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香鬥(16世紀中葉後——1637)三臺山人,又名余世騰、余、、余等。,祖籍福建建陽林紓(今南平市建陽區方舒鄉)。明代著名書商、雕版印刷家、通俗小說家、評論家。“鑒本”或“敏本”刻書的代表之壹。
余香鬥既是書商,又是圖書編輯。他主持刻書工作數十年,促進了中國古代出版業的發展,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印刷資料。他在小說創作、編輯和批評方面的貢獻,對中國通俗文學尤其是張輝小說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余香鬥寫的著名小說有《南方遊記》和《北方遊記》。
中文名:余香豆
別名:余、於世騰等。
國籍:中國。
出生地:福建建陽
出生日期:約1548-1561年。
死亡日期:1637之後。
職業:書商、小說家
主要成就:印刷和雕版大量書籍,明代出版業。
評論、修改和創作張輝的小說
代表作:《禦明師傳》、《南方遊記》、《北方遊記》。
角色的生活
余香鬥的生平經歷幾乎見不到任何史料和明清人物傳記,只能通過流傳至今的建陽版畫等文獻中的壹些詞語進行粗略的猜測和梳理。
早期經驗
公元1548年(約公元1560年)前後,於祥鬥出生於刻印刷業極為發達的福建建陽,成為北宋以來建陽刻書業俞氏(又稱建陽俞氏、建安俞氏)的新成員。據清末編輯的《林紓俞氏族譜重建》記載,俞香鬥是建陽俞氏第34代傳人。他的父親叫於,有著雙峰。母親姓劉。
余香鬥的祖父名叫於吉安(1492-1562)。16世紀上半葉,他在家鄉購買了大量田地,積累了家族財富。他還修建了“清秀寺”,方便給後代講學和印刷書籍,為明初家族相對衰落的書刻業的復興奠定了基礎。
兩代人,余和余香鬥,就是在這樣的書香氛圍中成長起來的。
據於祥鬥自述,他年輕時學習儒家經典,致力於獲取功名。他是邵武縣的壹名儒生。同時,他從小也對堪輿研究感興趣。
棄學經商。
最遲在萬歷十三年(1585)年底,余香鬥結婚,次年長子余英甲出生(1586)。
余香鬥在正式從事篆刻行業之前,受家庭影響,有過幾次篆刻經歷。如萬歷十六年(1588),他出版並刻制了《孫家川薛平洞微鏡》壹書,堂號為“三太觀”。同年,他還以余世騰為筆名,與他人共同出版並刻制了熊的小說《全漢書》。這是余香鬥刻的最早的兩種書目。
其中壹個“三臺關”也曾被余香鬥用過。作為他書店的堂名之壹,他經常自稱“三太關老板”或“三臺山人”。這個名字也傳給了於的後代,壹直沿用到清初。此外,他還用了“雙鳳堂”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應該是取自他父親的名字“雙鳳”。
萬歷十九年(1591),於祥都正式放棄學業,致力於刻書,並聘請了大批官僚、士紳、文人、學者參與撰寫和編輯。現有資料顯示,萬歷十九年,余香鬥出版了十幾本科舉書籍,以及壹些小說等“雜書”。
余香鬥還積極與其他地區的書刻行業建立聯系。1591年開始刻壹些金陵(南京)版的書。
書店生活
萬歷二十年(1592),虞相鬥刊刻《三國誌傳》(即《三國誌傳》),是名著《三國演義》的重要版本。
萬歷二十二年至萬歷二十三年(1594),於祥鬥出版、刻書,包括《考黃明編二狀元》、《水滸傳》等。後者是《水滸傳》最早最完整的版本,也是《水滸傳》最早的註釋版本,甚至是現存所有完整版《水滸傳》中最早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萬歷二十六年(1598),於祥鬥編撰印刷了壹部公案小說《禦司公案》(以下簡稱《禦司公案》)。這是最早的余香鬥親自寫小說的記錄。
萬歷三十年(1602)左右,於祥鬥編撰印刷了由民間神話故事改編的鬼小說《北方真武之父田璇神起源傳》、《五靈帝華光王傳》(南傳)。
萬歷三十四年(1606),於祥鬥與堂弟於合作刊刻《古今韻註》,還刊刻了族叔於的《國傳》。余香鬥為《列王傳》撰寫的前傳《十二朝傳》是中國已知的最早的小說前傳。
萬歷四十七年(1619),於祥鬥出版了《南行記》、《北行記》、吳元泰《東行記》和楊署名的《西遊記》四部遊記。但也有觀點認為,這種雕版印刷其實在清代就已經出現。
崇禎四年(1631年),於祥鬥遊歷廣東,並於1628-1635年間編撰了壹部風水學巨著《雕楊參考地理真跡統壹書》(此書非於祥鬥本人所刊)。
崇禎十年(1637),於祥鬥刻了壹本名為《三易通書五次詳辯編》的書,這是他所知的最新壹次刻書活動。
晚年,余香鬥在建陽和邵武德高望重。他被政府多次嘉獎,曾被授予“儒教官印”。
禹相鬥的卒年沒有記載,但根據以上信息可以推斷,他死於1637之後,享壽八九十歲左右。他的刻書和編纂古典小說的生涯跨越了半個世紀。
主要工作
余香鬥除了是壹個專業的圖書刻書人和出版人之外,被後人公認的主要是壹個通俗小說作家、編者和評論家。他在發表、刻印文學作品時,往往具有上述身份,所以作品的版權歸屬其實是模糊的(這也是早期小說常見的情況)。按照公認的說法,余香鬥名下最重要的文學作品整理如下。
小說和小說集
署名於祥鬥為作者的小說有五部:
這五部小說涉及中國古典小說中的三大類:公案小說、鬼怪小說、歷史演義。
此外,余香鬥還編纂了《萬金·林青》等小說集。
作品評論
余香鬥重要的小說評論主要收錄在以下版本中,據考證,他實際上對這些小說進行了壹些修改和編輯:
其他作品
余香鬥還編纂了各種書籍和雜項作品,包括《楊柯統壹地理百科全書·支子參考真實故事》(簡稱《統壹地理百科全書》)。
創造性特征
余香鬥是中國古典小說發展史上早中期的壹個人物。當時小說雖然受到各界人士的廣泛歡迎,但小說家的地位並不是很高,包括余香鬥自己也認為小說等雜書不能與科舉書目相提並論,所以對寫小說自然不是很認真。
明代建陽書屋老板自己寫小說,在余香鬥之前就有了,比如熊。這類小說創作的主要目的是盈利,所以對藝術性的考慮並沒有放在重要位置。余香鬥名下的小說,往往文學質量很差,編修草率,文筆不佳。
余香豆作品水平低的原因在於,以營利為目的的創作必然會產生求快、跟風等不利於創作的心態和行為。另壹方面,這些作品的主要受眾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讀者,雕刻師自然覺得沒必要太過小心翼翼地提高自己的文學水平,而更喜歡從插圖、形式創新等方面吸引客戶。另外,余香鬥本人只是壹個讀書人,因為家庭原因,常年與書籍打交道。他首先是個商人,但寫作天賦可能不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余香豆的文學創作難免生澀,但他敏銳的商業嗅覺往往使他的作品散發出壹種普通小說家不易出現的創新氣息。比如對舊書目進行“前傳”形式的“續書”創作,廣泛收集民間故事素材成書,創作“評林”小說等,都是突出的例子。
性格影響
作為書商、小說編輯、文學評論家等多重身份的文化人物,余香鬥對中國文藝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作為擁有大量通俗小說的出版人,余香豆為包括《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名著在內的通俗小說的傳播和發行提供了重要平臺。雖然這些書存在剪輯粗糙等缺陷,但由於余香豆的商業化運作,它們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傳播給更大的讀者群,是這些小說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但以於祥鬥刻本為代表的許多“鑒本”書籍流傳至今,成為研究古代小說乃至文學、文化、歷史的重要資料。
二是余香豆為了商業利益而創造或發展的壹些營銷手段,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通俗文藝的發展。比如他對各種小說題材的廣泛涉獵,對民間故事的廣泛收集,為後來的文學創作積累了素材,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再比如:他是最早批判張輝小說的人之壹,也開創了“評林”的模式。明清小說批評的發展受到了余香鬥的啟發。余版畫中豐富的插圖也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版畫。
再次,作為植根於民間市場的刻書人,余香鬥在小說的出版、編輯、創作、評論過程中,深刻體現了市民階層的價值取向。余書籍的傳播促進了平民意識和人文精神的覺醒。
性格評估
較早對余香鬥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肖東發,是這樣評價余香鬥的仕途的:“縱觀余香鬥的壹生,如果他在萬歷辛卯年功成名就,走上仕途,很可能只是壹個平庸的將官。然而,他最終選擇了編輯小說和刻書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在這兩點上,他都取得了成功,為後人留下了可觀的成果。他的成就具有創造性和開拓性價值,值得稱贊。”
著名的《水滸傳》研究專家馬有元先生對庾相鬥很感興趣,長期收集他的資料。但在評價余香鬥編撰小說的壹些行為時,馬有元也稱其為“膽大妄為、厚顏無恥的作家”。
著名作家馬伯庸對余香豆的行事風格評價如下:“緊跟市場潮流,用營銷手段刺激銷售。與產品質量和道德操守無關——這是標準的營銷天才。”
人物軼事
名稱和字體大小
俞香鬥刻書時用的化名很多,如俞、俞世騰、俞、俞、俞等。孫傑弟等學者判斷,這些都是俞香鬥的化名,但也有幾個名字指的是俞香鬥本人或俞氏家族其他成員,至今仍有爭議。近代壹般認為,“楊誌”是余香鬥的字,“三臺山人”是他的名字,雙鳳堂、三臺山館是他的書店名稱,其中“雙鳳堂”可能是從其父余繼承而來。
插圖肖像
於祥鬥刻的書插圖豐富,而且出於宣傳和廣告的目的,他經常把自己的肖像刻進書裏,稱為《三臺山壹人圖,於楊誌》等。這些畫像很多都隨書保存至今,成為研究明末生活、版畫藝術、於香鬥的重要資料。古代文獻學家王忠民曾這樣描述和評價余香鬥的畫像:
圖為壹男子坐於三亭,壹女子持硯,壹孩童沏茶。根據幾篇論文,單子上寫著‘壹輪紅日在天邊,萬裏青雲在望風’,是天下第壹偉人。四百年來,余的短書流傳於世,代代相傳,是個野人英雄。今天看這張圖,我只能裝王者了。
版權意識
和其他簡陽書商壹樣,余香鬥的版權意識很強。他在《西遊記》中寫了壹段著名的譴責盜版的話:
自出版的《華光》傳記,全是頭腦編的,費了大力氣!它的成本是巨大的!但大部分都是為逐利者出版的,甚至都是傳播本堂之風,練人之車轍,追人之塵。今天,這個作坊裏也有自力更生的人,有踏實的,有追求利潤的不要臉的,也有急於翻身的人,隨著彼岸的浪潮成為奴隸的。攻擊人,唾棄人,真是不要臉。
然而,宇翔鬥本人在盜版方面的劣跡斑斑,“不僅轉載他人作品,甚至還把他人作品作為Kinosaku來吸引”。用雙重標準對待別人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