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布依族的吊腳樓

布依族的吊腳樓

羅平縣人大河壹帶為布依族聚居區,房舍多是竹木結構的三層三間瓦屋面建築(最早的屋頂用茅草或樹皮鋪蓋)。這種建築多於陡處坡地栽幾根木樁,上用厚實的木坊與木板鋪成平臺,再於其上立柱建房。因底層主柱與上層主樁互不連通,屬兩個建築實體,被稱為?於欄?式建築。?幹欄?壹詞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北史?壯僚傳》稱:

 ?依樹積木,以居其上,曰

 ?幹闌而近代的人則因其形狀頗似傣族居住的竹樓稱之為?吊腳樓?。布依族的吊腳樓因靠橫木承重,柱子不落地而顯得又高又大,壹般采用15架梁,木工精細,用暗門穩架,不支砌墻壁,外圍用鳳尾竹編紮。底層也不砌墻,以木料作柵欄,作關養牲畜之用;二樓為人居住的正間,是布依人待客、吃飯和煮飯之地。火塘大多設在進大門的壹旁,在樓板上墊土生火。左右兩旁放置布依人家必不可少的織布機,或隔成臥室;通三樓的木梯用壹棵整樹鋸砍成踩坎,糧食、雜物由此搬到三樓堆放;吊腳樓的屋側常用毛竹搭壹講究的大陽臺,風尾竹鋪就的樓面可直通陽臺。陽臺可供人們就餐、乘涼,也可晾曬糧食和布料,兼有客廳和場院的功用。

 八大河的布依族喜歡傍水而居,而布依水鄉雨量充沛,氣溫可高達36℃以上。在這種熱濕之地生活,吊腳樓可防潮、通風、散熱,人居二樓,還可防禦蛇、蟲等野物的侵害。

 布依族壹貫追求山好水美之地建造房屋,並因地制宜,因材制宜。八大河壹帶的竹木速生易長,但易生蟲,故而布依人壹生中要蓋二至三次房,避免竹木朽壞威脅人畜安全。

布依族建房時,壹般要請當地摩公瞧地形、看門向、定日子,祈求消災避邪,六畜興旺。此外,布依族的村落邊,都有壹個龍潭,飲水和節日祭水都取自於此,另須認定壹棵樹為神樹,用作節日祭山,使布依村寨呈現?天人山水合壹?的景象,遠遠望去,吊腳樓掩映於大椿樹、芭蕉林和翠竹叢中,古林寧靜,自然協調。

 新房落成時,親友們都來賀喜,唱壹天壹夜的《賀起造》。歌詞的大意是主人家如何選地點、上了哪些山,砍回哪些樹,如何立柱,如何建屋。主人家搬進新屋,必將大富大貴,多財多福,等等。主人家向客人們敬酒時,又互唱迎客敬酒歌。未婚青年男女們則趁這喜日相聚的閑暇,相約在村旁路口唱情歌《浪哨歌》,互訴相思愛慕之情。

 除了吊腳樓外,牛街壹帶雜居的.布依族的房屋是三間壹院的瓦屋面兩層建築,正堂設有?壁掛式?或?香案形?神龕,其房屋樣式、屋內設置與漢族相似,區別最大的是布依族善於利用當地河灘上壹種天然的砂石砌墻。這種砂石散布於淺灘之上,質地松軟,可用斧頭削平,也可用木匠的推刨刨得整齊平滑,甚至砌成墻後,還可用鋤頭鏟平修整。奇妙的是,這種砂石經風吹日曬後,會變得相當堅硬,與青石相差不多。為此,早年間壹些遠在羅平城的殷實人家建房,不用磚或山石,特意從九龍河上取回這種砂石作建材。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布依族民居已有壹些改為磚木結構的瓦屋面樓房,或鋼混結構的平頂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