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註釋的“四書”曾經成為國家科舉考試的標準教材,這說明四書對當時的文學界影響很大,四書又是文學界歷代的大亨寫作的,讓考生們都學習四書是很有必要的。
四書——應該說,凡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書》。它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據稱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南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當時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禮記》中《大學》、《中庸》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並匯集起作為壹套經書刊刻問世。這位儒家大學者認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並曾說“《四子》,《六經》之階梯”(《朱子語類》)朱熹著《四書章句集註》,具有劃時代意義。漢唐是《五經》時代,宋後是《四書》時代。
壹提到宋朝,總有人不免要吐槽說“強唐弱宋”。確實宋朝在軍事上始終比不上漢朝、唐朝那麽強大。漢朝有句名言: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多麽霸氣側漏。而唐朝延續了漢朝的威武,更是成為當時世界的中心,萬國來朝。日本京都就是仿照長安而建。但是,宋朝在文化上還是有卓越成就的。在文學造詣方面不由就想到了大文豪蘇軾、歐陽修、王安石、辛棄疾、陸遊;而思想文化方面,則是怎麽都繞不開“程朱理學”。所謂程朱理學就是由?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兄弟創立,而由南宋朱熹集為大成的新儒家學派。
朱熹,我們上學的時候,大抵都在課本裏認識過,知道他是宋代理學家,哲學家。他是新儒家學派的靈魂人物。凡是中國人都知道《論語》,是孔子寫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大部分人對於《論語》的理解,主要源自朱熹的註解。朱熹的主要成就,在於死後。他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它成了封建統治者的穩固統治的工具。
1313年,元仁宗發布命令,以《四書》作為國家考試的主課,並以朱熹註解為官方解釋。也就是說,現在有了標準答案,所有想要考取功名的人,都研究朱熹的註解,順著他的思路去答題,就對了。元朝很短暫,不到100年。到了明朝,朱家皇帝依然下令以四書為課本內容考選功名,同樣必須采用朱熹的註解。乃至後來的清朝,沿襲的都是漢文化,這壹套功名考取制度,自然是選擇了保留。
因此這六七百年間,所有的四書五經,孔孟思想,大體上都被局限於朱熹個人的孔子思想中。或許朱熹在寫四書註解的時候,也未曾想過他會因此而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壹人。朱熹的學問人品,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判。他對於四書的註解,是值得參考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迷信。陳寅恪壹直追求“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南懷瑾也曾說過,如果我的學生對我很敬仰,迷信我所有的學說,他認為那算不上是自己的好學生。
我們每壹個人都應該要有自己的思想。孔子在《易經·系傳》上有兩句話寫道:”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意思就是我們的語言並不能夠完全表達自己所有的思想。而把語言變成文字,文字變成書,對思想而言,又是隔了壹層了。我們要通過閱讀前任的寶貴文獻,從而品味出我們自己的思想,那才是最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