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皂角米的古籍記載

皂角米的古籍記載

《名醫別錄》:皂莢,生雍州川谷及魯鄒縣。如豬牙者良,九月、十月采莢,陰幹 。

《唐本草》:皂莢,有三種,豬牙皂莢最下,其形曲戾薄惡,全無滋潤,洗垢亦不去。其尺二寸者,粗大長虛無潤也。若長六、七寸,圓厚節促直者,皮薄多肉味濃,大好也。

《本草圖經》:皂莢,今所在有之,以懷孟州者為勝。木極有高大者。此有三種,醫家作疏風氣丸煎,多用長皂莢;治齒及取積藥,

《本經逢原》:按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風痰,牙皂最勝,若治濕痰,大皂力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