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為陶淵明《桃花源記》序,寫於南宋武帝雍初二年(421)。那時候作者已經57歲了,已經在農村隱居了十幾年。這篇文章提到的桃花源,似乎是有實際依據的。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的桃源山坡上,有壹個長約百米的山洞,有人認為是桃花源。但文中講述的故事純屬虛構。
按照作者的想法,桃花源與桃花林之間隔著壹個洞口,洞口極窄,只準壹人進出;洞口在山上,山下是小溪的發源地,幾百級臺階的桃林就止於此。了解這個背景再看故事,妳會覺得線索很清晰。
故事頗具傳奇色彩,曾被列入誌怪小說範疇。首先,漁夫進入桃園的旅程很奇怪。漁夫沿溪而行,“忘路之遠”。他們為什麽不回去繼續走?究竟是什麽吸引了他?成千上萬的桃樹夾在堤岸之間,卻沒有壹棵是雜的。這是天然的還是人工的?只能壹個人通過的洞,深不可測。我不知道這有什麽奇怪的,但是漁民敢壹個人進去,太神奇了。其次是桃園中人。如果妳是神仙,為什麽要像普通人壹樣吃住待人?若隱若現,為何能與世壹孔之隔,萬裏?最後,這個“世外桃源”消失了。漁夫出洞後,有了“無處不在的野心”。為什麽他再去找也壹無所獲?好像這個村子已經不在世上了!至於劉子驥的“失敗”,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壹個結局——有了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作證,故事變得更加真實虛幻,傳奇色彩更加濃厚。
這個故事的作者是托人虛構的。他生活在東晉末年戰亂的環境中。中年以後,他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人民的願望有了切身的體會,於是構想了自己理想中的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裏,沒有壓迫、剝削和騷動;每個人都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老人和孩子生活愉快,人們極其和諧友好。但作者清楚地看到,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條件下是無法實現的。所以,在這篇文章中,他不僅通過漁夫的眼睛展示了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也通過漁夫的反復尋找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在這個現實世界裏不是這樣。如果妳想找到它,妳只能把它舉在高處。那就是《桃花源記》詩最後說的:“我願低吟,高舉去尋我契”。但這只是壹份遺囑。誰能做到?從這個角度看,劉子驥之後似乎沒有人“關心”了,這也表達了作者的無奈遺憾。
閱讀這段文字,既要看到作者美好的理想,也要看到他難以逾越的思想矛盾,從而深刻理解其內容和寫法。
二、問題研究
1.作者社會理想的實質
桃花源是陶淵明的理想社會。要理解作者理想的本質,首先要看原詩,因為在壹些實質性的問題上,詩比回憶更清晰。比如“隨緣耕田,日入而息”就是原始農耕社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靜生活寫照;“春蠶集絲,秋熟蠶王稅”,指的是沒有君主專制、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兒女縱歌,兒女白歡”是古代理想大同社會“老有所養,強有所用,幼有所長”原則的體現。綜上所述,這些描述都表現出原始農耕社會的特征。記住,是通過漁民看到的東西,從村莊、房屋、良田、美麗的水池等,來展現這個社會生活的風貌。到男女務農、老少幸福的局面;後來通過村民的“自雲”揭示了這個社會的起源,通過接收漁民表達了他們的精神面貌。詩歌和記憶相輔相成,清晰地勾勒出理想社會。
需要指出的是,作者的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人民群眾擺脫壓迫和剝削的要求,具有壹定的積極意義;但有壹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只能是壹種幻想,不可能實現。
2.關於寫作的層層疑雲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許多以遊仙為題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賦、郭璞的遊仙詩等,大多以遊仙為幌子,表達作者的不平之感和對現實的不滿。桃花源不是作家自己的“遊仙”,但漁夫的桃花源之旅與“遊仙”頗為相似(有詩說“但現在,春水遍地,桃花浮動,這是去尋找那隱藏的源頭的路嗎?”在唐·《桃花源記》中)。為了把桃花源寫成仙境,作者采用了層層設疑的方法。所以開頭雖然說明了故事的時間地點,但並沒有確切指出年代和地名;男主角只說自己是漁夫,沒有名字,沒辦法查。然後我寫了桃林的奇景,似為世人所有,又似不在人間,沒有說出它的確切位置,因為漁夫已“忘了路的遠近。”寫桃林的那段就更奇特了。洞小而“仿佛有光”,路“極窄”,能“過人”,是“天地洞”的景象。漁夫進入桃園後,又壹幅生動的人間畫卷出現在眼前。可是,等漁夫出來再找的時候,已經做好的招牌都不見了,桃源仿佛又是壹個虛幻的世界,無跡可尋。最後我寫了壹個假條,說劉子驥,高適,是“願意循規蹈矩”的,給好奇的讀者帶來了微弱的希望,而劉子驥卻“不成功”,“病死”了。就這樣,桃源這個不確定的境界,真的成了壹個“永恒的謎”。這種層層設問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壹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讀者的興趣。
實踐說明
首先,閱讀並背誦全文,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適當加入自己的想象。
題目如下:①讓學生在課堂上背誦,背誦流暢,大致描述作者的本意;②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根據上下文添加壹些細節,進行創造性復述。回答問題的方式要靈活。可以先仔細看壹遍再復讀。也可以先復述故事,在大致了解課文後,最後再練習背誦。為了激活學生的想象力,在熟悉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就故事提出壹些問題,或要求簡短回答,或引而不發,讓學生放手思考,或補充幾句評語。
第二,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這個理想在當時的條件下能成為現實嗎?我們今天應該如何看待這樣的理想?
【提示】在討論之前,要對作者當時的生活和社會狀況有個大概的了解,以及壹點社會發展史常識。
題目的目的是讓學生結合所學的關於社會發展的知識,正確理解作者的社會理想,培養辯證思維。
這個問題可以由學生以任何形式進行討論,也可以全班或小組討論。前面的“問題研究”已經對本課題涉及的內容做了初步的說明,但僅供教師參考。這個問題是開放式的,應該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能夠自圓其說,而不是有壹個統壹的答案。
第三,本文語言簡潔,含義豐富。請根據意思完成下列練習。
1.填寫括號中省略的單詞。
當()看到漁夫時,他很震驚,問()他做了什麽。()接吧。()妳得()回家擺酒殺雞當飯吃。
2.“今朝何事,不知有無漢人,不論魏晉”這句話並不能解釋漁夫的回答。試著說說漁夫是怎麽回答的。
3.“義太守,如此說”這句話中“如此”的內容是什麽?
陶淵明的語言清澈如清泉,沒有任何雜質,他真的把不必要的詞都刪掉了。這種語言風格值得探討。三個小問題中同學們要註意的是作者的省略手法不同。光讓學生回答是不夠的,還要做壹點分析,讓學生明白道理,從而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下面分別解釋:
1.這是壹個省略的句子元素。在不妨礙理解的前提下,省略具體參考文獻可以使文筆簡潔流暢。這種省略不僅在文言文中常見,在現代書面語和口語中也很常見,只是在文言文中出現的頻率更高。在分析過程中,最好不要使用“主體”、“客體”或“施事”、“受事”等概念。
答案是:村民,漁夫(他可以被代入),漁夫,村民,漁夫(他可以被代入)。
2.由此可見作者的剪裁功力。村民問“這是什麽世道”,漁民答“這是金”;村民們會問“秦之後是金”,漁夫會回答:“不是,秦之後是漢和魏,魏之後是金。”作者並不詳細描述這壹對話過程,而是以概括性敘述的方式,將其濃縮在“不知何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中。這種省略的方式最能體現陶淵明的語言風格。
3.使用參考詞,避免重復前面的內容。“所以”指以上。漁夫見太守的目的是告訴他武陵縣有這樣的“絕境”,希望他派人去打探,所以他壹定會講他發現桃園村的經過,村裏的生活,也會講他回家路上標記的東西。
第四,下列句子中所加詞語的含義與現代漢語中的含義不同。試著解釋壹下。
1.建築裏的交通,狗和雞互相聽見。
2.把老婆引向這種絕境,再也回不來了。
3.不知道有漢人,不管魏晉。
4.缺乏人性
設置題目的目的是提醒學生註意古今詞義的區別。讀文言文的時候,壹定要根據上下文來研究意思,不要去找課文找意思。答案如下:
1.交通,這裏指的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道路。現代漢語中,“交通”是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的總稱。
2.老婆,這裏指的是老婆孩子。現代漢語中,“子”是後綴,沒有意義。
不管怎樣,不要說,更不要提。現代漢語中,“不管”是表示條件的連詞。
4.不足,不值得。這個意思在現代漢語成語中依然保留著,比如“不值壹提”、“不足為奇”等。
教學建議
這節課將花壹個半小時教閱讀。
因為故事性強,語言通俗易懂,學生學起來會覺得很有趣,疏通文意也不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創造有特色的教學方法。以下是壹些建議供妳參考:
第壹,關於朗讀教學
這篇文章309字,中速閱讀大概需要2.5分鐘。假設學生課前看了兩三遍,課上看了七八遍,基本就能背下來了。再加上老師和個別學生的示範閱讀和檢查背誦,課堂上閱讀的時間不會超過35分鐘。這是學好這篇課文的基本保證,尤其是從長遠來看,壹定不能忽視。
閱讀和口語可以穿插進行。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在掃清語言障礙的基礎上流暢閱讀,主要是發音準確,停頓清晰,不讀斷句,通過反復閱讀熟悉故事;(2)對情節進行壹點點分析,激活學生形象思維,詳細想象故事的發展過程,創造性地復述,牢牢記住文章中的所有重要語句,讀起來有點“講故事”的味道;(3)分析課文的思想內容,能熟練背誦全文。就壹般的教學班來說,在高壹級的教學班,先背下來,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沒有壞處。
第二,關於想象力的培養
陶淵明的文章又輕又厚,又濃墨重彩,值得壹品。品味的壹種方法是運用想象力去探索故事中的壹些細節。例如:
1.漁夫“偶遇桃花林”是偶然嗎?
歷代詩人對此有不同的解釋。唐代詩人王維曾寫道:“壹個漁民漂流,欣賞春天的山,兩岸的桃樹把他帶到壹個古老的來源。”按照這種說法,漁夫這壹天並沒有出來打魚,而是不知不覺來到桃花林欣賞風景。南宋詩人謝枋得有不同的看法。他寫道:“不隨流水送飛花,恐有漁翁來訪。”(《清泉寺桃花》)這是指漁夫“順溪而行”,就在小溪的下遊,桃林“繁花似錦”。自然有很多花落在水面上,順流而下。看到這些花瓣後,漁夫到達了上遊的桃林。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不必明辨是非,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也無妨。
2.為什麽漁民敢進洞?
漁民見桃林面積廣(“沿岸百步”),是純桃樹(“無雜樹在內”),世所罕見,有“求長生”之意;到了桃林盡頭,發現“山中有小口,似有光”。他認為這是“天之外有天”的征兆,決定追尋光源,滿懷希望能從那裏直接到達仙境。
3.為什麽村民聽了漁夫的“字音”後會“嘆氣”?
桃園村人是為了“避秦之亂”而來,自晉、太原、中原至今已近600年。文章沒有提到漁夫所說的具體內容,但從村民的反應可以推斷,他所說的是在政權更叠的戰爭浩劫中,外面的人所遭受的災難。
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不宜提出過多的探索性問題,更不要提瑣碎的問題。要給學生留下發展想象力的空間,方法就是要求學生創造性地復述故事。
相關數據
壹.參考譯文
東晉元年,武陵縣有壹個人,以打魚為生。壹天,他沿著小溪劃船,忘記了距離。突然遇到壹片桃花林,長在小溪兩旁,綿延數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到處都是花花草草,清新美麗,花落壹片又壹片。他非常驚訝,繼續往前走,試圖到達森林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是小溪的發源地,壹座山出現了。山上有個小洞,好像有點亮。於是漁夫下了船,從洞裏鉆了進去。起初,洞口很窄,只能通過壹個人。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這裏有平坦寬闊的土地,壹排排整齊的房屋,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和竹林。田野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莊間)雞犬啼聲隨處可聞。人們在田裏來來往往,耕作勞作,男女穿著和桃源外的人壹模壹樣的衣服。老人和孩子們都很安心和快樂。
看到漁夫,他非常驚訝,問他從哪裏來。漁夫詳細回答,(有人)請他到家裏,擺酒,殺雞做飯(招待他)。村裏的人聽說有這麽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的戰爭,把妻子、孩子、鄰居都帶到了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再也沒有出去過,從而切斷了與外人的聯系。(他們)問是什麽朝代,連漢朝都不知道有過,更別說魏晉了。漁夫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聽到的壹切。(聽),他們都嘆了口氣。其余的人把漁夫請到自己家裏,拿出酒和米(招待他)。住了幾天後,漁夫向村民們告別。(離開時)村裏人告訴他:“(我們這裏)不值得告訴外面的人!”
漁夫出來後,找到了他的船,沿著來時的路劃回去,到處做標記。到了縣裏,我去拜訪太守,報告了這段經歷。太守立刻派人跟著他,尋找他之前做的記號,但是他迷路了,再也找不到(去桃園的)路了。
劉子驥,壹個來自南洋的高尚的隱士,聽到這個消息後高興地計劃去,但未能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從那以後,就沒有人去探索(桃花源)了。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是東晉時期壹位偉大的詩人。壹個潛伏,性格開朗,偷偷結婚,旬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出生在壹個破敗的官僚地主家庭。他曾擔任江州酒祭、貞軍參軍和彭等職。不滿當時士紳地主掌權的黑暗現實,任彭澤不到三個月就勒令其辭職退休,並寫下《歸去來Xi詞》,其用意不言而喻。從此,他致力於自籌資金,直到63歲因貧因病去世。他擅長詩歌和散文,他的詩歌大多描述自然風光和他在農村的生活場景。其中,他的優秀作品暗示了他對腐朽統治集團的痛恨和不甘隨波逐流,但也有鼓吹“人生無常”、“快樂心安”等消極思想。另壹種題材的詩歌,如《荊軻頌》,表現了他的政治野心,多有悲憤慷慨之聲。最著名的散文是《桃花源記》。陶淵明的詩既平淡又明快,語言質樸自然,極為脫俗。有陶淵明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