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臘是天臘、地臘、道德臘、民歲臘、侯王臘的合稱。五臘的日期分別是正月壹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七月七日道德臘,十月壹日民歲臘,以及十二月八日侯王臘。道教認為此五日適宜修齋和祭祀先祖。
臘,原意是歲終時合祭眾神的祭祀。《說文解字》說:「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後來,百姓在合祭眾神時也壹並祭祀祖先,並在南朝時把農歷十二月八日定為「臘日」,也就是「臘八」。道教引伸「臘」的意義,認為每年有五個臘日是道士修齋的好日子。《赤松子章歷》卷二稱:
王長謂趙升真人曰:「子知五臘日乎?」 趙升真人曰:「吾於鶴鳴洞侍右,聞先師與郁華真人論之,五臘日者,五行旬盡,新舊交接,恩赦求真,降註生氣,添神請算之良日也。此日五帝朝會玄都,統禦人間地府、五嶽四潰、三萬六千陰陽,校定生人,延益之良日也。學道修真求生之士,此日可齋戒沐浴,朝真行道。今故明傳妙旨,可宜勤行之。」同時,道經又稱此五日特別適宜追薦祖先。《雲笈七簽》卷37〈說齋雜法〉條引《八道秘言》稱:「正月壹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壹日名民歲臘,十二月節日名侯王臘,此五臘日,並宜修齋,並祭祀先祖。」又如朱法滿在《要修科儀戒律鈔》卷8〈齋日鈔〉條引《聖紀經》稱「五臘通三元,名八解日,皆可設凈供,建齋求福,兼祀先亡,名為孝子,得福無量。余日名為淫祀,有罪。」
據明代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朝修吉辰章〉載,天臘五帝會聚於東方九炁青天,地臘五帝會聚於南方三炁丹天,道德臘五帝會聚於西方七炁素天,民歲臘五帝會聚於北方五炁黑天,侯王臘五帝會聚於上方玄都玉京。而當五帝聚會之日,酆都北陰天帝會考校鬼魂,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此日皆累生人宜當醮謝。須憑法力祭祀,追贖塗苦,壹壹得福。常日祭祀,不可享也。[1]
據《全真禮鬥清靜科儀》(大梵延生鬥儀)卷後所載,五臘、三元、八節是全真禮鬥的鬥期之壹。
↑ 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七,〈朝修吉辰章〉,收入《道藏》,第36冊,頁432a-b。本條目引用《道藏》原文采用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三十六冊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