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水晶的主要產地有哪些?

水晶的主要產地有哪些?

水晶產地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水晶,如巴西、烏拉圭、美國、南非、贊比亞、俄羅斯、中國、越南、巴基斯坦等。其中,巴西水晶最為著名。中國各地都有水晶,尤其是江蘇、海南、四川、雲南、廣東、廣西、貴州、新疆、遼寧和湖北。其中,江蘇省東海縣的水晶品質最好。

早在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就在阿斯旺附近開采水晶礦藏。

我國古人知道水晶產於地下,藏於山中。宋代蔡泰在《鐵圍山談》中說:“政與政之間,益陽太和山崩而產晶,木盒數百盒,故自然產於石。”在中國,有壹種說法,水晶是“南白北黑”。《葛古要論》中說:“南水晶白,北水晶黑,忻州水晶濁。”當然,真正了解水晶的成因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是屬於現代人的。中國已探明的低品位水晶礦床分布在28個省、市、自治區的109個地方。除上海、天津、寧夏外,幾乎所有省區均有生產。但作為原料開采的寶石並不多,主要分布在江蘇、山東、廣西、廣東、青海、福建、海南、雲南、新疆等地。民間有個說法,阿爾泰山七十二溝壑,溝壑中有寶藏。中國的茶晶產於新疆花崗巖偉晶巖,最大的晶體達到幾十公斤。這個地區的奇臺縣以生產透明的煙晶而聞名。海南《瓊州誌》載:“水晶石五色,明如冰尖。五指山盛產水晶,如拳頭、杯子,晶瑩剔透。”海南水晶的形成時期屬於中生代白堊紀,距今約7000萬年。著名的羊角嶺水晶礦主要產於與花崗閃長巖有關的石英帶中,水晶質量高、數量大。不久前,在河南平頂山發現了豐富的水晶礦藏。這裏的水晶礦床屬於低溫熱液應時脈型。除無色透明外,還有紫水晶、茶晶和少量黃玉。此外,福建省政和縣出產無色透明晶體和茶晶;廣東省雲浮縣產無色透明晶體和煙晶;淩雲縣出產無色透明晶體和茶晶;雲南省富寧縣出產無色透明水晶、茶晶、煙晶。中國最著名的水晶采坑在哪裏?蘇北和魯東南,面積幾千平方公裏,以東海縣為中心,盛產水晶。原生晶脈主要產於元古宙膠東東部由各種片麻巖、麻粒巖、少量片巖和透鏡狀大理巖組成的巖層中。有偉晶巖脈型、含長石的脈型、脈型礦床,在贛附近有水晶砂礦。這壹帶的晶體壹般無色,少數呈褐色、煙色、紫色。原生礦短而長,砂礦半角半圓。晶體較大,壹般厚5 ~ 10厘米,重100 ~ 400克;大水晶有幾十厘米厚,1多米長,幾百公斤甚至兩三噸重。疵點主要是根瘤、棉花和氣泡的影響;但水晶儲量大,分布廣,埋藏淺,容易被人們開采。水晶采坑遍布中國,世界各地。

巴西、美國、法國、日本、印度、越南、緬甸、意大利、土耳其、加拿大、前蘇聯、危地馬拉、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盛產水晶。巴西是壹個水晶王國,其水晶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總量的90%。水晶資源集中在東南部的米納斯吉拉斯地區。在北方的馬巴拉采集了大量的紫水晶。霍馬、贊比亞和納米比亞北海岸附近的紫水晶儲量相當大;20世紀60年代,贊比西河沿岸發現了大量的紫水晶礦床。中國古書《物之明珠》載:“紫水晶出臨猗國”。臨猗國是越南的古稱。蒙古視茶晶為最貴,故俗稱“蒙古茶(晶)”。阿爾卑斯山的水晶非常多,當地人可以從巖壁或者河底垂直取來。小亞細亞的吉普洛斯到處都有許多水晶,農民在耕作時可以很容易地撿到許多水晶。由於晶體多呈簇狀、塊狀、顆粒狀分布在地下,且藏在巖石中,要“請”上來是非常困難的。原來的挖掘、鉆孔、爆破導致晶塊碎裂、破碎,粒徑變小,內部產生大量裂紋,用處不大,降低了精美價值。

目前,在國內外,壹般有兩種開挖方法:露天礦和巷道。最常見的是露天開采。礦工用鐵鍬、鎬、鏟挖出地表泥石,然後自上而下修整壹塊塊平地,再用手工工具和蒸汽錘做成臺階,最後自下而上挖開泥土,讓上面的土石落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發現礦脈,可以進行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