用具的創新、發展和傳播。種類繁多的煙具,各種各樣的造型,雕刻的手法,五彩的紋飾,形成了壹個獨特的藝術門類。

比如根據各種煙草制品的不同吸食方式,可以分為鼻煙、旱煙、水煙、鬥煙、雪茄、香煙六大類。

隨著煙草及其制品的繁榮和發展,吸煙用具發展迅速。人們在使用這些煙具的同時非常註重裝飾藝術,因此煙具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消費者的社會狀態、生活習慣和文化水平。煙具不僅是生產力和科技水平發展的體現和標誌,也是壹定時代人們審美意識和品味的結晶。煙具從原始到現代,從單壹到組合,從實用到藝術的演變,可以說浸透了歷史文化的色彩,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進步。

縱觀煙具的演變,不僅反映了煙草的發展史,也反映了社會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