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蒙古在漠北興起,並用畏兀兒字母書寫蒙古語,形成了畏兀兒蒙古文。南宋使臣趙珙見了這種文字,說它“驚蛇屈蚓,有如天書符篆書”。這時,蒙古大汗才責令“筆貼式”(書記官)書寫歷史。於是,鼠兒年(1240庚子)七月(也有1228戊子、1252壬子、1264甲子等說),大聚會,在客魯漣河畔的行宮裏,產生了《蒙古秘史》,正因為它是壹部皇家秘史,才秘不可讀,看做“祖傳家訓”之秘籍,“事關外禁,非令外人傳寫”。元世祖忽必烈時,曾對《蒙古秘史》做過壹番修動,稱之《金冊》,即《阿勒壇·帖蔔叠兒》,頒發於金帳汗國等宗藩。元仁宗(1312——1320)時,權臣鐵木叠兒因“盜觀國史”,遭到彈劾;精通蒙、漢文字的文臣邵庵(本名虞集,宋·承相虞允文五世孫)主持修撰《經世大典》時,欲讀“國史”,亦遭到拒絕。只有察罕壹人幸而奉詔,從《秘史》中譯出《聖武開天記》壹書(早已失傳)。元末明初,皇家秘籍“脫蔔赤顏”在戰亂中落入明人手中。
《蒙古秘史》,是蒙古“三大聖典”之首。比成書於1664年的《蒙古源流》、《蒙古黃金史綱》要早400余年,並形成祖、父輩遺傳、照引之關系。國際蒙古學協會主席〔日〕小澤重男教授稱贊說:《蒙古秘史》是蒙古人自己撰寫的第壹部成吉思汗傳。所以,才有波斯人著述的《史集》、伊朗人的《世界征服者史》、瑞典人的《多桑蒙古史》、法國的《蒙古帝國史》、德國和日本人的《成吉思汗》、俄羅斯的《蒙古人》、英國的《全人類的皇帝》、美國的《人類的帝王——成吉思汗》、意大利的《蒙古行記》等壹系列成吉思汗傳記。據知,美國學者、探險家克拉維茲已收集600多部撰寫成吉思汗的書籍,可謂“成吉思汗資源世界首富”。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奉命,翰林侍講火原潔、③編修馬沙亦黑二人為教習生員,將保存在宮廷中的《秘史》,以“華言譯其語”,用漢字音寫蒙古語,逐詞旁註漢譯,並分段節譯,題名為《元朝秘史》,凡十二卷正文十卷,續集二卷,***十二卷282節刊布面世(趙萬裏從故宮內閣大庫發現的明刻本41枚殘頁,替換了抄本中的相應部分),分正文、旁註漢譯、秘史總譯三個部分。這個明人簡譯的《元朝秘史》,目的不是修史的需要,而是應酬蒙地交往、訓練譯員,做為教材之用。所以《元朝秘史》,可能不是原本的全貌。
《元朝秘史》入編明《永樂大典》後則分十五卷。現行本有十二卷和十五卷兩種版本。
十二卷本有清·古籍校勘家顧廣圻和葉德輝本兩種;顧廣圻本是顧氏於清·嘉慶十年(1805),以張祥雲所藏舊抄本《秘史》為底本,參照當時流傳的其他抄本校勘而成,後歸盛昱所有,收藏於上海涵芬樓;商務印書館於1936年將顧校本影印收入四部叢刊三編,當時以故宮內閣大庫所發現的明刻本的41枚殘葉替換了抄本中的相應部分。四部叢刊三編本因此成為學界最受歡迎和普遍使用的本子。 葉德輝本(亦稱觀古堂本)是文廷式(翰林院侍讀學士),在光緒十壹年(1885),從盛氏所藏顧校本抄出,後歸葉德輝所有並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刻印成書。
十五卷本《秘史》,在清代由藏書家鮑廷博從《永樂大典》中抄出,只有“總譯”,沒有“旁註”,後歸韓泰華所藏。該本於清·嘉慶五年(1800)由錢大昕(乾隆十九年進士、官至侍講學士、詩人夢麟的弟子)寫《跋》,他第壹次提出明刻本《元朝秘史》即元代的《脫蔔赤顏》之說,所以也稱“錢本”《秘史》,但現行本原於清·同治十壹年(1872),俄國駐北京學者鮑乃迪購得韓泰華藏本,後在俄國東方文獻出版社影印出版,1962年蘇聯學者潘克福的抄本,現藏俄國聖彼得堡大學圖書館東方庫。關於這三種版本《秘史》的來源,陳垣教授在所著《元秘史譯音用字考》中,已有詳盡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