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中國文化之中的?花中四君子?之壹,雖非年年有花期的植物,但開花結實也是竹子必然之路,在《晉書》之中就有提到過,而最早記錄到竹子開花則是在我國的《山海經》之中。在中國古傳統文化之中,竹子四季常青,節節分明,挺拔清高,象征著正直剛廉的高潔人格,文人雅士都喜歡贊頌竹子,無論是竹子頑強不息的生命力,還是其虛懷若谷的空心品格,其枝彎而不折,高風亮節等等,是文人所追求的人格,承載了中國君子的美德?未出土時先有節,及淩雲處尚虛心?,壹直演變到最後竹成了平安與祝福?竹報平安?等,可是似乎所有都未曾提及竹子花,竹子難道不開花嗎?並不是,竹是老鞭開花而枯,落地生筍,是繁衍與傳承的另壹種演繹。
其實很多竹種是慢慢的生長,幾年或是長達十年,數十年才進入成熟期,竹子根鞭大多已經呈現衰弱的情況,營養的吸收有限了,竹子的養分開始出現貧乏,竹子才會開花結實,之後竹子會成遍枯死,而花實落地,在土中又成新筍,是竹子生命的傳承。竹子的營養也取決於土壤和氣候,竹子對於土壤的變異感應很敏感,只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開花,在《山海經》之中,早有記錄:?竹六十年壹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結實,結實必枯死,實落又復生。?證明竹子從很遠久的開始就已經是會開花結實的了。 晉惠帝元康二年,草、竹皆結子如麥,又二年春巴西群竹生花。?在《晉書》之中亦有所記載,竹子開花並非不見,只是需要等待的時間比較長,或是把竹子易根而處,亦可能氣候變化異常或是自然有災害所致,甚至老人會說是不祥之兆,不知妳對此有什麽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