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 花》。《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夜雨寄北(唐)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己亥雜詩清·龔自珍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材。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巖。
青樹翠蔓(wàn),蒙絡搖綴,參(cēn)差(cī)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動;俶(chù)爾遠逝,往來翕(xī)忽,似與遊者相樂。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liáo)無人,淒神寒骨,悄(qiǎo)愴(chuàng)幽邃(suì )。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遊者,吳武陵,龔(gōng )古,余弟宗玄。
隸(lì)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記承天寺夜遊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望嶽.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雁門太守行》李賀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別雲間》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論詩》趙翼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 *** 數百年。
2. 八年級語文上冊古詩詞課文全部還有文言文長歌行
野望
早寒江上有懷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黃鶴樓
送友人
秋詞
魯山山行
浣溪沙
十壹月四曰風雨大作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王績《野望》
東臯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
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潮。
晴空壹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壹聲雞
浣溪沙
蘇軾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十壹月四曰風雨大作
陸遊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3. 八年級上學期語文古詩和文言文有哪些第五單元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色。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壹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piǎo)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夾(jiā)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xuān)邈(miǎo),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響;好(hǎo)鳥相鳴,嚶嚶(yīng)成韻。蟬則千轉(zhuà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鳶(yuān)飛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經綸(lún)世務者,窺(kuī)谷忘反。橫柯(kē)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22、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1)人也,亦(2)不詳(3)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4)。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hào)讀書,不求甚解(5);每有會意(6),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7)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8)知其如此,或(9)置酒而招之;造(10)飲輒(zhé)盡(11),期在必醉(12)。
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13)。環堵蕭然(14),不蔽風日;短褐(hè)穿結(15),簞(dān)瓢(piáo)屢(lǚ)空(16),晏(yàn)如(17)也。
常著文章自娛,頗(pō)(18)示己誌。忘懷得失(19),以此自終(20)。
贊(21)曰:黔婁(22)(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於貧賤,不汲(jí)汲於富貴。”(23)其言茲(zī)若人之儔(chóu)乎(24)?銜(xián)觴(shāng)賦詩(25),以樂(26)其誌(27)。
無懷氏(28).之民歟(yú)?葛天氏之民歟(yú)? 23、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故雖有名馬, 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裏稱也。 馬之千裏者,壹食(shí)或盡粟(sù)壹石(shí,今音為dàn)。
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裏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24、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 余幼時即嗜(shì)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yàn)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 jiǎ )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guān),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qū)百裏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jiàng)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壹言以復;俟(sì)其欣悅,則又請焉。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
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jūn)裂而不知。至舍(shè),四支僵勁(jìng,多音字)不能動,媵(yìng)人持湯沃灌,以衾(qīn)擁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ì),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shè)生皆被(pī)綺(qǐ)繡,戴朱纓(yīng)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xiù),燁(yè)然若神人;余則缊(yùn)袍敝(bì)衣處(chǔ)其間,略無慕艷意。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25、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赤壁(杜牧) 過零丁洋(文天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具體見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選自《劉禹錫集》(中華書局1990年版) 棄置:拋棄,放逐,這裏指貶謫。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
翻似:好似,好像。爛柯人:指晉人王質。
據《述異記》載:晉人王質進山砍柴,見二童子下棋,局終,斧柄已爛了。王質歸鄉,已百歲。
柯,斧柄。歌;吟詩。
壹曲:指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壹詩。 《赤壁》 杜牧折戟沈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選自《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赤壁,地名,今湖北赤壁。三國時期,吳,蜀聯軍火攻破曹的赤壁之戰就發生在長江的這壹段。
周郎:周瑜。赤壁大戰東吳統帥。
銅雀:臺名,因樓頂鑄的銅雀而得名。二喬:即大喬、小喬兩姊妹,皆為東吳美女。
《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選自《文山先生全集》(《四部叢刊》本)。文天祥,南宋愛國將領。
零丁洋:既“伶仃洋”,進在廣東珠江口外。遭逢:遭遇起壹經:指自己熟讀經書,參加科舉考試,被朝廷選拔入仕做官。
文天祥曾參加科舉考試考中狀元。幹戈:指古代的兵器,這裏指戰爭。
寥落:荒涼冷落,這。
4. 八上語文古詩詞,文言文有哪些古詩:25.杜甫詩三首(望嶽.春望.石壕吏)
30.詩四首(歸園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遊山西村)
文言文:21.桃花源記 22.短文兩篇(陋室銘.愛蓮說) 23.核舟記 24.大道之行也 26.三峽 27.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 28.觀潮 29.湖心亭看雪
課外古詩詞:1.長歌行 2.野望 3.早寒江上有懷 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5.黃鶴樓 6.送友人 7.秋詞 8.魯山山行 9.浣沙溪 10.十壹月四日風時大作
5. 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詩詞,文言文(語文出版社)桃花源記 陶淵明
陋室銘 劉禹錫
愛蓮說 周敦頤
核舟記 魏學伊
大道之行也 禮記
杜甫詩三首
望嶽
春望
石壕吏
三峽 酈道元
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記承天寺夜遊 劉禹錫
觀潮 周密
湖心亭看雪 張岱
詩四首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使至塞上 王維
度進門送別 李白
登嶽陽樓 陳與義
長歌行 漢樂府
野望 王績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黃鶴樓 崔顥
送友人 李白
秋詞 劉禹錫
魯山山行 梅堯臣
浣溪沙 蘇軾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遊
天啊 累死啦 記得我是第壹個回答的啊
6.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所有古詩和文言文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文翻譯1.桃花源記(陶淵明)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壹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壹壹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依靠打魚為生。有壹天他順著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遠近。
忽然遇到壹片桃花林,桃樹夾著小河兩岸生長,在幾百步的範圍內,中間沒有別的樹木。地上芳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
漁人非常詫異。再往前走,他想走道林子的盡頭看看究竟。
桃林在小河的發源處就到頭了,緊挨著的就是壹座小山,山上有個小洞口,裏面仿佛有些光亮。漁人丟下了船,從洞口進去。
初進時,洞裏很窄小,僅容壹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前面突然開闊敞亮了。
這裏的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的小路,交錯相通,能聽見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
在那裏,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滿著喜悅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那裏的人見了漁人,竟然大吃壹驚,問漁人從哪裏來。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
那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裏去。他們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以及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裏出去,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的往來。
他們問起現在是什麽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這個人給他們詳細地介紹了自己所聽到的事,他們聽罷都感嘆惋惜。
其余的人也各自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在這裏住了幾天,就告辭離去。
這裏的人告訴他說:“這裏的情況不值得對外人說啊!” 漁人出來後,找到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壹路上處處做了記號。回到郡裏,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
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尋找上次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有找到路。 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便病死了。
此後就再也沒有問路求訪的人了。2.短文兩篇 壹、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譯文: 山不壹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水不壹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青苔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問的人。
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
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雲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麽簡陋的呢?” 二、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譯文: 水上,陸上各種草和木和花,可愛的非常多。
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人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
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汙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汙染,在清水裏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裏,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寶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對於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愛好,像我壹樣的人還有什麽人呢?對於牡丹的愛好,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3.核舟記(魏學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壹,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
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閱壹手卷,東坡右手持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東坡現右。
7. 求八年級上下冊全部古詩原文,八年級上冊 (壹)課內古詩 望 嶽(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春 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 壕 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歸園田居 (其三)(陶淵明?東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使至塞上(王維?唐)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遊 山 西 村(陸遊?南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二)課外古詩詞 長 歌 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野 望(王績?唐)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唐)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黃 鶴 樓(崔顥?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送 友 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秋 詞(劉禹錫?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魯山山行(梅堯臣?北宋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壹聲雞. 浣 溪 沙(蘇軾?北宋)蘭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陸遊)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古詩詞曲1、詠鳥詩三首《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池鶴》 唐白居易 高竹籠前無伴侶,亂群雞裏有風標.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轉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 臨風壹唳思何事?悵望青田雲水遙.《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尋常百姓家. 為迎新燕入, 不下舊簾遮. 翅濕沾微雨, 泥香帶落花. 巢成雛長大, 相伴過年華.2、詩詞曲三首《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譯文: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萬裏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妳的文章就像蓬萊宮中儲藏的仙文壹樣高深淵博,同時還兼具建安文學的風骨.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飄逸豪放.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然而每當想起人生的際遇,就憂從中來.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壹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猛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排遣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乘壹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漁家傲》 宋範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譯文:邊境上秋天壹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重重疊疊的山峰裏,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緊閉. 喝壹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裏,可是燕然還未刻上平胡的功績,回歸無法預計.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將軍頭發花白,戰士灑下眼淚.《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3、古詩二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