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什是著名的佛教徒、思想家和翻譯家,是中國佛教翻譯的鼻祖。鳩摩羅什,簡稱駱氏,南北朝時西域人。他的家庭背景顯赫,從小就博覽群書。羅師隨母出家後,遊歷天竺,拜訪眾多佛教大師,掌握並靈活運用大乘佛教和三藏,因此被封為三藏大師。後來亡國後被後秦皇帝帶到長安,繼續從事佛教翻譯工作,直至去世。羅釋是中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羅釋及其弟子翻譯了《金剛經》、《北靜經》、《阿尼陀經》等74部584卷佛經,被稱為佛教三大翻譯家之首。
真智法師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佛教大師。真正的意思是壹個印度人。南北朝戰爭期間,他攜帶大量梵文法典到很多地方,壹直堅持翻譯佛經。真意和他的弟子* * *翻譯了49部佛經142卷,如《無上翻譯》、《大乘論》等。玄奘法師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後人壹般稱他為唐僧。公元626年,玄奘為了探求佛教的真理,毅然向西行走五萬裏,到佛教中心天竺取真經,並從那爛陀寺帶回657部經書。此後,玄奘及其弟子潛心翻譯,* * *翻譯《心經》、《大乘般若經》等佛經1355卷、75部,玄奘因此被稱為古。
中國佛教的三大翻譯家是鳩摩羅什、真智和玄奘。他們生活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背景和經歷,但他們都為中國的佛教事業而努力翻譯佛經,在中國佛教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