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漢墓在湖南長沙市東郊五裏牌,為壹馬鞍開土堆,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徑30米左右。原來以為是五代楚王馬殷的墓葬,1972-1974年相繼發掘,先後出土3座西漢墓葬。據考證,這是西漢初期諸侯家族墓地。其墓葬結構非常宏偉復雜,其中壹、三號墓棺槨葬具保存完好。壹號墓由墓頂至槨室深達20米。槨室構築在墓坑底部,由三槨(處槨、中槨、內槨)、三棺(外棺、中棺、內棺),以及墊木所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約1萬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達60-130厘米。棺內女屍壹具,保存十分完整,為國內所僅見。隨葬物品非常豐富,達3000余件,有絲織品、帛書、帛畫、漆器、陶器、竹簡、竹木器、木桶、農畜產品、中草藥等。其中覆蓋在內棺上的壹幅彩繪帛畫,花紋鮮艷,色彩絢麗,畫面內容想象豐富,是中國現存2100 多年前的絲織品繪聲繪畫珍品。根據漆器款識、封泥、印章等推斷,壹號墓為漢侯利蒼之妻,二號墓為利蒼本人,三號墓是利蒼之子。3座墓葬的時間相距20多年。又據考證,侯系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封,四年(公元前191年)即廢。
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對我國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均有巨大價值,其出土文物異常珍貴。如從三號墓中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經考證,比《黃帝內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代)可能還要早,書中記載了52種疾病,還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載方280多個,所用藥物計240多個。這是我國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劑。《五十二病方》的發現,補充了《內經》以前臨廣西壯族自治區醫學的內容,是壹份非常珍貴的醫學遺產。出土文物後移至湖南省博物館陳列,三號墓坑則仍保留原樣,以供中外遊人參觀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