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書法教育的論文(2)

書法教育的論文(2)

書法教育的論文篇二

 《明清時期的書法教育》

 摘要:明清官方書法教育內容以晉唐名帖為主。通過科舉書判與銓選制度實際規定了當時書法教育的教學目的與風格指向。晚清碑學。的產生與金石學、文字學的興盛為書法教育註入了新的活力。明代刻帖的發展、清代碑拓的流傳都為當時書法學習拓寬了取法範圍,同時書法教育著述的出新和教學方法的演進亦推進了書法教育的發展。明清時期漢字書法的域外教育尤其是對日本的傳教成果影響深遠。

 關鍵詞:明清書法; 書法教育; 組織形態; 書法教學內容

 書法以其所書寫的文字內容傳承了中華民族不朽的思想文化,又以視覺藝術的呈現形式傳承了民族獨特的藝術傳統,還以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進行了物質文明的歷史傳承,有學者認為書法是傳統文化的核心,那麽書法教育就是傳承文化核心的方式與手段。古代書法教育研究是中國書法史研究的基礎,在目前書法教育史研究尚顯薄弱之時,進行明清時期的斷代研究尤具意義:這壹時期集歷代書法教育之大成,上承古代書法教育的傳統組織形式與教學內容,下啟現代書法教育的新興思想和教學方法,既是中國古代書法教育的總結時期,又是現代書法教育的濫觴時期。對此壹時期書法教育進行研究,無疑將有助於復原中國古代書法教育發展的全過程,亦有益於揭示中國書法傳承的基本規律,從而為當代書法的教育、傳承提供歷史借鑒。

 壹、明代的書法教育

 在明朝立國之前,即元至正二十五年就將應天府學改為國學,創建了中央最高學府,又於明洪武十四年改建國子學於雞鳴山下,次年改國子學為國子監。永樂元年另設北京國子監,永樂十八年明正式遷都北京,將原京師國子監改為南京國子監,北京國子監則為京師國子監。明朝便有南北二個國子監,由此,逐漸形成了明代官學中的書法教育制度。除學校以外,明代具有書法教育功能的官方機構還有內閣中書科和翰林院。至明中葉,書法教育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湧現出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等壹批傑出書法家和書法教育家。

 由此可見豐坊對兩種書風提出直接批評,壹是以當朝沈度、姜立綱為代表的毫無生氣的臺閣楷書,壹是以張弼、李東陽為代表的毫無古法類於野狐禪的草書。類似上述客觀而精辟的論述,正是明中葉以後對書壇時弊撥亂反正思想的具體反映,這種思想表現在書法教育著述當中則更具有深遠影響,難能可貴。

 刊書與刻帖的昌隆嘉靖、萬歷年間,圖書刊刻尤為昌隆。據分析明人刻書總數應逾萬種,其中明人著述過半,當時江南市井文學繁榮,萬歷以後刊印了大量小說、戲曲等書籍,福建建陽、江蘇金陵、安徽徽州、浙江武林等地湧現出壹大批著名書坊。明代修書事業興盛,字版書刻工作繁重,對書法人才需求急劇增加。在客觀上也成為刺激書法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刻帖對明代書法教育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明代初期,刻帖漸旺,中期之後更盛。明代刻帖以私帖為主,官方刻帖,遠不及宋代。時人得見了許多秘藏的歷代書法珍品,為當時書法教育提供了廣泛的學習範本,在法帖教育發展得天獨厚的歷史條件下,孕育了有明壹代許多著名書法家。

 二、清代的書法教育

 (壹) 教學組織形態的多元化

 清代的官方書法教育機構主要有國子監太學、縣學校及書院雖然對書法教育僅停留在實用所需的層面上,民間書法教育主要包括家學庭訓、私塾課徒及書院教學三種模式展開。海寧陳氏家族收藏甚富,董其昌曾在陳家教書多年,並留下了許多墨寶。此外,錢大昕在蘇州紫陽學院、何紹基在濟南濼源書院及長沙城南書院、張裕釗在保定蓮池書院講授書法名極壹時。

 (二)館閣體、碑派書法和篆隸復興

 科舉考試及館閣體的流行、碑學興盛及崇碑書風的興起,正是由於科舉重書,所以清代學書之風極盛,促進了書法普及教育的廣泛展開,同時,由於清代以科舉應試為目的的書法基礎教育廣泛施教,到康熙時期西學的傳播達到了鼎盛,到了雍正、乾隆時期,清政府緣於鞏固政權的需要,加強了思想的統治,大興文字獄,同時又禁止了西方傳教活動。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社會條件已不復存在,於是在學術研究方面出現了轉向,學者們把研究的範圍集中到了文字學。

 (三)教學的演進和謄錄的刺激

 由於當時出版業的相對落後,抄書、寫經成為民間獲取、保存圖書的主要手段,加之中央政府及各省督巡撫、學政、布政司等需要大量擅楷書者。所以文人即使科舉落第,倘若擅書,就可以抄書謀生,這在壹定程度上刺激了清代書法教育的發展。

 綜上可知,對明清時期書法教育產生直接影響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第壹,歷史時期教育政策、制度,乃至於組織形式、教學內容等的規定都對書法教育的發展形態和發展水平有制約作用。

 第二,包括科舉、銓選等在內的任官考核制度對書法教育的社會認同有導向作用。

 第三,歷史時期的人文思想、審美風尚對書法教育的取法範疇、風格特點、評判標準等具有規範作用。

 第四,書法的理論研究成果與教學研究成果對書法教育教學思想、方法、手段,乃至於教學效果等都有推動作用。

 第五,碑帖拓本、名家墨跡的傳拓、收藏以及圖書刊刻的隆興等都對書法教育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第六,域外別傳以及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對書法教育的推廣亦起到了積極作用。由於中國書法藝術本身的屬性和特點決定了書法教育具有顯性和隱性兩個基本特點,諸如學校教育等師徒授受方式的授課教育即為具有顯性特征的書法教育; 由書法教育著述及碑帖拓本、名家墨跡等的流通、收藏、傳習而產生的法帖教育即為具有隱性特征的書法教育。

 參考文獻

 [1]張廷玉,等.明史[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王世貞.藝苑卮言[K]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3]張金梁.續書史會要補證[K]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4]施蟄存.北山談藝錄[K]北京:文匯出版社,

 [5]豐坊. 童學書程:楷書[K]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6]黃雲眉.明史考證( 二)[K]北京:中華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