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邵氏的起源

邵氏的起源

邵姓,《姓源韻譜》說是"周召公?後"。那麽召公?系何許人,邵姓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據《史記·燕召公世家》載,召公?是西周初的大臣,"與周同姓,姓姬氏",即為周之支族,名?,因采邑在召(shao音邵,今陜西岐山西南),故稱召公或邵伯。他曾佐周武王滅商,被封於北燕,建立燕國,但他派大兒子去管理燕國,自己仍留在鎬京(今陜西長安縣西北鎬村附近)任職。周成王時,召公任太保,是周朝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之壹),與周公旦分陜(今河南陜縣)而治,"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東,周公主之"。他常巡行鄉邑,曾在甘棠樹下決獄治事,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詩·召南》有《甘棠》篇記其事,後因以"召棠"為頌揚官吏政績的典故。《古今姓氏書辨證》說,"召公"後裔孫穆公虎至簡公盈,皆襲爵士,為王卿士,即邵?的後代有壹支世襲召公,壹直是周朝掌管國家政事的官。周厲王暴虐無道,國人意見紛紛,召穆公虎曾以"防民之口,甚於防水"的道理勸諫,歷王不聽。公元前841年,國人起義,周厲王逃跑,召穆公虎把太子靜藏匿在自己的家,遭到國人圍攻,他以自己的兒子替太子死。歷王死後,他又擁立太子靜繼位,即周宣王。據《通誌·氏族略》載,周平王東遷洛邑後,召公別受采邑於王屋。王屋今屬河南濟源市邵源鄉,位於王屋山西南麓,西恒山西坦曲縣63公裏,東距濟源市42公裏,故《辭海》註為"在今山西垣曲東"。召公的後代散居於今陜西、河南的許多地方,春秋時期,他們以采邑為姓氏,就是召氏;至戰國時期,住在今河南的汝南、安陽壹帶的召氏,因避事在召字旁加"耳",形成邵氏。此即《氏族博考》所雲:"召與邵,春秋本壹姓,後分為二。汝南、安陽之族皆從邑。" 關於召姓改為邵姓的時間,還有壹種說法,即《元和姓纂》引安陽邵氏家狀所雲:"信臣之後,青州刺史邵林,其先避事加邑為邵氏。"清人張澍《姓氏尋源》說:"然《汲冢書》即有邵陟,不自邵休加邑也。"《汲冢書》指戰國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墓)中的竹書,系晉武帝時汲郡壹個叫不準的人盜發所得。這說明邵姓在戰國時已有,而不始於西漢召信臣的後代。因召、邵本壹姓,二字在早期區分並不十分嚴格,古人有時互用,如召公?、召穆公、召不疑之召,《元和姓纂》皆作"邵";但其他古籍出現於漢代及其以前的人物大都為召氏,從三國時開始則為邵氏,而召氏已基本上見不到了。 春秋時的齊國(在今山東東北部)有邵忽,與管仲同事襄公子公子糾。秦朝有廣陵(今江蘇揚州市西北)人召平,封東陵侯,秦亡後,家貧,種瓜於長安城東,其瓜稱東陵瓜。秦末有召歐,隨劉邦起義於沛(今江蘇沛縣東),西漢有九江壽春(今安徽壽縣)人召信臣,元帝時任南陽太守,修渠築壩數十處,灌田三萬多頃,為民興利,被尊稱為"召父",後任少府。 召信臣之子召馴,習韓詩,博通書傳,東漢章帝時曾入朝授諸王經。以上所引資料反映了三國以前召氏分布及活動的壹些情況。 三國時,魏有太樂丞邵登,河南(郡治在河南洛陽市東北)人;吳有節義之士邵疇。晉代有安陽(今所河南)人邵續,博覽經史,能妙解天文。南北朝時,北魏有邵洪哲,沮陽(今河北懷來縣東南)人;南齊有武陵(今湖南竹山山縣西北)人邵榮興,8世同居,建元中旌表門閭。唐代校書郎邵楚萇為閩縣(今福建福州)人,博通經史的邵謁為翁源(今廣東翁源西北)人。於此可知,三國至唐代,邵氏除在今河南繼續發展外,又有向南、北遷徙者。 宋明時期,邵氏還分布於今浙江、江西、湖北、四川、陜西、山西等省的壹些地方,歷清朝至近現代,分布地更為廣泛。從清朝開始,有邵氏遷至臺灣,後來有的又移居海外。北宋有哲學家邵雍,其先範陽人,幼隨父遷公城(今河南輝縣),隱居蘇門山百泉旁,後居洛陽,與司馬光、呂公著等從遊甚密,著有《皇極經世書》、《伊川擊壤集》等;學者邵伯溫,邵雍之子。南宋有抗金義軍首領邵興,解州安邑(今山西運城)人,人呼邵大伯,曾屢敗金軍,後為秦檜毒死。明代有學者邵寶,畫家邵彌。清代有詩人邵長蘅,史學家邵遠平,文學家邵齊燾,史學家、經學家邵晉涵,經學家、目錄學家邵懿辰。近現代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邵力子,新聞記者邵飄萍,中***江西省委書記處書記、江西省省長邵式平,文學理論批評家、作家邵荃麟。 邵姓在當今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姓氏中位居第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