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1)指春天的美景。
②艷陽高照,烈日炎炎
詳細:
1.又稱“晴天”。
2.華麗而明亮。多指春天。
引用古書:
南宋鮑照《學公劉幹體》詩曰:“艷陽桃李節,太艷不美。”
宋·劉墉的《長生樂》中有句話:“紅嫩、艷陽、麗妝中國。”
【14】形容富麗堂皇,美不勝收。
引用古書:
唐李白《古風》詩47:“桃花開東園,笑誇白日。我以東風為榮,與生俱來這種陽光的天性。”
宋·晏殊《侍郎何書密因觀海棠憶禁園》:“幸而天下雨,尚有艷陽。”
也叫“晴”。
1,華麗明亮。多指春天。
①南朝?宋?鮑照?“學公劉之風”詩:“艷陽天桃李節,艷得不可方物。”
(2)宋·劉墉《長生樂》詞:“紅嫩、艷陽、麗妝中國。”
(3)陳明公音《南海神龕古木花棉之歌》:“青春二月晴,觀者千嘆。”
4清?孔呢?《桃花扇訪崔》:“為三月艷陽天,待六朝佳麗場難耐,亦難按。”
⑤六寶的故事插曲《1999年的晴天》歌詞:1999年的晴天來了,18歲的哥哥坐在河邊。東風吹那風車繞,蠶豆香,麥苗鮮。
⑥?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壹章第二節第二章:“女人似乎有另壹種生意,就是在陽光明媚的春天,發動了兒子們的春情,必然會遭到蹂躪。”
2.形容美。
(1)唐李白《古風》詩47:“桃花開東園,含笑吹白日。”我受東風之福,生來就有這種陽光的天性。"
(2)嚴松蜀《侍郎何書密因見海棠憶此花禁園最盛》:“幸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