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雞毛鍵子是民間工藝品嗎

雞毛鍵子是民間工藝品嗎

宮廷也好,民間也好,應該都有這個遊戲。

毽子,古稱拋足戲具,古代文人也稱為“燕子”,並有詩句“踢碎香風拋玉燕”的描述。

毽子,在古籍裏又寫作鞬、蹀。清人翟灝《通俗編》卷三十壹“鞬子”條載:“《吳氏字匯補》:‘毽,拋足之戲具也。’”毽子分毽鉈和毽羽兩部分,毽鉈多用圓形的鉛、錫、鐵片或銅錢制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歲時記》上說:“毽兒者,墊以皮錢,襯以銅錢,束以雕翎,縛以皮帶。”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話》“踢毽”條說:“其中套數家門,凡百十種。”

踢毽子的歷史很悠久,但究竟始於何時,並無確切記載。古代的名物考據家認為踢毽子源於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紀原》稱踢毽子為“蹴鞠之遺事也”。而“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史記·蘇秦列傳》裴骃集解引劉向《別錄》),如此說來,踢毽子的歷史就要追溯到戰國以至遙遠的黃帝時代了。

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糾結為之”(《初學記》),與毽羽類同,且也是“拋足之戲具”,所以鞠與毽還的確有點血緣關系。據文物家考證,漢代畫像磚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斷,踢毽子最晚也起源於兩千年前的漢代。到了南北朝,人們已經能夠熟練、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釋道宣《高僧傳》記載:“沙門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欄上,反踢蹀,壹連五百,眾人喧競異而觀之。佛陀因見怪曰:此小兒世戲有工。”(卷二《習禪·魏嵩嶽少林寺天竺僧佛陀傳》)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腳外側踢,也叫“拐”。

唐宋時,踢毽子更加風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紀原》記載:“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裏外廉、拖槍、聳膝、突肚、佛頂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時踢毽子有邊跑邊踢之法,且不光用腳踢,還用膝、腹、頭耍弄毽子,“聳膝”、“突肚”、“佛頂珠”即是。宋代,由於踢毽子的人多,還產生了以賣毽子為生的小商業。南宋詞人周密寫的筆記《武林舊事》卷六“小經紀”條,列舉了首都臨安城(杭州)裏經營各種玩具的小商業,如風箏、粘竿、毽子、鵓鴿鈴、象棋、彈弓等等,並指明:“每壹事率數十人,各專藉以為衣食之地。”

明清時代,踢毽子更為普及,技藝也大為長進。清人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述北京民間踢毽子:“都門有專藝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團轉相擊,隨其高下,動合機宜,不致墜落,亦博戲中之絕技矣。”《通俗編》“踢毽”條說:“今京市為此戲最工,頂額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壹人能兼應數敵,自弄,則鞬子終日繞身不墮。”由於踢毽子趣味盎然,觀之賞心悅目,故成為藝術家,尤其是民間藝術家的創作題材。花瓶上出現了匠人們繪的踢毽圖,畫家也把踢毽子的場面畫下來,清代風俗畫集《北京民間風俗百圖》裏的踢毽圖,就是現存的壹幅。

踢毽子既有趣,運動量又可大可小,故踢毽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清代婦女踢毽子更為引人註目。壹首北京竹枝詞唱道:“青泉萬叠雉朝飛,閑蹴鸞靴趁短衣。忘卻玉弓相笑倦,攢花日夕未曾歸。”(《清代北京竹枝詞》)當時女孩們愛玩名曰“攢花”,即“數人更翻踢之”的踢毽遊戲,為了玩得痛快,她們脫掉裙裳,身著短衣,她們踢著,笑著,常常日落不歸。清初著名詞人陳維崧作了壹闋《沁園春》,詠閨人踢毽子,詞雲:“嬌困騰騰,深院清清,百無壹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養娘篋底,檢出朱提。裹用綃輕,制同 轉,簸盡墻陰壹線兒。盈盈態,訝妙逾蹴鞠,巧甚彈棋。鞋幫只壹些些,況滑膩纖松不自持。為頻誇狷捷,立依金井,慣矜波悄,礙怕花枝。忽憶春郊,回頭昨日,扶上欄桿剔鬢絲。垂楊外,有兒郎此伎,真惹人思。”(見陳乃乾輯《清名家詞》)我們好像看到壹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裏踢毽子的盈盈姿態,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變化多端,簡直比踢球還巧妙,比彈棋更有趣味。

清朝光緒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歡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α回憶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午休後,“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親自帶我們到禦花園裏走走,但更多的時間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時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擺拉起來塞到腰搭上,和我賽著踢,對著踢。當她自己踢時,越踢越帶勁,有時把毽子踢到前殿掛匾後邊,這時宮女便傳來小太監用竹桿弄下毽子再接著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勢很好看,前踢、後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雞毛毽子,在姑母腳下來回旋轉。太監和宮女們在旁邊喝采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這樣,壹直踢到進晚膳才算罷休”(《文史資料選編》第十八輯,政協北京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第177頁)。

我國歷史上有許多城鄉有踢毽子的風俗,以至成為年節“歲時”活動。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為“天寒時消遣之壹法”。《燕京歲時記》上說踢毽子“足以活血禦寒”。《帝京歲時紀勝》裏有壹首童謠:“楊柳青,放空鐘。楊柳活,抽陀羅。楊柳發,打尜尜。楊柳死,踢毽子。”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謳》裏有壹首詩:“楊柳抽青復隕黃,兒童鎮日聚如狂。空鐘放罷寒冬近,又見圍喧踢毽場。”每當楊柳雕零,天氣寒冷的時候,踢毽子就熱鬧起來了。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鄉”的美譽,舊時,幾乎家家有毽,人人會踢。壹到新年,人們結伴成群,上街踢毽,壹時彩蝶紛飛,似聞春訊。清代廣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會,清初文學家屈大均寫的《廣東新語》記載,每逢元宵節,“晝則踢五仙觀,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貴子”(《廣東新語》卷九,《事語·廣州時序》)。熱鬧的踢毽子活動,使元宵佳節錦上添花。

中國的踢毽子運動歷史久遠。相傳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人們就有壹種邊跳邊踢的舞蹈,這可能就是踢毽子的雛形。1913年山東濟寧喻北屯城南張村壹個東漢墓中出土了23塊石畫,上繪八人在表演踢毽子,他們動作和諧舒展、瀟灑自然。朝鮮半島則於三國時代傳入。

宋朝高承在《事物記源》壹書中,對踢毽子有較詳細的記載:“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裏外廉、拖搶、聳膝、突肚、佛頂珠等各色。”

明、清時期,踢毽子進壹步發展,關於踢毽子的記載也就更多了。明代進士、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散文學家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寫道:“楊柳兒青放空鍾,楊柳兒死踢毽子。”

《字匯補》:經電切,音建。拋足之戲具也。

《帝京景物略》諺雲:楊柳兒靑,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風箏毽兒》:“毽兒者,墊以皮錢,襯以銅錢,束以雕翎,縛以皮帶,兒童踢弄之,足以活血禦寒。”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風箏毽兒》:“毽兒即毽子,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亦蹴鞠之遺事也。”

蹴鞠,最早載於《史記·蘇秦列傳》,蘇秦遊說齊宣王時形容臨苗:“臨苗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

桓寬的《鹽鐵論》中說,西漢社會承平日久,“貴人之家,蹴鞠鬥雞”為樂,壹般的人們也是在“康莊馳逐,窮巷蹴鞠”。

唐代詩人王建有壹首《宮詞》說在寒食節這壹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踢球為樂。唐太宗、玄宗都愛看踢足球,當時球門是“樹兩修竹,絡網於上,以門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勝負”。

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詩中說,“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裏”,可見踢球之高。杜甫《清明》詩中也說,“十年蹴鞠將雛遠,萬裏秋千習俗同”,也說明了踢球習俗的普遍。這種習俗壹直延續到南宋時期,詩人陸遊在《春晚感亭》詩中描寫過這個情景:“寒食梁州十萬家,秋千蹴鞠尚豪華。”又《感舊末章蓋思有以自廣》詩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詩句。

蹴鞠流傳了兩千三百多年,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

漢代的《西京雜記》、《鹽鐵論》、《蹴鞠新書》、《劉向別錄》中都有關於蹴鞠的記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蹴鞠之習依舊流行未衰。唐代時,蹴鞠仍是壹項很普遍的運動,杜甫有詩曰:“十年瞰鞠將雛遠,萬裏秋千風俗同”。

《宋朝事實類苑》中載:“顏師古註霍去病芽域踢鞠雲:‘鞠以皮為之,實以毛,蹴蹋而戲也。’顏謂鞠乃如此,至晚唐己不同矣。”

徐堅《初學記》:“今蹴鞠曰戲毬。古用毛纖結之,今用皮,以胞為裏噓氣閉而蹴之。”

(2)設立了球門:《文獻通考》“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二分左右朋,以角勝負,豈非時鞠之變歟?”

宋《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史載:唐德宗、憲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龜》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帝禦麒殿之東亭,觀武臣及勛戚子弟會球,兼賜宰臣宴饌。”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圖》。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

高俅因踢球而發跡,告訴了我們這樣兩件事:壹是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貴族是喜愛踢球的,有些人本身愛踢球,有些人愛看踢球。宋徽宗趙佶是個足球迷,他看了宮女踢足球後寫詩道:“韶光婉媚屬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爭蹴鞠,兩朋庭際再輸贏。”《文獻通考》介紹:“宋女弟子隊153人,衣四色,繡羅寬衫,系錦帶,踢繡球,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

明 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刑部·賭博厲禁》:“按洪武二十二年聖旨:學唱的割了舌頭,下碁打雙陸的斷手,蹴圓者卸腳。”

明 佘翹《量江記·紅樓玩景》:“今宵暫宿麒麟殿,耍子會彈碁與蹴圓。”

柴萼《梵天廬叢錄·明太祖軼事》:“太祖尤惡無賴為無益之舉。洪武二十六年聖旨:學唱的割了舌頭,下棊打雙陸的斷手腕,蹴圓者卸腳。蹴圓,古之蹴踘,今之足球也。”

《明史》上記載,擁兵三吳、稱兵割據的吳王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每出師,不問軍事,輒攜樗蒲(壹種賭具)、蹴鞠,擁婦女酣宴。”

說文蹋鞠也。戰國策六博蹹鞠。註《劉向·別錄》:蹙鞠,黃帝作,蓋因娛戲以練武士。揚子·法言捖革為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