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香爐的類型

香爐的類型

香爐起源於何時尚無定論。胡《藏古鐘鼎儀器析》:“古有為神,不焚香,故無香爐。今天所謂的香爐,都是以古代祠堂的祭祀器皿為原型的。爵爐是古爵,魯爐是古滿豆,香丸子是古糯米,而且不壹樣,還是新鑄的,看著像古的。”不過漢臺子宮裏用的是博山爐,香爐是這裏做的。"

東漢時期的越窯,褐色釉香,形象生動,古樸自然,不用托盤。此香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可自由開啟。上部由三層含苞待放的蓮花花瓣組成。每排蓮花有十壹片花瓣,抽象成三角形。每個花瓣上都刻有大小不壹的莖幹,非常清晰。封面頂部飾有壹只美麗的小鳥,亭亭玉立,俯瞰遠方,下方是壹根圓柱形的空心柱子。

金代越窯的青釉升爐和傳統香爐非常接近,也是三足鼎立。但它有壹個優雅的手柄,上面有壹個旋轉器,做工精致,讓人有無限遐想。南北朝洪州窯香爐,青黃釉,五足,穩立於盤上,完好無損。

唐代的三彩香爐比較少見。露胎粉、黃、綠、棕,釉面自然流下,顯得沈穩而有朝氣。

生於宋朝的昭帝,文化修養很高,喜歡復古,重視舊禮器。三足鼎香爐是北宋復古的產物。由於出土了大量先秦時期的青銅器、玉器和陶器,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專職宮廷文物保管員呂大臨編制了《考古圖》,共收集青銅器210件,玉器13件。從此文物鑒定與學術研究相結合,這在宋代以前是沒有的,開了後世文物研究的先河,奠定了瓷器全面仿制先秦禮器的基礎。

香爐出現在大宋朝廷,而壹些小香爐成為文人雅士的玩物,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被後人模仿。宋耀州窯香爐,是在越窯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器唇寬大,釉色翠綠自然,有“巧如模金,比琢玉更精”的美譽。南宋龍泉書房的梅青香爐,精致典雅,三柱三紋,爐身三紋,棕底。

元代的香爐也沒有逃過宋代的時尚,香爐種類繁多,以中小型香爐為主。湖田窯青花釉雙耳三足香爐。燃燒器有直的頸部、扁平的腹部和豐滿的腹部。壹對長方形的豎耳貼在肩膀兩側。足根有明顯的浮雕獸面,通體施青花釉。胎硬膩,釉色潤澤不透明。

明代的香爐多以青花瓷為主,明嘉靖年間的青花香爐也出現了彩瓷。宣德皇帝本人是壹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對色彩非常敏感,五彩繽紛的瓷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明萬歷年間五彩人物三足香爐:萬歷年間五彩制品的生產達到頂峰,其特點是胎體厚,釉色乳白。三種開口圖案的裝飾效果極佳。老人穿著大衣的顏色是深紅、淺黃、草綠,看上去從容淡雅,或沈浸在讀書中,或彎腰沈思,或伏案而坐。脖子上有個“大明萬歷制”。

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後,以“孝”治天下,康熙年間禮風氣盛行,乾隆年間成為空前的社會發展繁榮時期。景德鎮壹代名師、能工巧匠,以他們的聰明才智,將瓷器生產推向了歷史的巔峰。青幹龍鬥青釉雙耳三足爐,瓷質細膩,釉色厚重,內外釉色飽滿,光滑均勻,肥潤如玉,雙耳自然相連,典雅中不失典雅。底部有“清乾隆年制”青釉模型。

清朝光緒年間的禦用香爐是用玉做的,很薄。妳可以用手電筒照壹下外面的光源。

折疊並編輯此段落樣式

香爐的樣式很多,有大的、小的、方的、圓的、長的、短的;銅、鐵、錫、石、陶瓷等材質也有差異,以顯示其不同的價值;刻有不同的圖案和文字,表示不同的用途。在家裏,祭壇上有壹個香爐供祖先使用。如果佛教徒家裏供奉佛像,別忘了放個香爐;道士拜神,用香爐,都是用來燒香的。有很多種不同形狀的香爐,用於在不同的位置燃燒不同的香。如大雄寶殿中央或門外的大香爐,多由銅、鐵等金屬鑄造或雕刻而成,爐身上刻有廟號,供信眾插香。正廳桌上的香爐是銅的、石的或瓷的,用來燒檀香。佛堂正殿有壹個長方形的爐盤,上面放著壹個燒檀香的精致小香爐。繡爐圍掛在盤前,十分莊嚴美觀,供奉方丈和尚。正殿的佛事儀式完成後,如果要在其他附殿拜佛,服務員會拿著爐盤先行,和尚再去附殿燒香。臥香爐比較適合家裏信眾的佛堂,也有青銅和瓷器兩種。在香線以下截下壹根竹枝,平放在臥香爐中燃燒,這樣灰爐就不會飛起來,汙染祭壇。壹個雕刻有蓮花形狀的木制小香爐有壹個長柄。只能插壹根香,在佛事儀式時,在和尚和吃素者的手中。它被稱為手爐。還有專門燒香粉的箱形香爐,多為銅制,分三層。下層放燒香的模型器皿,中層放香粉,讓上層燒香;模型多為篆書“壽”字或“福”字,鑄成連續的背形崗狀花紋,厚約0.40厘米。把香粉放在模特身上做出漂亮的圖案;在起點燃燒,蓋上爐蓋讓它按順序燃燒,很優雅;這種香爐很少用於祭佛或祭祖,多用於蜀中燒香。

香爐在中國社會有著悠久的歷史。最初,它們只是用來燒香的。後來被古董愛好者收藏,成為人們欣賞的古董和藝術品。這樣壹來,歷史悠久、材料珍貴、雕刻精美的青銅香爐就價值連城,失去了燒香供養的意義。

折疊和編輯這個品種

折疊式明萬歷青花胸足爐

明朝萬歷年間,是明朝的衰落期。政治黑暗腐敗,貴族奢靡奢靡,天災戰亂連年,人民饑寒交迫,社會矛盾空前激化。萬歷皇帝在位47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不惜征用大量人力物力為自己修建定陵。明朝這壹時期的瓷器質量也因為朝政無能而每況愈下。

這種明萬歷青花胸足爐,出自景德鎮窯,是那個時代工藝的典型代表。它直徑22厘米,高9厘米。青花鸚鵡牡丹紋繁花似錦,畫面構思精美,線條流暢。

在日常生活中,鸚鵡是壹種大家都喜愛的吉祥鳥。它有華麗的羽毛,美麗的身姿,聰明伶俐。經過馴化,它可以模仿人類的語言。在古代,它被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作為寵物飼養。它是地位、財富和文化素養的象征和表達。圖中的鸚鵡有著明亮的眼睛,緊閉的嘴唇,展翅欲飛向它向往的地方。在這裏,鸚鵡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展翅飛翔的鸚鵡和春風濃郁的牡丹結合在壹起,動靜結合,兩者結合有很強的立體感。整個畫面生動自然,清新脫俗,表現出熱烈奔放的人文情懷。

竈上畫著三朵牡丹花,迎風怒放,兩朵含苞待放的花羞澀地藏在壹旁。牡丹花素有“花中之王”、“國色天香”之稱,以花大、色艷、艷麗而聞名於世。中國人有喜歡牡丹的傳統。在中國,牡丹的栽培歷史超過1500年。俗話說“谷雨三朝牡丹。”優雅的牡丹在中原遍地開花。唐代詩人皮日休在《牡丹》中寫道:“殘紅之花盡,香始開,謂之花中之王。爭大話西遊之美,獨立人中第壹香。”最有趣的是,有壹只小蜜蜂填補了牡丹雄蕊和葉子之間的空白,為畫面增添了幾分動感。

不管是鸚鵡還是牡丹,所有的構圖都是單線畫的。這些線條像鋼絲壹樣挺拔,有力,驚艷。爐內管塗藍白色釉,釉肥而正。上下兩段,接口留縫隙,是明代制造的瓶、爐等瓷器的共同工藝特點。此爐接口處補胎精致平整,接口處完全覆釉。只有用手輕輕壹摸,微微凹凸不平的接口才會讓妳感覺到接口在哪裏。仔細觀察發現,爐底有壹些零星散布的小黑點,俗稱粘窯,是燒瓷器時草木灰掉落留下的。如今,粘窯已經成為鑒定瓷器真偽的秘密之壹。可以看出鞋底露胎用的瓷土是典型的乳白色高嶺土。爐的三個乳房極其飽滿,留下深深的摩擦痕跡。應該是寺廟或者大家族的祭祀器皿,代代相傳。

這款香爐還有壹個特點就是青花釉的發色比較純正。明末,從嘉靖初年開始,從西域來回運青料,江西石子青作為青花的顏料。如果再生料的比例稍高,藍白的顏色會明亮而寧靜;如果石子青用得太多,顏色會呈灰藍色。由於回春材料價格昂貴,從萬歷末到天啟年,石子青經常被用來描述裝飾圖案。這個爐子上的青花鮮艷清新,應該是萬歷初中期的器物。

新的仿瓷太亮了,看起來不像假的。為了模仿“真實”,廠家往往會采用打磨的方法,即不斷打磨土豆或獸皮,直到達到啞光效果。不幸的是,這種做法往往會在瓷器表面留下許多摩擦的痕跡。這個香爐就不壹樣了,因為燒制時溫度高,均勻性好,釉色至今悅目;經過幾百年大自然的磨礪,更加耀眼,自然和新仿的不壹樣。

南北朝折疊式博山香爐

南北朝博山香爐小巧玲瓏,造型新穎,讓人愛不釋手。收藏瓷器近20年,第壹次見面,可見其珍貴。

博山香爐又稱博山爐,是西漢時期常見的熏香器具,可用來熏制衣物、被子,以除臭避穢。圖中南北朝博山香爐高13cm,直徑11cm。它有兩層,可以自然開合。作品上部精細美觀,線狀雕刻,似燃燒的火炬,熱情奔放;又似仙山,峰巒疊翠。整個山脈從下到上錯落有致,加上中央的塔尖,正好是13,這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吉祥數字。博山香爐有四個小孔。香火在爐腹燃燒時,煙霧從鏤空的“山”中流出,仙氣繚繞,給人壹種置身仙境的感覺。它的下部是壹個平底的杯狀托,釉面是米色釉。不施化妝土,除了局部釉略厚,釉施均勻,釉上有許多小塊。蓋子和爐子是壹致的,是壹體的。

博山香爐流行於漢晉時期的青銅器和陶瓷中。爐身為青銅器豆形,有蓋,高而尖,中空,山形,山巒重疊,其中雕有飛禽走獸,象征著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由此得名。漢代傳說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萊、博山、瀛洲。據《雙城記雜記》記載,長安巧匠擅長制作博山爐,能雕刻珍禽異獸裝飾香爐表面。博山爐技術的復雜程度遠遠超過後來出現的五足或三足香爐。北宋考古學家呂大臨在《考古圖》中記載:“香爐如海中之山,下盤存湯使其潤香,似海之四環。”

博山爐出現在西漢時期,與燒香的原料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西漢以前,人們用的是毛香,即把香或艾草放在豆香爐裏,直接點燃。雖然香味濃郁,但煙火味很濃。漢武帝時期,南海的冰片、蘇合香傳入中國,香料制成香丸子或甜糕,並點起炭火。這些樹脂香料在炭火的高溫下慢慢點燃,香味濃郁,煙火味很小,於是出現了造型各異、做工奇妙的博山爐。六朝《博山爐賦》詩說“上秦王,騎鶴帶紫煙”,唐代李白《楊反叛》詩說“博山爐中,沈香火起,兩煙灌淩子霞”,都是描寫博山爐香時香煙繚繞的迷人意境。

漢代時,博山爐流行於宮廷和貴族的生活中。1968年河北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錯金博山爐就是見證,其造型和工藝都達到了巔峰。除了博山香爐,魏晉南北朝時期還出現了青瓷或白五足、三足瓷香爐。

折疊北宋陶瓷蓮花香爐

這件灰陶蓮花香爐高13厘米,直徑14厘米。看起來大氣,造型獨特。拿在手裏是非常難得的。為了寫《尋訪中國名窯》這本書,我走訪了全國各地的古窯址,但無法判斷這個香爐的來歷。據朋友說是從福建江西交界處買的。從器物底座的造型風格來看,應該是北宋中期的東西。但那個時候,瓷器制作在中原已經很普及,“秦磚漢瓦”的制陶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大多數地方不再生產陶器。擺在眼前的是壹個真正的陶制香爐,讓人不得不重新考慮。

蓮花花瓣壹塊壹塊向上,自然的微微收口,顯得十分莊嚴。蓮花花瓣爐身多達五層,錯落有致,有三層橋臺連在壹起,比例恰當,沈穩典雅。從灰陶釉面的剝落可以看出,胎骨為橘紅色粘土,燒制溫度約為850℃。從蓮花香爐來看,它與中國的佛教文化和祭祀活動密切相關。自東漢佛教流入中國後,蓮花便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佛國的象征和聖花。

通常在寺廟中見到的釋迦牟尼坐像,身穿齊肩大褂,手持聲明印,坐在蓮花臺上。觀世音菩薩以其大慈大悲聞名於世。觀音是梵文的意譯。據說唐朝時,唐太宗李世民是忌諱的,簡稱“天下”二字。她壹身白衣,端坐在白蓮花之上,壹手拿著純凈的瓶子,壹手執著壹朵白蓮花,仿佛要以觀世音菩薩展現壹顆純凈的菩薩之心,竭盡全力引導信眾出塵,幫助世人解除災難,到達蓮花盛開的凈土。《Hokkekyo》詳細介紹了觀音菩薩的功德,以及各種救難的事跡。她可以通過各種化身來拯救苦難,所以有各種各樣的觀音,名字和形象都不壹樣,比如白觀音,松子觀音,水月觀音,千手千眼觀音。

人們在讀佛經時,常常看到佛經把佛國稱為“蓮界”,把寺廟稱為“蓮房”,把僧袍稱為“蓮衣”,把和尚的手印稱為“蓮花交手”,甚至連和尚用的“念珠”也是蓮子做的。

根據古植物學家研究的化石,荷花在1.35億年前分布在北半球的許多水域。中國學者也非常重視荷花,荷花比梅、蘭、竹、菊有著更豐富、更復雜的文化內涵。《蓮》在生殖崇拜、儒家的實用功利、佛家的自然與修行、理學的人格修養四個方面有著特殊的意義。《古詩十九首》中有壹句:“江上采芙蓉,蘭澤滿芳草。是誰渴望離開?思維很遠。”《南朝樂府民歌》雲:“秋天南塘采蓮,蓮過頭頂。”低頭做蓮子,碧綠如水。“這些詩意境高遠,反映了現實生活,令人回味無窮。人們可以看到荷花的美麗,欣賞到“紅粉映清波”的美景。

陶制蓮花香爐,可見其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在北宋的瓷器大壹統時代,這種陶蓮花香爐是獨壹無二的。

折疊式明代漆器香爐

香爐是古代的壹種鼎形器皿。在舊時代,寺廟裏的香爐大多由銅和鐵制成,壹些較小的香爐由玉、石、陶、瓷、木和銅制成。適合實用和觀賞。帶蓋的香爐可以裝香料。點燃後,香煙從蓋孔升起,彌漫開來,時而聚散,給人以無限遐想。

這件明代大型漆香爐高157cm,直徑60cm。它由三部分組成:底腳帶泥,腹部爐體和頭部馬龍爐蓋。整體造型似商周青銅鼎,爐身似三足圓鼎,爐腳似四足方鼎,集圓鼎之柔與方鼎之剛於壹體。爐蓋上的龍馬是壹匹展翅飛翔的龍頭馬,爐腹與爐腳的連接處是壹只烏龜,爐腳是壹只象鼻。縱觀整個寶爐,造型簡潔,標準大氣,簡約而不簡單,古拙而不生澀,空靈而不空洞。浮雕龜面采用泥金制作,細節精致簡約,神獸生動傳神。爐蓋上昂首咆哮、蓄勢待發的龍馬,充滿了力量和動感。靈靈充滿整個爐身,特別是爐身外部塗黑漆,朱砂基底塗金色。漆面光亮如新,繪畫技法十分精湛,色彩沈穩有光澤,包漿厚重。

爐蓋上的龍馬背踩在水波紋中,形成虛線的奇特圖案,爐腰處有壹只烏龜,正是《易經》中“河出圖,羅出書,聖人出”的意思。孔自序《尚書·侯抱河故事》說“伏有天下,龍馬有負圖自河”,《尚書·洪範》:“天賜於禹,洪範有九域”——相傳之壹伏羲根據跳出的龍馬背圖畫八卦,禹根據龜背上的“文”成就“九種常道”。落地漆器香爐是明代寺廟、宗祠、宮殿室內放置的重要禮器。舉行重大祭祀活動時,它莊嚴地矗立在顯要位置,龍馬昂首於爐蓋上,從口中緩緩吐出縷縷青煙。煙霧繚繞,神秘而莊嚴...幾年來,情況發生了變化,萬木春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明朝的寺廟裏可能有壹兩個,但老寺廟裏有漆器香爐之類的大型禮器。

宋代介休窯折疊式香爐

宋代山西介休窯香爐造型獨特,釉色均勻,白中帶黃,色澤鮮艷,小塊釉密集,工藝精湛,風格典雅,在中國古代香爐發展中較為罕見。以前有人把這個爐當燈,陜西耀州窯博物館卻把它當香爐展出。有人認為這個香爐在唐五代就能見到,但我覺得斷代還是有空間的。畢竟介休窯的巔峰是在宋代。

此香爐高10.5cm,面徑11cm。香爐口沿較厚,自然下垂,形成壹個小斜坡。厚唇寬度3cm,看起來非常自然和諧。爐心呈圓形,深約6厘米,胎露在裏面,清晰地留下當時工匠手工繪制的痕跡。底座呈喇叭狀張開,沒有上釉,露出灰色的胎兒骨骼,腳底留有三個用於射擊的支釘。整個器物分為三層,從小到大,非常規整。香爐器皿雖然不大,但符合宋代“小器成大事”的原則。看起來高貴古樸,拿在手裏把玩也是賞心悅目。

這個香爐的形制確實與新石器時代或者先秦時期的陶豆非常相似,也與商周時期的青銅豆相似,所以我們有理由說它與陶豆和青銅器皿有壹定的關系。

陶鬥流行於新石器時代至漢代,其形制多為淺盤、高圈足、淺施舍形、喇叭形、空心形等,這是馬家浜文化的特色。馬家浜文化距今約6000年,是環太湖流域母系時期的典型文化。從陶豆到青銅豆,豆的形狀壹直保持著基本的形狀,壹直是禮器組合的重要成員。在“禮”字的構成中,“豆”也是主角,充分說明豆器皿在百姓心中的分量之重。據考證,桃鬥主要用來盛“菜”。在古代,陶碗是自用的餐具,類似於現代的飯碗用具。陶豆的形狀又淺又小,與盛“飯”的碗不同。只能裝少量的“副食”,大概就是瓷盤的前身了。主食和副食是有區別的,是稻作農耕社會衍生出來的壹種生活方式,也是東方飲食文化的傳統特征之壹。高大穩重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容器中“菜”的視覺效果,又符合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方便夾“菜”。古人的智慧可見壹斑。

我在寫《尋找中國名窯》這本書的時候,去過介休窯,它位於晉中紅山鎮,是在1957搞農田水利的時候偶然發現的。專家認為,介休窯白瓷的燒制水平、燒制規模和歷史影響略遜於定窯,但其器物白度較高,經科學測試為78.3℃。胎質細膩,光亮堅硬,敲擊聲清脆。燒成溫度應該在1300℃左右,和現代白瓷差不多。有“小家碧玉”的風範。

碗,盤子,燈和其他器具通常由支釘墊包裝和燃燒。壹般來說,在器皿的圓腳上有三個小支釘墊。燒的時候指甲朝下,依次疊放。燒出窯後,碗、盤、燈等器物會在內側留下三個微小的燒痕。這種燒法是介休窯獨有的,這也是我把這個香爐當做介休窯香爐的原因。

折疊式青花海水紋香爐

明永樂青花海紋香爐,高55.5厘米,直徑37.3厘米,足距38厘米。

這個爐子有壹個寬口,壹個短頸和壹個鼓鼓的肚子。下承三足,肩放兩耳朝天。裏面施白釉。外墻繪有海水峭壁。

此器與青海省博物館收藏的“明永樂年制”青銅爐相似。其造型龐大,青花色彩豐富,光暈明顯,凝聚的黑點密布在紋飾中。花紋寓意山河長存。能燒出如此瑰麗、裝飾精美的瓷器,體現了當時景德鎮窯工高超的制瓷技藝。

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瓷器上的海紋,壹般都是波浪起伏,波濤洶湧,比元代裝飾性強得多。

折疊編輯這段文化

中國香爐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的鼎。中國古代的青銅鼎是用來煮肉、祭祀等等的。祖先們傾其所有為自己的部落和國家祈禱平安,但這和今天看到的香爐還是有所不同。

“日照香爐生紫煙”,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流傳千古。作品描寫廬山上的香爐峰,反映第壹天,紫煙,瀑布高掛,奔騰,表現了盛唐的氣象和人們對香爐的偏愛。在人們的生活習慣中,認為香爐最大的作用是拜佛或祭祖的禮器。其實香爐也是文人墨客最愛的東西。如果放在廳堂或書房的書桌上,讀書時會清香撲鼻,會有壹種“夜讀伴茶”的奇妙意境。精神香爐賦予人們更多的精神生活。它跨越了單純的參觀,追求和欣賞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與當地文化發生關系,逐漸改變面貌,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構成中國文化主流。魏晉時期,人們以老莊詮釋佛教,東晉以後,佛教與玄學趨於融合,深受文人墨客贊賞。直到南北朝時期,佛教的獨立地位,連同其根深蒂固的精神文化影響,如日中天,尤其是禪宗創始人達摩來華,中國禪宗由此開始。各地建佛建廟蔚然成風,香爐作為祭祀器皿被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