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轉載]中國雜誌的註釋格式為何不統壹采取常用格式?

[轉載]中國雜誌的註釋格式為何不統壹采取常用格式?

中國的學術現在講究體制化,體制化的壹個特征是格式化,壹切都圍繞著主旋律來轉。但很多體制內的學人可能都有壹個感受,就是學術雜誌的很多註釋要求並不格式化。粗略算來,中國雜誌的註釋要求大概有以下幾種:壹、腳註。即按照word的常用註釋插入腳註即可。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很多雜誌就是如此。。另外壹種形式是對於相同的文獻,只要求註出壹次,而把該文獻的所有註釋標號集中寫出來,然後在註釋中只寫出該文獻的頁碼。比如《史記》引用3次,分別是[1][4][6],那麽在尾註中就要求寫成:[1][4][6],《史記》第12、24、45頁,中華書局,1980年版。三、腳註、尾註混合。有壹些註釋不只是簡單的引用頁碼,還要對正文進行補充說明。這再放在尾註中就不太方便,於是就出現了腳註與尾註的混合,即上面兩種情況的混合使用。我註意到,後面兩種情況即尾註與尾註混合,是中國絕大部分《大學學報》與《(各省)社會科學》普遍采用的。但這顯然增加了投稿者的麻煩。如果只投相同要求的雜誌還好,如果壹種雜誌沒有采用,再換另壹種要求的雜誌,所有註釋要重新調整。更要命的是,後兩種情況的註釋編號不能自動生成,需要壹個壹個地手動操作。很多時候為了減少麻煩,不得不忍痛割去很多註釋。而且很多時候經過這樣壹搞,不少引文的頁碼竟然會出錯,被迫全部重新校對。我有幾次就壹連搞了壹兩個晚上,直弄得人心煩氣躁的。教育部的老爺們:整整這些雜誌,解放壹下妳的子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