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我常將文化譬喻為“遺傳基因”。生物學上,是遺傳基因規定和保持著壹個物種的穩定性;社會學上,則是文化傳統規定和保持著壹個民族的穩定性。“轉基因食品”令人談虎色變,“轉基因的人”(拋棄自己文化的民族)也同樣可怕,因為誰也不知道這樣的民族將會變成什麽樣子。因此,保持我們的優良傳統、繼承我們的民族文化,已成為本世紀中國人的***識。
海外華人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我講述《千字文》的最初動機不過是想概要地介紹壹下中國的文化史,但是聽眾們的熱烈反應使我欲罷不能。繼《千字文》之後又講了《三字經》、《改造命運》、《文化與健康》等專題,大家似乎從中尋到了自己文化的根。我旅居海外,漂泊不定,案頭上可供查證的資料幾乎沒有。演講中只能憑借昔年私塾李錫堃恩師時的記憶,以及讀書求學所得,信口講來,意在通俗,未及深入考證。因此,這幾次演講皆談不到有否學術價值,聊作普及宣傳可也。
壹個國家經濟落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與傳統的消亡。只要有文化在,國家亡了可以復國、民族衰了可以振興;如果文化亡了,這個民族就永遠沒有翻身之日了。中國文化在廢墟中有望再度崛起,目前國內各類“國學”現象又應運而生,但願這不是壹哄而起的“文化運動”,因為我們現在需要的是“紮根”。這部講記,是根據講演錄音整理而成的。此次得以編綴為文,得到各方善心人士的大力協助,特別是我家人的鼓勵與資助,特此致以誠摯的謝意。講記中的謬誤之處,由我自己文負其責,敬請方家不吝斧正,以免我自誤誤人。
劉宏毅
二零零五年乙酉仲夏於北京
千字文講記 (壹)
引 言
《千字文》是我國最優秀的壹篇訓蒙教材,用壹千個漢字勾劃出壹部完整的中國文化史的基本輪廓,代表了中國傳統教育啟蒙階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連貫,音韻諧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既是壹篇四言長詩,也是壹部袖珍百科知識全書。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貞稱其為"絕妙文章",清代褚人獲稱贊其"局於有限之字而能條理貫穿,毫無舛錯,如舞霓裳於寸木,抽長緒於亂絲"。
《千字文》全篇主題清晰,章句文理壹脈相承,層層推進,語言優美,詞藻華麗,幾乎是句句引經,字字用典。這是其他幾篇也被公認為不錯的訓蒙讀物不能比的。所以歷代書法家都競相書寫,如智永、懷素、歐陽詢、趙佶、趙孟頫、文征明等都有留傳至今的帖本。
我們現代人如果沒有壹個特殊的機緣,壹生中能把《千字文》從頭到尾好好讀壹遍的機會不是很多。現在無論在海外還是中國大陸, 能讀《千字文》的不是研究生也是學中文的本科生。但在民國建立之前,這是六歲孩子入蒙學就必讀的。現代人如果沒有文史功底,確實讀不懂。且不說弄清引經據典與用韻,只翻字典查生字壹項,就足以讓人望而生畏,興趣全無了。有感於此,我笨鳥先飛,先求古尋論壹番,作壹塊引玉之磚。希望我們每壹個海外華人都能籍此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哪些寶貝,不至於恥作中國人。開講以來大受歡迎,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聽了倍感親切,這倒是我們始料不及的。
《千字文》既是用壹千個字編成的韻文,我們這次開講就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者解字說文,學者隨文入觀。講的人將字義、文義講明白,聽的人要隨著文句的展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觀去想。古文在理解上沒有標準答案,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義",完全看讀者的領悟力和想象能力。如果給出壹個標準答案,學生的想象力就被扼殺了。人沒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創造性思維,就沒有發明創造,這是壹連串的因果關系。傳統教育的好處就在於處處給妳留門,而不是老師越俎代庖,處處關門閉戶。"講不清,師之過;聽不明,學之惰"。如果真的能夠隨文入觀,我們這些吃膩了"洋教育"快餐的人,壹定會發現古人的粗茶淡飯別有壹番風味。五谷雜糧是養胃的,不會傷人,希望大家多吃。
第壹講
《千字文》三個字是本文的篇名,說明這篇文章是由壹千個漢字編排而成的。中國漢字發展到今天***有二萬余個方塊字。記載殷商和商以前文化的甲骨文,經過考古學家、文字學家多年的整理,發現***有三千字。其中二千個是占蔔專用字,日常應用的文字僅有壹千個。商朝有600年的歷史,常用字只有壹千個。當然,那時字少是壹方面,但從另壹方面告訴我們,如果妳真正能夠駕馭壹千個漢字,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中國自古就把語言和文字分開來,語言是語言,文字是文字,不用口語化的文字。因為古人發現語言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地域不同,時間不同,交流用的語言也不同,大概的規律是每30年壹變。但是文字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永遠流傳下去。今天我們讀到這篇《千字文》,感覺中就像又回到南北朝時代壹樣,與作者周興嗣對面而坐,聽他侃侃而談。壹切都是那樣鮮活,栩栩如生。
周興嗣,字思纂,生活在南朝宋、齊、梁、陳之中的蕭梁時期,是壹個很有學問的人。梁武帝時官拜員外散騎侍郎,武帝常命他做文章。六朝歷史上著名的《銅表銘》、《檄魏文》等文章,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本文作於梁武帝大同年間,即公元535-543之間,距離現在有1400多年了。三國時期的書法家鐘繇曾寫過壹篇《千字文》,但毀於西晉的動亂之中。王羲之又重新編綴過壹篇,但文理音韻皆不佳。梁武帝為教育子侄,令周興嗣再次編撰。相傳武帝從王羲之所書的碑文中拓下壹千個不同的字,然後把這壹千張沒有秩序的紙片交給周興嗣,說:"卿家才思敏捷,為朕作壹韻文可也"。周興嗣絞盡腦汁,只用了壹夜的時間就編好了,但當他交文的時候,已經鬢發霜白了。(故事見於《梁史》)
他只能用武帝給出的壹千個字編排文章,像小孩子玩拼圖,而且還要押韻,所以說"周興嗣次韻"次韻。次是編排次序,韻是按照韻部、韻腳,把它編排起來。因為是奉皇帝的旨意承辦的,因此前面加壹個敕字,敕就是皇帝的昭命。
員外散騎侍郎是他的官階,這是漢朝設的官職。南北朝時期距兩漢並不太久,仍然沿用漢的制度。散騎的原意是沒有很具體的事情做,只是散跟在皇帝身邊的顧問侍從。
侍郎是當時政府部門"省"(以後稱"部、院")的最高領導,但明清兩代的侍郎為副職,部門的正職叫尚書。員外是正常編員以外加設的職位,因為皇帝有旨,特別在正常編制之外,再加壹職。所以周興嗣這個侍郎就叫員外散騎侍郎。
《千字文》全文***分為四個部分,第壹部分從宇宙的誕生、開天辟地開始講起,講到日月星辰、氣象物候、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壹直講到人類出現以後,中國太古和上古時期的歷史。最後以人類社會組織的出現和王道政治制度作為結尾。這部分內容既自成體系,又是下面三部分的奠基,非常重要。
下面看第壹部分。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這兩句話說的是開天辟地和宇宙的誕生。天地是怎樣形成的?宇宙形成以後的初期又是什麽樣子?都在這兩句話裏,不要小看這八個字。這兩句話都是引經,都語出有典。
"天地玄黃"壹句出自於《易經》。《易經》裏說"天玄地黃",這裏為了押韻改作"天地玄黃"這種不改動古人文字的引經,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於《淮南子》與《太玄經》。《淮南子》裏說"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來叫作宙"。作《太玄經》的是西漢的楊雄,他在《太玄經》裏說過"洪荒之世"的話。兩部經的話合起來就是"宇宙洪荒",這種引經的方式叫暗引,所以這兩句話都是經典。
如果僅僅從字面上看,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天的顏色是黑的,地的顏色是黃的。這不是無病呻吟嗎?能作為經典流傳幾千年嗎?那麽這兩句話的深層含義在哪裏呢?我只能試著解,大家來隨文入觀,看看能體會到哪裏。
天地這兩個字在古漢語裏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們熟悉的太空之天與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壹。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義,必須要讀《易經》。《易經》是五經之首,講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陰陽之變的道理,中國的傳統文化,什麽《四書》、諸子百家,統統都是從《易經》這個根上發展出來的,學中國文化不讀《易經》是本末倒置。
《易經》上說:"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狀態的,現代物理學稱為大爆炸以前的那個超密度無限塌縮的粒子,中國文化叫太極。150億年以前,這個超密度的粒子瞬間產生大爆炸,形成了現在的物質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質凝集成星體,就是地;無形的空間擴展開來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經》說:輕清者上升為天,陰濁者下降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體嗎?但這是物理的天地,物質世界的天地。在《易經》文化裏面屬於形而下的"器世間",也就是物質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質的道的世間,那不是我們現有的智力能夠討論的,所以孔子說:"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存"是承認它確實存在,"不論"是暫且不討論,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壹說就吵架,何苦呢!
對智慧高的人講真話,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對智慧不夠的人只能說淺話: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樣都是天地兩個字,深人有深解,淺人有淺說,各得其所。
玄,在顏色上指的是深藍近於黑的顏色,叫玄。在意義上來說,指的是高遠、高深莫測,叫玄。肉眼可見的天的顏色是藍色的,怎麽說是黑色呢?藍色是水的顏色,是海洋的顏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線反上去,我們看到的天空就是藍色。但是現在的宇航員到了太空中壹看,黑漆漆的壹片,只有恒星放射出點點微光,確實是黑色的,所以從顏色上說天玄是對的。此外天道高遠,像老子說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體,玄之又玄,深不可測,是我們現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測,所以叫天玄。
地黃也有兩重意思。我們中國的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確切地說,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代,特別是周代的文化 。上古時期,夏商周都在黃河流域立國、建都,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再縮小範圍,應該說是黃河流域的文化。黃河是母親河,從昆侖山(約古宗列盆地)發源,匯集於星宿海,過磯石山,經九曲十八彎,從西北高原流下來,同時帶下來黃土形成了沖擊性平原。那水的顏色是黃的、土的顏色也是黃的,農作物黍、稷都是黃的,所以說地黃。
另壹重的含義,宇宙中的天體,包括地球在內,都是大爆炸的產物,在初始狀態都是熾熱的物質。地球就將其溫度凝聚在地核的巖漿之內,並借助太陽不斷地補充。有溫度才可能有生命現象,在色譜分析上,玄色是冷色,黃色是暖色。地黃也是贊嘆溫暖的大地有長養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國人又把大地尊稱為"母親"。
天道高遠,地道深邃,黃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說:"人死了以後歸於黃泉,過了奈何橋就是黃泉道了"。話雖不可信,其意無非是指那個不為活人所知的另壹個深邃的世界。
可見,要弄明白"天地玄黃"四個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宇宙洪荒
《淮南子》上說,上下四方叫作宇。上下四方又叫六合,所以宇是空間的概念。古往今來叫作宙,是歷史的承續,是時間的概念。宇宙壹個說的是空間,壹個說的是時間,代表了現代科學裏"時空"的觀念。我們今天所用的宇宙壹詞,只是言物理的太空,只相當於古人所說的"宇",沒有宙的概念。為什麽呢?因為時間不是客觀存在,是人的主觀感覺。空間狀態的延續是時間,脫離開空間就沒有時間,空間不壹樣,時間也不壹樣。空間拓展了時間就隨著延長了,反過來,空間縮小了時間也就隨著縮短了。古人有"王質觀棋"的故事。晉朝的王質進山砍柴,看見松下有兩個童子在下棋,他就駐足觀了壹盤棋。棋罷,斧子把兒已經爛了。回到家裏,同時代的人都過世了。可見空間不壹樣,時間也不壹樣。今天我們覺得時間不夠用,壹天的時間比起我們小時候的壹天,顯得很短。這很自然,因為空間縮短了。唐朝的玄奘去印度取經要走三年,現在坐飛機幾個小就到了,交通的便利縮小了空間,自然我們在時間的感覺上就縮短了。
此外,時間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有直接關系。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宇宙中的質量、能量和速度可以互相轉化。宇宙的速度極限是光速,即30萬公裏/秒,當運動速度到達光速,時間就趨近於零。超過光速運動,時間就倒轉了,就是科幻片裏描繪的"時光隧道"。到達這壹步,人類才能說"進化"了,否則總是研究猴變人、人變猴的,壹點新意都沒有。但問題是,零也是存在的壹種形式,不是不存在。我們即使進入了時光隧道,也只是倒計時,還是沒有超越時空的束縛。《金剛經》和《老子》是東西方兩大聖人教給我們破時空的經典,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所謂"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古代的讀書人沒有不讀這兩部經的,今天我們把它當作宗教著作拒絕接受,這是我們現代人的福薄,享受不了。
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的早期狀態,是50億年以前(太陽系形成),那時地球的地殼很薄,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了洪水,洪字的本義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說的。地球上的洪水至少鬧了三次,大禹治水的壹次是最近的壹次,大約在4000年以前。大禹平水患,定九州,這是人類史上出現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範例。
荒的本義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遠古時期,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離現在至少是500萬年,那時的地球上還處在混囤蒙昧的狀態中。中國自古就有盤古開天地的故事,說的是盤古氏開天地。在久遠前天地還未分開的時候,有壹個人,他像胎兒壹樣盤縮在像雞蛋殼壹樣的天地裏面睡覺,壹睡就是壹萬八千年。誰也不知道他有多少歲了,所以叫他盤古。他睡醒了以後覺得又黑又悶,就把這個雞蛋殼壹斧子劈成了兩半。輕者上升為天,濁者下降為地,為了固定住天地,他每天身高長壹丈,過了壹萬八千年,天地終於被固定住了,盤古也化作了天地的壹部分。這雖是個神話故事,但與宇宙大爆炸說有壹點神似。
日月盈仄
談到日月星象就進入了中國傳統天文學的領域。中國的天文學不同於西方天文學,有自己獨特的壹套,是中國傳統科技的壹部分。日月是最容易觀察的,同時也是與地球關系最密切的兩個星體 。因為,其壹日月離我們距離近。月亮距地球38萬公裏,太陽距地球1.5億公裏;其二我們在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陽表面直徑壹樣大。中國人將日叫做太陽,把月叫做太陰,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個行星,就叫做七曜,或七政。
七曜,就是七顆光明閃耀的星球。日語裏面從星期壹數到星期天,他們還再稱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金曜日等等,指的就是這七星。
盈指的是盈滿,這是針對月亮來說的;仄的意思是傾斜,是針對太陽說的。月亮十五是滿月叫盈,又叫望,望者日月相望也。每個月的陰歷十五,夕陽還沒落山,滿月已經升起來了。壹日壹月、壹白壹黃相對而望,蔚為瑰麗。每個月的初壹,沒有月光的月體叫朔,每個月的最後壹天也沒有月光,那叫晦。初三到初七,慢慢有月牙出來了,開始是C形,像鐮刀壹樣,叫新月。到了初八,是反著的D形,這叫上弦。十五是滿月,再到D形,是下弦,最後到壹線殘月,然後就是晦。這是當月球與太陽處於同壹直線的時候,二者的視表面積重合,月體完全遮住了太陽,看不見月光了。
仄指的是日西斜,太陽每天都東升西落,正午的時候位置最高,壹過午時就叫仄。中國自己的天文學裏面講究黃道、白道和赤道,這是最基本的天體運行的軌道。
中國人出門做事,喜歡挑個黃道吉日。那什麽是黃道呢? 黃道是太陽圍繞地球運轉壹圈所形成的軌跡。有人壹聽就跳起來了,胡說!不科學。太陽怎麼會圍繞地球轉呢?是地球圍繞太陽轉。我們說這要看基點在哪裏,如果以地球為基點,以太陽為參照物,在地球上觀察太陽的運動,確實是太陽圍繞地球轉。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來,晚上從西方落下去,我們看到的現象就是日升日落。我們換壹種說法,說成:在地球上觀察太陽運動所形成的視運動的軌道就叫黃道。隨妳怎麽說都是壹回事。
黃道壹個周天360度,分成十二個等份,叫做黃道12次或12宮。從子到亥,壹宮30度,每月走壹宮,十二宮走完,太陽轉了壹個周天。
什麽叫白道呢?白道是在地球上觀察月亮圍繞地球轉壹圈所形成的軌道,叫白道。地球赤道是在南北極之間,畫壹條假象的平行線,把地球分成南半球北半球兩部分。天文赤道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以此為標記,天球上才有對應的九州分野。
月亮盈虧變化的壹個周期,就是中國最早使用的太陰歷,太陰指的月亮。根據月光的盈虧變化來記載時間的長短,就是太陰歷,簡稱陰歷。夏商周三代各自有各自的歷法,我們現在用的是夏歷,也就是夏朝的太陰歷。
辰宿列張
這壹句話,語出《淮南子》。《淮南子》壹書是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及門客***同著作的。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曾孫,漢厲王劉長之子。《淮南子》中有壹句:"天設日月,列星辰,調陰陽,張四時"。可見《千字文》的作者周興嗣,對五經和諸子百家讀得爛熟,可以信手拈來。
廣義的辰是星體的總稱,俗稱星辰。狹義的辰是北辰,指的是北鬥七星。北鬥七星屬於現代天文學的大熊星座,可以用來辨方向、定季節。辰又指太陽所行黃道十二宮(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辰宮。
廣義的宿指的是星宿。星和宿有什麼區別呢?單顆的稱星,壹顆以上的壹團星、壹組星,就叫宿。我們看看天上的星,基本上都是星座、星團,壹疙瘩壹塊的,根本數不出有多少個,只能叫壹宿,壹個星宿。中國天文學最鼎盛的時代是隋唐時期,那時的星域分區,把視天球分成三大圈,又叫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垣是院墻,就是把星域分成三進的大院套。然後再按東西南北,象切西瓜壹樣把星域分成四塊,每壹塊選擇七組星辰,每組都是恒星。所謂恒星就是不動的星,向太陽壹樣,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這樣,壹萬年還是這樣,永遠不變,便於觀察,便於比較。每壹方有七組星宿,四七二十八,加起來是二十八組,就是二十八宿。
西方人不叫星宿,叫星座。星座是壹個星群,如有大熊座、仙女座、雙魚座等等。西方天文學本有48個星座,以後希臘人又加上40個,總***88星座,都是根據西方神話傳說的人物、動物、器皿等命名的,例如射手座、水平座、金牛座等等,和我們中國的不壹樣。
按中國古人的說法: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實際上,是把28宿連起來以後,看它的形狀像這四種動物。比如東方蒼龍,壹***有七組星,"角亢氐房心尾箕",把它們用線連起來,活象壹只回首收翹、奔騰不已的龍。龍宿居東 ,在季為春,升發溫和,我們是東方龍的傳人,龍的子孫,永遠不要忘記我們中國人的發祥地。
南方朱雀七組星宿,"井鬼柳星張翼軫",好像壹只展翅的孔雀。西方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連起來的形狀像只張口的老虎。北方玄武,"鬥牛女虛危室壁"分成兩組,壹組象個蛇,另壹組象個龜。
古人從小就對星宿非常熟悉,行文寫詩,信手拈來。如蘇軾的《前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鬥牛是北方玄武的兩宿,月亮運行到鬥牛之間,表示時值中夜了。現代科技發展了,我們對天文反而壹竅不通了,中國的孩子參加國際組織的夏令營,居然不會在夜晚用星辰辨別方向,外國人很覺奇怪。
列是排列,陳擺開來的意思;張是張布,展開掛起來的意思。兩句話聯起來,字面意思就是:
太陽升起來,又落下去。月亮滿了又缺,缺了又滿。
星辰閃爍張布,列滿了星空。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寒暑說的是氣候的變化,秋冬是四季的推移。前壹句是引經,雖然簡簡單單四個字,但出自《易經》。《易經》裏說:"寒來則暑往,暑往則寒來,寒暑想推,而成歲焉"。秋收冬藏是省略句,全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氣候與物候歷來就是農本國家的大事,遊牧民族就無所謂了,不太重視。氣候註重的是地球上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時間;物候則關心生物消長的節律性,偏重在生物與自然的關系。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壹年之中有距太陽最近的近日點(1.4億公裏),距離最遠的遠日點(1.6億公裏),造成四季日照時間的長短不壹樣;地球的地軸又是歪的,自轉起來造成各地區日照強度不均衡,這就產生了寒暑的變化。
天文學中所以引出28宿的概念,就是要以黃道內的28宿為坐標,研究五大行星再加上日月地球,八個天體之間的關系。28宿雖然都是恒星,但離我們至少都有40萬億公裏(4.3光年),正因為它們光色暗淡,又恒定不動,所以便於作為背景和坐標,來觀察五星和日月的運動。
如果七曜中的兩個或三個星體出現沖、留、合的變化,即運轉角度、排列、與距離的不同,會對地球產生引力上的改變,形成不同的氣象。月球質量輕、自轉速度快,引力小,不能單獨靠引力調集雨雲。其他幾個星體,可以利用其引力調集雨雲,造成地球上的暴雨。通常兩星或多星夾角的合力矢線所指的地球方向會有暴雨,夾角內地區的雲被吸走了,會出現幹旱。因此古代的天官,多用五星、七曜的變化來預報氣象的變化。
如何確定旱澇發生的地區呢? 這就要提到天文學上九州分野的概念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九州的說法。帝嚳高辛氏始建九州,舜帝時增至12州,大禹治水以後又確定為九州,並鑄了九鼎,以永定九州。九州就是兗冀青徐,楊荊豫梁雍。每壹州對應著天上星域的壹個分區,叫做九州分野。多星夾角的矢力線所指的分野,地球上對應的九州就會有旱澇冰雹等災害,或火山地震等災變。後世由此分支發展出占星術,那是另外壹回事,與傳統科技不相幹。
水星用來定四季,因為水星的公轉周期為88天,接近壹個季度的天數,水星在天上轉壹圈的時間剛好是壹個季度。因為它是太陽系的內行星,永遠在太陽的左右擺動,所以很好觀察。北鬥星也是用來定四季的,這到本文的最後壹部分,"璇璣旋斡"壹句時再詳談。
金星是用來定時的,確定時間用的。金星又叫太白星,黃昏以後在西方看到它時叫長庚星,黎明之前在東方看到它時叫啟明星,表示天就要亮了。
閏余成歲
"閏余成歲"這句話,語出《尚書?堯典》,有曰:"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中國文化裏面發達最早、最系統的就是天文學,中國天文學在明朝以前,壹直是領先於世界的,是我國傳統科技的壹部分。為什麽中國天文學發達呢?因為中國是以農業立本、以農為主的國家,務農的根本是不誤農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壹定要按天時,不能胡來。所以中國歷代都有司天監,有"天官",專門觀測天文氣象的變化,以此作為行政施治的根據,所以把日月五星合稱為"七政"。
國家、朝廷(政府)就要負責制定律歷,計算出二十四節氣的準確時間,來指導人們務農。中國的天文歷立法,歷來是太陰和太陽合參 ,以太陰記月,太陽記年。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歷是以公元記年的太陽歷,是根據太陽周天360度,運行365天制定的歷法,簡稱陽歷。中國很早就有太陽歷,宋朝的科技著作,沈括的《夢溪筆談》裏就有詳細論述,但沒有正式頒布使用,因為太陽歷與月律(月亮的節奏、節律)不符。月球質量輕、自轉速度快,繞地軌道是橢圓。月亮盈虧朔晦,壹個周期近地點時是30天,遠地點時是29天,平均是29天多壹點。這樣,壹年加起來是354天,按照太陽歷算是365天,中間差了11天,這就叫閏余。閏的意思是多余,門裏王為閏,家裏養個王肥吃肥喝的,不是多余是什麽?所以莊子說:"帝王者,聖人之余事也"。
壹年相差11天,三年加起來就差了33天,多出壹個月。這樣歷法與物候節律就不符了,十七年以後,六月份就要下大雪了。怎麼辦呢?只能每三年,加多壹個月出來,這樣加出的這個月叫閏月,加閏月那年就叫閏年。平年是十二個月,閏年就是十三個月。多出的這個月加在哪呢?加在有節沒氣的那個月。24節氣中有12節、12氣,平分到每個月是壹節、壹氣。如立春是正月節,雨水是正月氣。陰歷的月律與年律有日差,轉三年以後就有壹個月有節沒氣,因此設閏就加在這個月。所以讀歷史,有時侯閏八月,有時候閏十二月,不壹樣。三年壹閏只消化了30天,還多三天呢。五年閏兩回,天數又不夠,後來發現十九年閏七次最合適。
陽歷也同樣設閏,陽歷365天為壹個自然年,但壹個回歸年(歲)是365天又5小時48分46秒,多出的5個多小時,四年就累計到24小時了,多出壹天,必須設閏將其消化掉。因此,陽歷每四年壹閏,將多出的壹天放入二月份,這樣平年的二月28天,閏年的二月29天。
"閏余成歲"的"歲"與"年"是兩個概念。年表示從今年的正月初壹到來年正月初壹的這壹段時間,為自然年。歲表示從今年的某壹節氣到明年的同壹節氣的壹段時間,為回歸年。
歲的本義是歲星,歲星就是木星,木星運行的軌跡叫太歲。用歲星紀年是我國天文歷法的另外壹種。木星(歲星)12年繞天壹周,每年行30度,為壹個歲次。用之記載歷史事件,就記為:歲在某某。太陽歷紀年,歲星歷記歲,這樣年歲相符,就是"閏余成歲"。
律呂調陽
閏的問題解決了,歷法和四季在理論上總算能對上了,但是歷與四季氣候、與實際的物候,也就是二十四個節氣,是不是能夠配在壹起呢?這就要用律呂來校正、調整了。什麽叫律呂呢?律呂是用來協調陰陽、校定音律的壹種設備,現代音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