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時間是研究越南歷史文化的人所關心的重要問題,人們對此尚未達成統壹的認識。這壹方面是由於戰國時期史料本身的缺失,更重要的是由於越南這個國家的資料稀缺,以及戰國時期殘存資料之間相互矛盾的記載。在參考各家觀點的基礎上,對越國在勾踐之後亡國的時間以及楚與越南的關系進行了探討。
壹個
關於越國的滅亡,目前大致有兩種觀點:壹種是楚國,壹種是秦國。“亡於楚”論則不同。楊寬同意王朝黃益州的考查,認為二十三年,即公元前306年,楚滅嶽;[1]李雪芹也認為,公元前306年,他還指出“越國從未被楚國完全吞並,越軍制度在先秦時期從未斷絕”。“根據《越絕書》和《古今人表》,可以說公元前333年滅,但就越國世系而言,應該說直到秦吞並關東,越國才被廢除。[2]陳魏認為楚高烈時期滅嶽,並指出楚魏王時被嶽打敗,懷王時在江東郡取地。在高烈國王之後,分散的政權仍然存在。[3]“亡於秦”論的主要代表是孟,他認為楚國越是被秦所滅,就越是猶存,最後亡於秦。[4]何浩,[5]劉,等人也持這種觀點。[6]這些觀點的分歧主要源於《勾踐家史》中的壹段記載:
國王不強大的時候,越打越厲害,北攻齊,西攻楚,與中國抗衡。楚威王北伐時,齊威王讓人說越王說?所以越釋齊,越伐楚。楚威王率軍伐之,敗嶽,殺王無力,遂帶吳入浙,北破齊於徐州。而越是分散,王孫們就各自為戰,或為王,或為王,在江南的海邊,在楚國為朝服務。[7]此記載與其他史料不符或難以理解。
壹、《勾踐家世考證》這本書:“編年史上說,‘子曰死後十年,楚國攻陷徐州’,沒有說楚國不戰敗,越殺越強。”[8]編年史只記載了楚攻徐州的情況,沒有記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情況。與伐徐州相比,似乎前者的影響並不比後者小,因為編年史上沒有記載,所以很難理解。其次,當的使者說他是越王時,他們之間的談話中有許多地方與他是魏王時的情況不壹致,但與他後來懷王時的情況壹致。清代的黃壹舟和近代的楊寬都註意到了這個問題。第三,自、之後,越國(嶽事件)在相關史料中頻繁出現,直至六國回歸秦國。
因此,關於亡國時間有兩種頗有影響的觀點:楚懷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和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筆者認為,要搞清楚亡國的具體時間,首先要搞清楚如何定義亡國的“絕滅”。《楚家史》提到,被楚滅的國家都是十五年“滅”的,滅的國家都是鄧、英、逵、姜、劉、畢、雍、蜀、陳、唐、敦、胡、蔡、齊、巨,除了陳(先滅陳再滅)。《墨子·非攻下》描述,被征服者“刈其莊稼,砍其樹木,撞其城垛,湮滅其溝壑池塘,殺其羈絆,燒其祠堂,殺其族人,遮其老弱,動其重武器。”[9]在這裏,“燒祠堂”和“動其重武器”被作者認為是國家“滅亡”的重要標誌。楚國投降了很多小國,有些並沒有“滅絕”,不朽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保留了他們寺廟的重武器。嶽彜說自己是禹的苗裔,為禹葬於會稽,所以會稽是越國廟的所在地。雖然勾踐曾經遷都瑯邪,遷回吳國故都,但惠姬的發源地和根據地的位置從未改變。所以會毀而不破的理論很難成立。《秦始皇傳》載:“二十五年?王建於是決定荊江以南;下至嶽浚,設會稽郡。”【10】會稽設郡,可見會稽破後越軍倒向秦國,所以越國的滅亡就在此時。
那麽,對於《勾踐世家》中的記載有什麽解釋呢?作者認為這是太史公把三個不同時代的事件混為壹談的錯誤。
首先,楚威王進攻徐州。這是戰國歷史上的壹個重要事件,在《戰國策》和《史記》中有很多相關的記載。《齊策義》:“楚威王敗徐州,欲追嬰於齊。”【11】《魏策·易》:“齊魏同意伐楚,魏以董卿為質。楚攻齊,敗之,魏父救之。田嬰大怒,要殺董卿。”[12]《魏策二》:“齊威戰於馬嶺?田嬰不聽,就去找王維,反反復復去找齊桓公?楚王大怒,親自伐齊。趙應之敗於徐州。”【13】《秦策四》:“魏瑩王聞之,不眠不休,食不果腹,所以對天下人皆帥。他在泗水上遇到了沈彬,卻被沈彬打敗了。”[14]《楚世家》:“七年(王巍),蒙奇長郡之父田嬰欺楚,伐齊,被徐州所敗。”【15】《田完家》:“明年(九年在,此應誤)與會徐州,諸侯為王。十年(十年在,又錯),楚圍我於徐州。”[16]《孟嘗君傳》:“齊宣王與魏襄王(此誤,為齊威王與魏惠王)會迎徐州而稱王。楚威王聽說了這件事,激怒了田穎。明年楚在徐州大敗齊,人追田嬰。”〔17〕
楚威王征服徐州發生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的第七年。從上面的引語中,我們可以知道這件事的大致經過是:和在齊國做徐州王。楚威王聽了,大怒,派軍隊攻打徐州,打敗了齊國。《勾踐家世》考證:“年表:‘子曰敗後十年,楚攻陷徐州’,並無楚敗則殺而強之說。”不是紀年的“楚無力殺”,而是楚威王攻徐州,越打越難。
第二,楚懷王殺無強,郡江東。楊寬先生的兩篇文章《楚懷王滅與江東置郡考》和《越國滅時再論》對此作了非常詳細的論述。他認為在勾踐家族的敗北是滅越的失誤,齊國使臣與越國對話的國際形勢不是王孕時。《年表》、《國策》和《史記》中包含了許多關於楚懷王時期的歷史事件。六國年表:“楚懷王成市十年。”[19]楚懷王十年是公元前319年,廣陵位於江蘇揚州。《楚策三》:“五國攻秦?杜赫問昭陽:’?魏破齊秦,子如何救之?東方越累,北方越少,未定齊秦,是孤楚。”[20]公元前318年,楚懷王十壹年,五國攻秦《水經註·河流》引用“年表”:“魏襄王七年?四月,越王派公乘船遊覽。起初舟三百,箭五百萬,犀角如牙。“[21]這是公元前312年,楚懷王十七年。”《楚策·易》:十八年,張儀說楚王曰:“況且妳王與吳人五戰三勝而死,陳死。”[22]楚懷王十八年是公元前311。《張儀傳》也隨它收錄。”《楚世家》:(王懷)二十六年(其實錯了二十三年)齊王寫楚王:“?大王取武關、蜀漢之地,越富越善河海之利。漢魏伐黨,函谷關西薄,楚將強於百萬?”王懷猶豫了壹下,趙維說:“雖然國王從東方到越南拿了土地,但這不足以洗刷他的恥辱;要從秦國奪地,然後以諸侯為恥就夠了?”[23]楚懷王二十三年是公元前306年。《傳》:與秦喜結良緣?(範轉向):‘?而王千試圖用這種稱呼來溜越,卻被專家張儀難住了,於是越國大亂。所以楚南被迫去了江東。王攻若能如此,則國亂,楚治之。?”[24]《楚策·易》也載致楚王:“而王欲用(呼)於越溜,而內章難明,越亂,故楚南部察湖,野於江東。越亂越好。”[25]《楚家書》:“(王懷)二十四年,回齊與秦。秦昭國王的早期建立應歸功於楚國。楚就去迎接那個女人。”[26]蓋飯與王懷的戀情是在王懷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305年。
從上面引用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第壹,從廣陵、懷王城、關於楚“越累”越向魏獻材的說法來看,越王在公元前397年遷都吳國,至少在公元前319年和公元前318年,擁有廣陵以南大片土地,相當強大,可以牽制楚,並積極聯合魏抗楚。二、惱火嶽拖累楚,與魏結盟抗楚,公元前311年,攻嶽,“五戰三勝而死”。這裏的“死”不是“死”,而是“逃”的“死”;楚國雖然越“逃”,但也損失慘重——“所有的士兵都不見了。”三是吸取伐越的慘重損失。王懷派人打電話溜到越南,從內部擾亂敵人,然後尋找有利時機攻擊外部。妳越伐齊,齊國越唆使妳伐楚。楚懷王見時機成熟,於是於公元前306年破越,殺不壯,逼越遷都,占領越北之地,設江東郡。四J可能是滅後楚懷王伐徐州,報滅楚之仇。
二
公元前306年楚懷王殺了江東這個沒有強大實力的郡後,越是從此不歸順楚,越是在史書中還能找到。
韓非子虞老:“欲攻嶽,莊(杜)諫曰:‘君若攻嶽乎?’說‘政府混亂,士兵軟弱’杜子曰:“我知識淵博,能看到百步之外,卻看不到自己。王誌兵被秦晉打敗,損失了數百英裏。這個士兵很虛弱。莊吉在中國是賊,但官員不能禁止他,所以這種政治混亂也是。國王的軟弱和混亂並沒有越界。而妳要想抄近路,這智慧不比妳的眼睛差。“王乃之。”[27]此處“莊王”有誤,孟考之。“那是莊吉國王出生後的第二十八年。在三十年後,楚國要伐越,楚王不應該是春秋時期的莊王,也不應該是淮王,而應該是王。”[28]起義始於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入滇於楚王二十年(公元前279),所以《禹老》所記載的上下限應為公元前301和公元前279。
《齊》:蘇秦說王:“何況天下偏用兵。齊與燕交戰,趙為中山,秦與楚對韓與魏爭鬥不休,宋與嶽盡忠報國。這十個國家都是以對立為目的的,但那些壹心壹意的,為什麽?”[29]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公元前284年死。所以蘇秦說這話是在公元前296年到公元前284年之間。這時候就越有可能“獻其兵”。楚家人:襄王十八年,壹個好射手對襄王說:“?北遊遼東、燕,南遊嶽集、嶽,其樂無窮。?"[30]清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此時,他隱居在東南的故土惠濟。《越爵吳淑姬地傳》:“越王勾踐遷瑯琊,240年,楚高烈王超越瑯琊。最後四十年,秦楚合並。”[31]同書《國土傳》:“楚威王無敵。沒有強子的時候,自立為君。侯子尊、史。敬子,失公,斬之,去南山。”[32]勾踐於公元前473年滅吳,高烈王元年在公元前262年。從他遷到越南首都瑯琊,到楚高烈王斷絕親戚關系,相差200多年。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楚懷王殺了江東這個實力不強的郡之後,越軍勢力並沒有完全消失。陳偉認為,江東在楚懷王郡之後不久,江東可能又被越南人收購了。[33]根據《韓非老》和《齊》中的記載,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越有可能是趁末年楚地內亂,或王試圖再伐國,但因力不從心而作罷;楚慶王項在位期間,越是以會稽為據點,“用兵專行”仍是楚國要割據的對象之壹;楚高烈王時期,“楚復強”,楚乘越軍“失眾”之機,再次伐越,迫使越軍退守會稽山(南山)。
楚高烈王是楚王朝後期壹位比較成功的君主。在位期間滅了雍、邳、蕭、費、魯等國[34],所以《春日傳》說,“時至,楚必復強。”[35]《陸士嘉》載:“(清宮)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二十四年,楚高烈王滅魯。”[36]魯慶公十九年,公元前261年(楚王考烈二年)。《淳沈駿傳》載考烈元年淮北十二郡。十五年後,封於江東,淳以吳國遺址為都城建城。可見,楚懷王和王時期,楚壹直擁有兩淮之地,所以直到考元年才被封為淳;江東(吳的故鄉)的土地曾在楚懷王二十三年被從越南人手中奪走,但很快又被楚叛亂奪回。楚高烈時期(大概是楚攻克徐州、魯國、滅魯後不久),楚利用內部矛盾攻克越國,奪回江東之地。
楚越在江東吳國故地的爭奪異常激烈,吳國故地毀成壹片廢墟。《越爵吳淑姬地傳》稱越軍親屬“失眾”,推測當時越國統治集團內部可能存在較大分歧。楚破越後,越軍集團被保護在會稽山,而其他勢力集團“以此分散,王公子爭位,或為王或為君,接壤江南”,有的甚至“為楚效力”,當然也有的繼續與楚對抗。[37]當時,越王孫愷拒絕和平抵抗淳沈駿。
戰國末期,楚高烈之所以能滅雍、滅丕、奪江東,是因為春天有個沈駿,更重要的是強秦此時忙於進攻三晉,無暇進攻楚國,所以楚國得以騰出手來滅國,在江淮、江東擴張疆土。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朝鮮,公元前228年打敗了趙軍和王,公元前225年滅了魏,公元前223年楚國也死在了。秦將王建入壽春,亡於楚後,當即決定定居江南,降君滅嶽,設會稽郡。
三
勾踐家“魏王殺而無強兵滅嶽”的延宕,造成後世對越國歷史尤其是越國亡國時間的不同認識。通過以上對各種史料的綜合考察,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2)勾踐家族中記載“王巍殺無強國滅嶽”是因為太史公把楚威王伐齊徐州、楚懷王殺江東、楚高梁取魯徐州伐嶽三個歷史事件混為壹談:公元前333年,因遷怒魏徐州而伐齊徐州,這是戰國時期的著名事件;公元前306年,在此前已派趙溜從內部擾亂嶽的情況下,乘嶽攻楚之機,壹舉殺出江東,之後還有可能立即伐徐州;公元前261年,楚高烈王取了魯徐州後,利用內訌削越國,使越國國君“取南山”。可能是三楚皇帝攻打徐州,史料匱乏,太史公誤將三事歸於名將楚威王。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大致勾勒出勾踐之後嶽的歷史輪廓如下。
前465年,勾踐死了,他的兒子和(魯營)站在了壹起。
前459年,與卒和活不長的兒子(盲姑)建立。
前449年,壽壽被殺,建立紫竹溝(翁)。
415前,朱構滅滕。
414前,朱構滅譚。
412前,朱構死,子雲立。
前405年,巫師消滅了巫師。
前397年,明遷都吳。
前376年,七月,太子被咎殺;十月,越南人殺光了所有的怪;吳人把傅錯當國君了。
前375年,博士廟地區越來越混亂,魚雨成為君主。
前364年,大福寺弟被殺。
前3632361年,後三年無君。
前360年,越人立吳篆(侯,王子壽)為君主。
前343年,沒有死亡,沒有力量。
前333年,楚威王在死後十年攻克徐州。
319之前,褚越“累”了,市廣陵拒渡。
312前,四月,嶽派公師向魏獻箭。
311年前,打敗嶽,“五戰三勝而死”。然而,楚國也損失慘重,於是派人去召見嶽。
前306年,越是伐齊,越是策動對楚的進攻。楚懷王乘機伐嶽,殺無強,並取江東郡;越退休越會記錄。
約301年前——261年前,楚莊起義後,楚越叛亂,越反擊,收復江東之地;當時越是“敬業其兵”,對楚國還是有威脅的,是楚國要剪除的對象之壹。
大約在261年和之前的248年,高烈王在261年取了魯徐州,不久後又因為親戚和其他勢力集團不同意而再次越國。嶽浚親屬投降會稽山,其他勢力集團“就這樣分散了,王公公子互相爭奪,要麽稱王,要麽稱王,接壤江南之海”。壹些大臣在楚國,而另壹些大臣繼續與楚國對抗。
前222年,建滅楚後,破會稽,降嶽軍,設會稽郡。
參考資料:
[1] [18]楊寬。再論越國滅亡的時代[a]。楊寬古代史文選[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78.294.
[2]李雪芹。論楚國滅亡的時代[J].江漢論壇,1985,(7) :56-58。
[3] [33]陳偉。關於楚越戰爭的幾個問題——與楊寬先生商榷[J]。江漢論壇,1993,(4) :54-58。
[4] [28]孟。越南歷史叢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0.40.
[5] [34]何浩。楚國亡國研究[M]。武漢:武漢出版社,1989.304+01。
劉·。越王世系考[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版),2001,(6) :47-49。
[7] [8] [10] [15] [16] [17] [19] [23] [24] [26] [30] [35] [36] 1959.1748.1751.234.1721.1894.2351.731.1725 - 1726.2317 - 2318.1727.1730.2395.1547.
[9]孫詒讓(清)。墨子的批評[M]。北京:中華書局,1986.130-131。
[11][12][13][14][20][22][25][29]劉向(西漢)收藏。戰國政策[m]。上海:上海
王秀玲方世明。古竹書年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89.
[27]——沈(清代)。韓非子的收藏[M]。北京:中華書局,1998。168-169.
(31) [32]袁康,武平(東漢)。嶽絕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9 ,58.
[37](宋)、(唐)等註。後漢歷史[M]。北京:中華書局,1965。3489-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