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經典常談》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哲學的壹本入門書。
《經典常談》寫於1942年,1946年由文光書店刊行,1980年三聯書店重刊。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了華夏民族文化,數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經這本小書提綱挈領,娓娓道來,令人不覺仰首伸眉,困倦頓消。壹部小書,歷經數年而成,可見作者壹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態度。
朱自清的《經典常談》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等十三篇,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與歷史脈絡。
全書對經典的梳理與講解,不僅知識上簡潔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話文通俗流暢的典範。讓古文對讀者來說更為親近、熟悉,從而啟發讀者的興趣,是讀者概覽中國古典文學的不二之選。
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至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實秋,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後隨父定居揚州,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
朱自清的作品《比興》篇對“比”和“興”的涵義,尤其“興”的內涵進行了追根溯源的推理與探尋,並得出了鮮明的結論,指出“興”為發端和譬喻。朱自清的研究成果對“興”的研究規劃了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論基礎,對後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