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祖國第壹大河是長江,他像壹個巨大的

祖國第壹大河是長江,他像壹個巨大的

長江是我國第壹大河,古名“江”,又稱“大江”。

在古籍中最早見於《詩經》:“滔滔江、漢,南國之紀”①。

長江全長六千三百公裏。

平均每年入海總逕流量達壹萬億立米,相當於黃河的二十倍。

它擁有七百多條支流,整個流域面積達壹百八十萬平方公裏。

其源遠流長,水量豐富,支流眾多及流域寬廣,均居於全國各大河之首。

自古以來,長江流域就是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地區之壹。

在整個歷史時期,長江也經歷了重大的變化。

壹、長江的形成

我國遠古傳說,禹治洪水,“鑿江而通九路”②。

據說禹是四川汶川縣人,曾在汶川縣鐵豹嶺壹帶疏導岷江③;又“決巫山,令江水得東過”④。

還傳說禹到過安徽的塗山,浙江的會稽,治理過長江中下遊的水系,終於使長江“東流之註五湖之處,以利荊楚、於越與南夷之民”⑤。

另據傳說,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戰國初期,“荊有壹人名鰲靈,其屍亡去,隨江水上至郫,遂活。

與望帝相見,望帝以鰲靈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鰲靈決玉山,民安定處乃委國授之而去。

鰲靈即位,號曰開明帝。”

⑥酈道元《水經註》記載則是:“時巫山峽(狹)而蜀水不流,帝使令(鰲靈)

鑿巫峽通水,蜀得陸處。

望帝自以德不若,遂以國禪,號曰開明。

“⑦這些大禹治江、開明帝開玉壘山和巫峽的神話傳說,只不過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群眾在與洪水進行長期鬥爭中的強烈願望。

長江三峽顯然不是人工開鑿或鬼神之功,而是自然演變的結果。

古老的長江,在地史上可追溯到距今二億年以前的三叠紀,那時我國大陸中部的地形是東高西低,現在屬於長江流域的巫峽和西陵峽以西的地區,是汪洋不見邊際的古地中海的壹部分。

還是壹個與印度洋及太平洋相通的廣闊的海灣。

大約在距今壹億年前中生代的侏羅紀,由於壹次強烈的造山運動,形成了橫斷山脈,秦嶺升高,古地中海退出今四川、青海、 *** 及貴州、廣西的西部,在秦嶺、橫斷山脈、雲貴高原之間形成了壹個廣闊的四川盆地,當時,它與巫峽、西陵峽以東的洞庭盆地,成為自成系統互不溝通的內陸水系。

巫山山脈也就成了四川盆地與洞庭盆地之間的分水嶺。

約在七千萬年前的中生代末期發生了壹次燕山運動,四川盆地上升,洞庭盆地下降,湖北西部的古長江開始發育,積極向四川盆地溯源伸長,大約距今三、四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全流域的地面普遍地間歇上升,上遊地區上升最烈,多形成高山、高原與峽谷;中、下遊上升的幅度較小,出現丘陵與山地,其間還間歇伴隨著下沈而形成了兩湖、南襄、鄱陽、蘇皖等水原。

與此同時,①《詩經?小雅?四月》。

②《淮南子?要略》。

③《史記?夏本紀?正義》。

④高誘:《淮南子?修務》註。

⑤《墨子?兼愛》。

⑥轉引自〔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⑦《水經註》卷三十三《江水註》。

往昔溯源伸向四川盆地的古長江,已溝通四川盆地的水系,由於地形西高東低,於是匯成了“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東流巨川,這便是人類進入歷史時期以前,長江形成的過程。

二、歷代對江源的探索

先秦時期,人們多把長江支流嘉陵江當作長江的上源。

《尚書?禹貢》就有“岷山導江”以及“?冢導漾”之說,據顧頡剛考訂,古人所謂岷山,不是四川松潘的岷山,而是嘉陵江的發源地今甘肅天水縣西南壹百二十裏的?冢山①。

《漢書?地理誌》有“遂久繩水出僥外”②的記載。

漢遂久在今雲南麗江納西自治縣境,繩水即金沙江,但當時並未明確其為長江源流。

唐代,漢、 *** 族往來密切,對交通必經的通天河已有所了解,惟對它與長江河源的關系,還不甚明了。

明末,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對金沙江實際考察後,寫了《溯江紀源》(壹名《江源考》),糾正了“江源於岷”的錯誤認識。

指出發源於犁牛石的金沙江才是長江正源。

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年)經實測繪制的《康熙內府輿圖》,已繪出木魯烏蘇河(即通天河)。

後來,齊召南在《江道編》中指出:“金沙江即古麗水,亦曰繩水,亦曰犁牛河,番名木魯烏蘇出 *** 衛地之巴薩通拉木山東麓,山形高大,類乳牛,即古犁石山也”。

註:“西二十五度四分,極三十四度六分,在黃河源之西徑壹千五百裏,壹名布頓楚河,又名巴楚河”③。

明、清時所指犁牛石、犁石山或巴薩通拉木山,即為當拉嶺,又稱朝午拉山,“當拉”是唐古拉的譯音。

布賴楚河或巴楚河就是長江源頭的布曲。

《江道編》不僅指出了長江源遠在黃河源頭以西的唐古拉山脈及長江源頭的布曲,並提到克托乃烏蘭木倫河(即沱沱河)、喀七烏蘭木倫河(即尕爾曲)和阿克達木河(即當曲),對江源水系的描述已相當全面。

然而,由於當時生產水平和科學活動的限制,對這些源流中,何者是長江正源,還不可能搞清楚。

由於長江源頭地區,地勢險峻,空氣異常稀薄,氣候變幻無常,人跡罕至,路徑難尋,在當時客觀條件的限制下,對於長江發源地始終未能取得統壹正確的認識,直至解放初期,仍然普遍盛行長江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南麓的謬說。

為了查明長江的情況,以便更好地開發利用長江水利資源,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於1976年及1978年先後兩次組織江源調查,證實長江的正源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海拔六千六百二十壹米的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側的沱沱河(或稱托托河),也就是齊召南《江道編》中所提到的克托乃烏蘭木倫河。

在唐古拉山脈這壹連綿的雪山群中,發育著數十條現代峽谷冰川,這些雪山冰川的融水和雨雪泉湧又在各拉丹冬雪山以東匯集成尕爾曲、布曲和當曲,***同組成了長江的江源水系,它們由南而北,先後在沱沱河沿以東匯成壹股,組成了通天河上遊的扇形河網,廻流在海拔四千五百米的青藏高原①顧頡剛:《禹貢註釋》。

②《漢書》卷二八上《地理誌》上。

③齊召南:《江道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四帙。

上,通天河在東流至曲麻萊以西處,又接納了發源於可可西裏山東麓的楚瑪爾河,繼續東南流,過玉樹巴塘河口,就是金沙江。

在江源地區五條較大的水流楚瑪爾河、沱沱河、尕爾曲、布曲和當曲中,以沱沱河為最長,達三百五十八公裏,按照“河源唯遠”的原則,沱沱河是長江的正流,但當曲較沱沱河僅短壹公裏,而其流域面積達三萬零二百壹十九平方公裏,楚瑪爾河為二萬零九百零九平方公裏,都比沱沱河大得多;當曲河水流量每秒為二百二十點五八立方米,也比沱沱河大五、六倍。

綜合河源遠近,流量大小,流域廣狹諸因素,長江上源似應包括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和北源楚瑪爾河三源,較為允當。

三、歷史時期長江中下遊河床的演變

湖北宜昌迤西的長江上遊河段,流經山陵谷地之間,歷史時期河床比較穩定,無顯著變化。

宜昌以下長江出山地而進入中下遊廣闊平坦的平原地區,歷史時期河床變化較大。

在歷史早期,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森林植被茂密,長江中下遊河床寬淺,分流河道較多。

在古雲夢澤所在的江漢平原地區,以江陵為頂點的入湖三角洲平原上,春秋戰國時期即有夏水、湧水等分流河道的發育;古彭蠡澤所在的以武穴(今湖北廣濟)為起點的入湖三角洲平原上,《尚書?禹貢》所謂“九江孔殷”,也是對戰國時期這壹江段呈現若幹河道分流的描述。

後來司馬遷“登廬山觀禹疏九江”,說明西漢時分流河道依然存在,至今以武穴為“ *** ”的長江分流遺跡,在衛星和航空照片上仍依稀可辨。

長江北面的分流河道,隨著長江的發育逐漸趨於消亡。

此後,長江中、下遊的河床,由於所處地貌形態的差異,其演變表現為以下兩個河段的兩種不同模式:

1.荊江蜿蜒型河道的變遷

宜昌以下,上起枝江,下迄城陵磯,全長約四百公裏的荊江,是歷史時期長江河床演變最為典型的河段。

其中自枝江至藕池口長約壹百八十公裏的上荊江,由於河床構造運動與流向壹致,增強了河流的縱向流速,河岸沈積物膠結程度也較緊密,因而比較穩定;但自藕池口以下至湖南洞庭湖出口處城陵磯之間長約二百四十公裏被稱做“下荊江”的河段,流向呈垂直相交,橫向環流的沖刷作用顯著,河岸沈積物也比較松散,易被流水掏空,因而在歷史時期逐漸發育成為典型的“自由河曲”,即蜿蜒型河道。

其曲折系數達到2.01—3.57,素有“九曲回腸”之稱①。

古代荊江河槽,淹沒於江漢平原古雲夢澤所在的湖沼之中,河床形態還不甚顯著,荊江仍處漫流階段。

秦漢時期,雲夢澤由於長江泥沙的長期沈積,以江陵為頂點的荊江三角洲向東向南發展,處於高度湖沼階段的下荊江,開始出現壹些分流水道。

魏晉南北朝時期,據《水經?江水註》記載,在石首境內的下荊江河床已開始形成,江中多沙洲而呈汊流發育,至唐宋時,隨著監利縣境雲夢澤的消失,荊江統壹河床最後塑造完成,當時兩岸有二十多個 *** ,加上江北有揚水、夏水、鶴水分流,對下荊江流量起著調節作用。

史稱:“宋以前,諸穴暢通,故江患差少。

”可見當時河床還是比較穩定的。

①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荊江河床實驗站:《荊口護岸河段河床演變與分析》,1975年。

南宋時,金人占據了北方,漢族人民大規模南遷,沿江築堤圍垸,擴大墾殖,兩岸 *** 汊流,幾完全堵塞。

堤垸制止了河流在汛期時向河漫灘漫溢,把水流限制在河床裏,由於泥沙的大量沈積,擡高了河床,洪水過程顯著,堤防潰決殆無虛歲。

元大德七年(1303年),重開小嶽、宋、調弦、赤剝(尺八)四穴②。

暫時減輕了洪水的威脅。

到了明代這些 *** 又復被湮。

隆慶年間(1567—1572年),疏浚了其中的調弦口穴,但整個下荊江僅靠這壹口分泄洪流,不足以減小流量變幅。

水流經過彎道時,由於離心的作用,凹岸在主流的沖刷下,逐漸崩坍後退,泥沙則在水流較緩的凸岸淤積,河灣逐漸延長。

下荊江就這樣以增長河曲的長度來適應日益增長的流量。

再加上人們在河曲凸岸新近沈積的沙灘上築堤圍垸,進行墾殖,又進壹步鞏固了凸岸的河床。

原來單壹順直型迅速向蜿蜒河型方向轉化。

清齊召南《水道提綱》江水篇雲:明末清初時,下荊江“自監利至巴陵(嶽陽)凡八曲折始合洞庭而東北”,可見自由河曲已高度發育。

到了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下荊江只有壹個虎渡口未被淤塞,而大江兩岸人工圍垸又大規模地發展,連江中的沙洲也並岸圍入垸內。

河曲帶長度劇增,隨著河彎的增長,彎曲半徑越來越小,終於形成了葫蘆形的河環。

在比降較大的汛期,漫灘水流長期作用下,狹頸灘面逐漸形成串鉤,遇上大洪水,串鉤便被沖開成為新河,造成自然裁彎。

據不完全統計,壹百多年來自然裁彎曾發生過十余次,其中較著的有月亮湖(1886年)、古長堤(1887年)、黃泥■(1906年)、尺八口(1909年)及碾子灣(1949年)等,後兩次裁彎還保存完好的牛軛湖形態①。

自然裁彎的結果,大大減少了下荊江河曲的長度。

然而,裁彎以後的新河床在水流作用下,又開始新的朝著彎曲方向發展的過程。

解放後,1967年及1969年對下荊江中州子與上車彎兩彎曲段,進行了人工裁彎取直工程①。

加上1972年位於監利縣境的沙灘子又發生自然切灘和裁彎,河道彎曲系數由1949年的3.19降至2.02②。

總計縮短河長八十公裏,增加泄洪量約五千秒立米,對防洪和航運都發揮了壹定的效益。

由於歷史早期北岸的分流河道多,下荊江北面的沖積平原地勢已經淤高,再加上新構造運動北岸上升率大於南岸,在北高南低的地勢下,下荊江的裁彎通道大都發生在彎曲河道的南端曲頸,因而,迫使主河槽向右岸擺動,其遷徙幅度最大處達十至二十公裏。

2.城陵磯以下分汊型河道的變遷

長江在下荊江以下河段,即城陵磯至江陰河口段長約壹千壹百六十余公裏的河道,流動於間有山丘階地的廣闊的堆積平原上,汊道縱橫,河灣發育,是屬於低度分汊河道。

這壹河段,兩岸常見基巖矗立江邊,懸崖峭壁,如列屏障,人們稱之為“磯”。

從湖南嶽陽附近的城陵磯算起,到湖北的黃陵磯、諶家磯,江西彭澤的彭郎磯、馬當磯,安徽縱陽的太子磯,馬鞍山的采石磯,②《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八,湖廣四,荊州府石首縣。

①孫仲明:《歷史時期長江中下遊河道變遷模式》,《科學通報》28卷12期,1983年。

①潘慶燊等:《長江中遊河段人工裁彎河道演變的研究》,《中國科學》1978年2期。

②據1978年10月美國陸地衛星CCT磁帶,101計算機圖象處理照片量算。

南京北郊的燕子磯等,大大小小有壹百二十多個磯。

再加上蒲圻的赤壁,嘉魚的魚嶽山,武昌的蛇山,鄂城的觀音石,湖口的石鐘山,南京的獅子山等山丘。

這些山丘、石磯在地質上是壹種斷層破裂帶,長江河床正是沿著這些破裂帶發育,這就束縛了它完全自由擺動的可能性。

因此,它不能象黃河那樣在壹望無垠的沖積平原上自由遊蕩、遷徙。

在磯頭突出處往往河床較窄,過了磯頭,河床變寬,形成寬窄相間的藕節狀。

根據歷史記載,這些山丘、石磯很早就濱臨大江,江岸壹直比較穩定,這就決定了長江在歷史時期的總流勢。

荊江以下河段低度分汊型河道的形成,是由它的地質地貌條件和水文特性所決定的。

從前者看,正是因為長江兩岸節點眾多,江床時寬時窄,水流也就時急時緩;從後者看,江水夾帶泥沙較多。

據1953—1972年統計,漢口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616公斤/米3①。

在磯的附近,河床狹窄,水流湍急,有束水攻沙的作用;出磯處,河床開闊,水速驟減,常導致江心洲的淤積,引起河道分汊。

目前,長江自下荊江以下至河口段的江中,計分布有大小江心洲壹百二十多個,汊道壹百余處,汊道總長達六百五十公裏,占全長的百分之五十六。

古代,當我們的祖先主要活動於黃河流域壹帶的時候,長江江面開闊,江深水急,秦漢以前的史料有關長江江心洲的記載還很少。

以後長江流域逐漸得到開發,由於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泥沙日益增多,對長江沙洲的記載也就多了起來。

長江江心洲的形成除與河道分汊密切相關外。

當水流上漲時,河水漫灘以致水流動力軸線方向改變而造成的水流切灘,也是形成江心洲的原因。

它們相互制約而又相互轉化,江心洲與汊道的消長在歷史時期還是比較頻繁的。

在不同的條件下,它大體上表現為以下幾個過程:(1)在疏松的粉砂質江岸,由於江流的沖刷,河床展寬,江心洲淤漲,引起汊道的發展。

如湖北洪湖新堤河段的南門洲,嘉魚河段的白沙洲,江西彭澤的上、下三號洲,原來都是單汊河道。

自十九世紀以來,在河流旁向侵蝕下,河道拓寬,江心洲淤積,引起河道分汊。

江心洲的淤漲,促進橫向環流的加強,從而加速了江岸的崩坍和河道的展寬。

(2)在彎道階段,由於洪水切割邊灘而形成江心洲。

如湖北武漢東陽羅鎮下的葉家洲,就是北魏酈道元《水經註》所提到的“北對崢嶸洲”①。

黃石市對江的散花洲,據《長江圖說》記載是三國時“吳主散花於此”而得名。

江西彭澤的小孤山,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在“縣北十裏,高三十丈,周圍壹裏,孤峰聳峭,舊時半入大江,今屹立江中。

”②安慶附近的長風沙,《讀史方輿紀要》也有在安慶“府東五十裏,亦曰長風夾,濱大江”③的記載。

以上這些因切灘而形成的古汊道和古江心洲,以後因河道水動力的改變,被不斷侵蝕和並岸而消失。

但近年來,從航空像片或衛星像片上,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切灘的殘跡。

(3)因江流主泓道的擺動,汊道逐漸淤塞,造成江心洲並岸。

如《水經①水電部水利司:《全國主要河流水文特性統計》,1975年。

①④《水經註》卷三十五《江水註》。

②《讀史方輿紀要》卷八五,《江西》三,九江府?彭澤縣。

③《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六,《江南》八,安慶府?懷寧縣。

註》記載,江夏(今武昌)附近“江之右岸,當鸚鵡洲南”④,唐宋時期鸚鵡洲距今武昌西南江岸尚有二裏之遙⑤,以後《長江圖說》記載,到“明洪武年間(1368—1399年),潮沙壅積與北岸相連,不復在江中矣”。

清乾隆年間,又在漢陽附近淤積成壹新的鸚鵡洲,以後也並岸不存了。

又如鄱陽湖湖口外的桑落洲,漢代以後即已形成,宋時仍有“桑落洲在德化縣(今九江)

東北十五裏“⑥的記載。

至明末時已坍塌並岸,《長江圖說》雲:”歸林灘古桑落洲也“⑦,再如三國時南京清涼山下有白鷺洲,元、明時也並岸不存了。

(4)原來較小的幾個江心洲聚合而成為壹個大的江心洲,從而使汊道減少,穩定性加強。

如南京現長江大橋壹帶,三國至南北朝時,江中有馬昂洲、新洲。

隋唐時,除馬昂洲外,又有蘆洲,新洲也分淤為上、下兩新洲①。

元明時則為草鞋洲、道士洲、護國洲。

明末清初時為草鞋洲、八卦洲、七裏洲、大河沙②。

清末時這些江心洲逐漸連接起來,聚合為壹個鵝頭狀的八卦洲。

汊道也減少了,從此八卦洲就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

(5)由於江流主泓道的不穩定,汊道與江心洲的消長還具有交替演變的特點,表現為舊的江心洲消失以後,又會淤長出另壹個新的江心洲。

這種交替演變有時還呈現出周期性的變化。

例如安慶西南黃石磯附近的官洲,當清鹹豐八年(1858年)江流主泓道在北汊時,向東、南淤長,洲長達七千八百米,1934年以前主泓道轉向南汊,官洲東南岸不斷侵蝕後退,僅剩下原面積的八分之壹,在它的北面卻淤漲出新的培文洲③。

以後對官洲采取了保坍護岸措施,江岸才穩定下來,並逐漸與培文洲相連,形成鵝頭狀的江心洲。

在它南面也新淤出學文洲,並逐漸發展並入廣闊的清節洲,從而形成復式鵝頸式分汊河段。

歷史時期長江荊江以下河段所發生的江心洲並岸,大都是並向左岸,很少並向右岸的。

它與下荊江自然裁彎通道總是在右岸切開,***同迫使長江主河槽南移。

這壹由左岸向右岸遷徙的總趨勢,形成了左岸多寬闊的灘地,右岸磯頭林立的格局。

長江中下遊除去江心洲與汊道的消長以外,由於它的大部分河段是流動在廣闊的泛濫平原上,在疏松的江岸,隨著主泓道的改變,在江流的沖刷下,歷史上還不乏崩岸的記載,這種崩岸大多發生於九江以下的江岸,如安徽銅陵的胥壩在明正德(1506—1521年)以後坍入江中,揚州的江都古城在三國時期坍入江中,瓜洲城在光緒十年(1884年)全部坍入江中等,大規模的坍岸,吞沒了大量的農田和城鎮。

江岸邊灘的淤積,使原有的碼頭廢棄,渡口遷移;沙洲的消長,則影響著航道的通行。

關於長江河道歷史變遷及其規律的研究,對今後全面整治長江的規劃也就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