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排檢法的分類排檢法

排檢法的分類排檢法

分類排檢法,是按照知識或文獻內容性質或學科體系等加以系統排檢的方法。為古今中外檢索工具書和參考工具書主要編排方法之壹。如書目、索引、類書、政書、年鑒、手冊等,既有按壹定的分類體系單獨編排的;也有與時序、地序排檢法配合使用的。 古代字書《爾雅》開 了按事物性質分類編排的先河。後來成為古代類書、政書的主要編纂體例;現代出版的壹些手冊、年鑒等也有采用這種方法進行編排。

古代類書、政書的列類是傳統認知結構的產物。它以儒家文化為核心,沿用了《爾雅》所建立的“天、地、人、事、物”分類體系。對其所輯錄的事、文編排次序,先列天地帝王、次為典章制度、後及其他事物的編序方法,無不反映了敬天尊君觀念。例如《藝文類聚》列類42部以及《古今圖書集成》設置的歷象、明倫、理學、經濟、博物6編31典,其類目均統屬於天、地、人、事、物的框架之內。 由於人們認知事物的局限性,同在事物往往被分散於各類,而且類目概念模糊混亂。如《古今圖書集成》的“經濟匯編”、“方輿匯編”、“博物匯編”均摘有古代經濟史料。這不僅類目概念與當代的認識存在極大的差別,而且同壹性質的事物或文獻也不能集中歸類,都給檢索造成諸多不便。這是需要註意的。 地序法是按照地理區域編排文獻資料的方法。主要用於編制地圖集、地方資料等工具書,以及各類圖書中凡涉及世界各國和國內各地區的,也都采用地序法。如《中國名勝詞典》、《中國地方誌聯合目錄》、《中國邊疆圖籍錄》和《歐洲金融年鑒》以及《中圖法》等分類法中的《地區復分表》均按地序法編排有關資料。這些工具書多數附有地名索引,以便在不知地名所屬地域時,按地名查找。此外,還有壹些采用其他方法編排的工具書,如《歷代職官表》(清)紀昀等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其所列的76個表即以清代官制為綱,逐級排列各政權機構的職官。所附官名索引,是按官名查檢的工具書。

漢字編碼法是供計算機信息處理用的方法。其中五筆字型即由查字法發展而來的壹種漢字輸入法。它根據漢字的字型結構,從中選定130個部首作為字根,加以分類、編碼,並將其排在25個英文鍵位上。通過字根的組合,可以打出漢字或詞組,從而達到見字知碼、操作方便、快速輸入的目的。五筆字型輸入技術已在中內外得到廣泛的推廣和使用。

文獻檢索工具和參考工具書的排檢方法是人們長期治學經驗的總結,也是我們進行經濟文獻檢索時務必掌握的壹項基本技能。各種排檢方法均有各自的優缺點。因此,壹些工具書除以某種排檢法為主排列正文外,往往又輔以其他排檢方法。例如《辭海(1979年版)》就是綜合運用各種排檢法的典型。其正文為形序法:單字按部首;部首相同的單字數筆畫;筆畫相同的單字按起筆筆形;以外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帶頭的詞條則集中排在正文之後。書未附有《漢字拼音索引》收入《辭海》中的全部單字,從而增加了新的檢索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