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間舞蹈的特點
藏族舞蹈是我國少數民族舞蹈之壹,它十分受歡迎。那麽,接下來就讓我帶大家壹起了解壹下藏族舞蹈的特點吧。歡迎參考閱讀,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藏族舞蹈的特點
1、藏族舞蹈的特點
藏族舞蹈非常強調舞蹈時,膝、腳、腰、胸、手、肩、頭、眼的統壹配合及統壹運用。眾多藏族古老民歌中關於具體形體要求的歌詞和古籍的理論如此壹致,不能不說是壹個民族對舞蹈者形態、舞姿的***同審美感受。
上述關於舞蹈形態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脫離實際的,而是至今保留在眾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熱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諧”、貢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動作非常講究,不論手持道具與否,其“上身動作像雄獅”威武雄壯,極富有高原人彪形壯漢的氣質,給人以戰勝壹切艱難險惡環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動作則含蓄典雅,給人以健康和優美的感覺。與此同時,“果卓”、“果諧”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動作稍向前俯,這不是表現背東西的舞蹈,這壹現象除了與服裝的肥厚、裝飾物等有關外,從舞蹈學角度分析,向前微俯與動作的大小、強弱、高低對比等關系密切。
2、藏族舞蹈的意義
藏族民間自娛性舞蹈可分為“諧”和“卓”兩大類。“諧”主要是流傳在藏族民間的集體歌舞形式,其中又分為四種:《果諧》、《果卓》(即《鍋莊》)、《堆諧》和《諧》。 後來增加了簡單的上肢動作、原地旋轉和隊形變換,成為壹種男女交替、載歌載舞的勞動歌舞形式。這種勞動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臺,成為歷史上勞動藝術的紀念。
3、藏族舞蹈的分類
藏族舞蹈,從總體上可劃分為民族民間自娛性舞蹈和宗教舞蹈兩大類。這兩大類舞蹈都有各自豐富的文化內涵、優美而瀟灑的翩躚舞姿和獨具特色的舞蹈風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則屬於宗教舞蹈類別中最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寺院舞蹈《羌姆》的產生和流傳,與藏傳佛教的發生、發展密不可分。同時,又由於藏傳佛教中不同派別的存在,使被人們俗稱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裝束等許多方面,又都有著不同的特點與差異。
舞蹈的起源我國古代和古希臘的神話傳說中說,人類是從天帝那裏學來的舞蹈、或是人類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啟發才創造出舞蹈來。我們知道,古代的先民,對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並不像現代的人分得那樣清楚。那時的'人們往往把壹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壹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對於人類作出大較大貢獻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
現在,我們知道,各種各樣的神都是人根據自己的影象為基礎,經過想象而創造出來的。是神創造了舞蹈,歸根結底也就是我們人創造了舞蹈。那麽,人又是如何創造了舞蹈呢?有的學者認為,人有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節奏的動作對各種野獸動作和習性的模仿。有些舞蹈還是對壹些自然景物動態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搖曳、海浪的翻滾、風的飄蕩旋轉等等,人們都可以模仿它們進行舞蹈。
舞蹈的作用實踐證明,在緊張的勞動之余或晚餐後,安排適當的時間跳舞,可以減少消化不良、肥胖、痔瘡、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病癥的發生,能夠促進大腦更好地休息,有益於夜間睡眠。美國壹位學者認為:舞蹈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劑。這是因為適量跳舞能緩和神經肌肉的緊張,從而獲得安神定誌的效果。某些代謝性疾病患者通過跳舞可以得到防治。如跳舞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跳舞需要全身活動,能加速周身血液循環,舒松關節肌肉,消除體力和腦力的疲勞。
不論跳探戈、倫巴、華爾茲、迪斯科何種形式,都必須挺胸收腹,頭、頸、背、臂、腰、胯、腿、腳各部位聯合協調運動,使動作挺而不僵,柔而不懈,實而不松,從而達到美的統壹。跳舞中的跳動扭擺,使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加;腰臀的扭擺加強了腰腹肌的鍛煉,增強了臀肌的彈性,提高腰背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增加了盆腔和髖的柔軟性,自由的舞姿給人以創造的天地,大幅度的動作可以充分舒展身體的各個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