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誌勇:他媽媽對我們的到來很不高興,不喜歡我們看。
他的外貌和行為讓古人類學家感到驚訝;
袁振鑫:我很驚訝。我就是不穿衣服。冬天下雪不穿衣服,不會說話。好像頭上還有個疙瘩。
在大猩猩等現代類人猿的頭部,有壹塊特殊的骨頭,叫做矢狀脊。在猴寶寶的頭上,大家看到了類似的東西。猴寶寶是人還是猿?還是傳說中野人的後代?就在大家決定進行DNA鑒定的時候,他因病去世了。經過研究,大家決定開棺驗屍。那麽,這份鑒定能否揭開猴寶寶身世之謎呢?在接下來的調查走訪中,我們能獲得哪些未知的新信息?
猴寶寶的家位於大山深處。那是壹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都是土家族。2006年9月下旬,《走近科學》的記者來到這裏。猴子的大哥曾凡龍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曾凡龍:他的外號叫狗。我記得,但是這裏有頭發。這只手的手心有毛,半寸長,黑色,不知道多少。還有腳和腳,另壹個是屁股後面。
這是猴寶寶家的老房子,壹家人在這裏住了四十多年。采訪中我們了解到,猴寶寶有六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這是猴寶寶的哥哥曾明凡。
曾:他好開心,好不開心,好生氣。
在猴寶寶家裏,除了那個長相怪異,行為怪異的猴寶寶,其他孩子都很正常。猴寶寶的大哥曾凡龍曾是村幹部,在老鄉中有壹定威望。為什麽家裏只有猴寶寶和其他人明顯不壹樣?
袁振鑫:當時直觀的感覺就是他們家是個好家庭,不是有遺傳病的人。我問是不是近親結婚,他們說不是。他的兄弟姐妹都很聰明能幹。有的是大隊書記,有的是電影放映員,也很漂亮。他們長得好看,這是畸形。
主持人:這個事件被媒體報道的時候是1997,但實際上這張圖片的拍攝日期是1986。當時,王正在出差途中,無意中聽到了這件事,於是他去拍攝了整個畫面。當時他把這幅圖命名為《神農架野人初探》。因為當地人謠傳他是野人的後代,他的母親曾經被野人抓住,回來後生下了他。那麽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叫曾梵生,也被當地人稱為猴寶寶的人,真的和我們正常人不壹樣。首先,他智力很低,甚至不會說話。他常年不穿衣服,毫無羞恥感。他只是在山裏閑逛,當他的家人叫他回來吃飯時,他就回家。從他的長相來看,我們確實和我們不壹樣。特別是頭部非常明顯,上面好像有三個凸起。對於他的身份界定,應該說不僅僅是壹個科學的證明,更是對這個家族名譽的負責任態度。這種負責任的態度是基於什麽基礎?這是科學調查的基礎。如果能把他的母親和父親帶到北京,進行各方面的詳細檢查,也許就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而這個癥結恰恰是解釋幾十年來野人這種生物存在與否的好方法。但很可惜,時隔多年,人們再次發現這段視頻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當有關人士想再次去他們家調查時,得到的消息是他和他的母親相繼去世。在這種情況下,似乎很難進壹步研究他的生活經歷,但無論如何,調查組來到了他們家。那麽,從科學的態度,壹個懷疑和否定的角度,首先要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包括是否是近親繁殖導致的畸形等後代的結果。那麽通過剛才袁教授的實地調查,我們發現他的父母沒有血緣關系,他的兄弟姐妹都很正常。那麽這個懷疑排除後,是不是意味著只有壹種可能,他就是野人的後代?
長陽在長江南岸,這裏山多林密,毗鄰傳說中的“野人”神農架。長陽不僅是舊石器時代長陽人化石的發現地,而且距離“巫山巨猿”化石出來的陸地也只有幾十公裏。史料中,當地已有“野人”的記載,有古籍記載人與“野人”雜交;那麽這個猴寶寶會是猿類雜交的例子嗎?
袁振鑫:所以我們做了壹個社會調查。他媽媽懷孕的時候大概是1956。在先進社會時期,那個地方周圍沒有原始森林,村與村之間熱鬧非凡。沒有野人,也沒有發現野人。所以長陽白石坪沒有野人居住和活動,所以他媽媽的活動就在這附近,而且她家離得很近,所以我們。
歷史上,長陽曾經森林茂密,植被豐富,適宜野生動物生存。同時,古籍中也記載了壹些人與野蠻人雜交。但是隨著人類的發展,大面積的原始森林被破壞,導致依賴森林的動物數量不斷減少,甚至滅絕。如果野人在原始森林生活了很久,可能也遇到了同樣的危機。如果這種傳說中的動物真的存在過,它可能已經隨著森林面積的減少而遷徙或者滅絕了。
但是,我們看到的猴寶寶真的和普通人很不壹樣。他既不是近親結婚的產物,也不具備任何野人躲在家鄉的條件。那麽,為什麽會有傳言說他媽媽曾經被野人搶走,猴寶寶怎麽會長得這麽奇怪呢?隨著調查的深入,猴寶寶身世之謎越來越撲朔迷離。在上壹期節目中,我們了解到猴寶寶已經因病去世。那麽,如何才能揭開猴寶寶身世之謎呢?
袁振鑫:死了怎麽調查?調查他的骨頭,可以做DNA和測量。所以我們去了之後就和他們家壹起動員,說我們是科學院的,做科研的。另壹方面,有人說妳母親被野人俘虜,生下這個,對她家的名聲很不好。於是他哥哥哥哥姐姐姐夫都同意了。全家人都同意了,說作為科研,我們願意貢獻,我們也願意貢獻。所以我們要挖。
1997 65438+2月19在征得猴寶寶家屬同意的情況下,袁振鑫教授帶領的調查組沿著山路向東,來到了猴寶寶被埋的山坡上。
袁振鑫:因為他們是少數民族,土家族,天亮前挖的,沒讓村民知道。
王:我從來沒有挖過別人的墳墓,我的心情是壹種說不出的滋味。我就想,我們挖的時候,離他死已經七八年了,因為他那個地方又是壹個陰坡,感覺水可能比較大。我估計腐爛的程度可能已經沒有了。反正我怕會有壹點味道,心裏有這麽壹種很不吉利的感覺。
這是1997拍的視頻。猴子死後8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袁振鑫教授帶領的調查組來到猴子的家。他們正要打開猴子的棺材。這裏面真的埋藏著什麽秘密嗎?
王:非常完整的猴寶寶骨架,裏面壹點土也沒有掉。他的衣服是滌綸做的,完全是滌綸,沒有腐敗,所以衣服很完整。襪子是尼龍襪,沒有腐敗,但是褲子是布做的,褲子沒了。股骨、肱骨和那些骨頭被整齊地放在棺材裏。
這個仰臥的骨架就是猴寶寶。他的頭笨拙地靠在棺材角上。
王:當他的頭慢慢移動時,他就把它撿起來了。乍壹看,他的頭骨有椰子瓢那麽大,上面有很多菌絲,又黑又細,好像當時頭上的肋骨都沒了。當時感覺頭上的邊緣好像很硬,裏面有骨頭,因為猿猴頭上有壹個矢狀脊。結果我打開棺材,沒有矢狀脊,頭很小,上面什麽都沒有。
主持人:王壹開始就懷疑猴寶寶頭頂那三個明顯的凸起可能是矢狀脊。矢狀脊可以在其他動物的頭上看到,比如大猩猩。有壹塊骨頭從它的頭骨裏突出來,比如黑猩猩和猩猩,甚至老鼠,老虎和熊。但是在我們進化的過程中,這些東西已經不存在了,我們的頭骨也很圓,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和這個比較壹下,就會發現猴寶寶的頭上好像有這麽壹個動物壹樣的矢狀脊。所以現在猴寶寶死了,他們家還是很開明的。其實也是為了清自己家,他們同意科學家把猴寶寶的骨頭帶走做進壹步研究。結果,發現他的骨頭上沒有矢狀脊,特別是他的頭骨。
這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下面我們看到的是1997拍攝的壹段視頻。挖掘出來的猴嬰骨經過清理後被送到這裏,專家們按順序拼出了猴嬰骨的結構和形狀。章振彪教授是壹位體質人類學家。在對猴寶寶的遺骸進行測量和分析後,他得出了這樣的解釋。
章振彪:最突出的特征是頭骨上的病態。這個頭骨可以看出來很低,眉弓很粗。最重要的是顱縫、矢狀縫、冠狀縫愈合過早。這兩條骨縫,中間是矢狀縫,過早愈合,冠狀縫過早愈合。所以整個頭骨已經制約了由大到高的發育,所以這個頭骨很低很小。
袁振鑫:因為我不是解剖學專家。經過我們的老賈(藍珀)和我們的教授測量,腦容量只有700毫升。
大腦是壹個令人困惑的器官,是人體的控制中樞,也是人類智慧的所在。嬰兒出生時,大腦重量只有350 ~ 400毫升。1歲左右的孩子,大腦重量是出生時的兩倍,即700 ~ 800毫升,相當於成人大腦重量的壹半。正常人的腦容量壹般在1400-1450ml之間,而猴寶寶的腦容量只有671.97ml,不到正常人的壹半。那麽,是什麽原因導致猴寶寶的腦容量這麽小呢?
袁振鑫:我們天生的骨頭長得慢,長到壹定程度就不長了。我們孩子的頭很難從產道出來,所以他的骨頭可以插入。出生後,前面壹個洞,後面壹個洞,骨骼不全,前後分。後來分析猴寶寶,小孩,早期愈合,也就是腦量700 ml的時候就愈合了。我們通常要達到平均1450毫升才能痊愈。700 ml,恐怕是胎兒期,不是寶寶。寶寶壹出來就超過1000 ml了。
由於歷史久遠,當時與袁振鑫教授壹起參與猴嬰研究的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和相繼去世,我們只能從袁教授提供的影像資料中看到當時鑒定工作的壹些片段。專家在對猴寶寶的骨骼,尤其是頭骨進行測量分析後,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袁振鑫:壹鑒定,四肢骨骼和人類壹樣正常。身高1.7米左右,面部骨骼也正常,顱骨異常。骨縫愈合早,700CC愈合。骨縫長的不能再長了。所以他沒有語言功能,所以他是個白癡。但是動作能力還是很好的,動作很正常。我們的頭是排球型,1500-1400 ml,他的頭是700 ml,只有壹半。看它多小,特別是沒有頭皮,只有頭發。猴寶寶的骨頭壹看就很小,肯定是小腦疾病。
小腦疾病也被稱為小頭癥。正常嬰兒的頭圍是33到35厘米。因為囟門沒有閉合,嬰兒出生後頭圍會迅速增大,尤其是出生後六個月內。到壹歲時,孩子的頭圍會長到47厘米左右。如果嬰兒頭部的囟門閉合過早,不僅頭圍不能正常發育,大腦體積的增加也受到限制,因此會發生小腦疾病。
猴寶寶的頭很小,腦容量只有正常人的壹半。經過專家鑒定,最終確定猴寶寶為小腦疾病患者。
主持人:可以說傳言猴寶寶是野人後代的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了。根據專家給出的意見,猴寶寶其實是小腦患者。就是因為他的腦容量很小,只有700 ml,所以他是智障,沒有語言功能,不能正常表達情緒,這很正常。
那麽怎麽理解猴子頭上的三個凸起呢?專家告訴我們,正是因為他的囟門很早就閉合了,雖然骨骼不再生長,但皮膚和肌肉組織還在生長發育,所以壹堆肉和皮膚組織擠在壹起形成了這個褶皺,長滿毛發後看起來像矢狀脊。就是這個原因。
但是猴寶寶有什麽奇怪的地方嗎?有什麽小腦疾病解釋不了的嗎?也有!比如他的鎖骨發育沒有正常人好,然後就是他牙齒的排列,比如他的臼齒,就是他的大牙。按照我們正常人的說法,第壹大於第二,第二大於第三,但他恰恰和我們相反,和猿猴壹模壹樣。
因此,還有壹些問題需要進壹步說明。很多人可能也會想,為什麽不做DNA檢測呢?我們說從第壹次有人拍到猴寶寶到被媒體發現,用了十年時間。當我們再次拜訪他們家時,猴寶寶和他的父母相繼去世。說到DNA檢測,只有他的兄弟姐妹能比對樣本。雖然他的兄弟姐妹提供的DNA和他比較接近,但是妳只能橫向比較,不能直接和他進行血緣比較。因此,我們失去了壹個非常好的機會。
至於DNA檢測,按照目前的技術條件,確實無法進行。但無論如何,現在很多科學家認為,首先猴寶寶是小腦疾病患者,其次他的骨骼標本對進壹步研究有很大價值。
當時的古人類學家賈蘭坡先生也曾見過猴寶寶的頭骨。他還說這個頭骨很有意思,值得繼續研究。所以,猴寶寶的骨架模型至今還保存在中國科學院。我們也希望未來在壹些先進技術的幫助下,猴寶寶能知道更多關於他的秘密。我們也希望野人之謎能向世人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