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早上為什麽不可以談論夢

早上為什麽不可以談論夢

夢囈:泄露內心深處的秘密?

在清人王械所著《秋燈叢話》裏,有這樣的壹則記載,筆者將它譯成白話如下:

“我的族人某某,經常在睡到半夜時,就從床上起來,開門外出,在村裏繞行,不久又回到房中再睡,但自己卻不知道。後來他和親友從事航海貿易的工作,大家恐怕他以前的毛病又發作,每當在船上睡覺時,就將他綁在床上,時日壹久,某夜松懈未綁,他在睡房中又突然爬起來,打開艙門,走進海中,結果被汪洋吞沒”。

“又我的親戚新雇壹位姓李的仆人,他在晚上睡覺時,會忽然從床上坐起來,大聲吟唱,唱完倒頭又睡。大家問他,卻只聽他鼾聲大作,根本渾然不覺。有壹天晚上,小偷潛入內宅,剛爬上墻,李某突然從床上躍起高歌,而且還手舞足蹈,如演戲壹般。小偷看了大驚,竟從墻垣上掉下來。眾人聽到聲音起床查看,抓住落地小偷,而在睡夢中的李某依依然高歌未歇。”

第壹個故事說的是“夢遊”(Sleepwalking),第二個故事講的則是“夢囈”(Sleeptalking)在古籍裏不少這樣的記載,傳統的看法認為“夢遊”與“夢囈”是壹種“活動的夢”。

“夢遊”並非夢,而是“睡走”

所謂“夢遊”是指壹個人在顯然屬於睡眼的狀態中,從床上爬起來,四外遊蕩。它雖然可發生任何年齡(只要會走路)的人,但以6歲到12歲的小孩最多見,成人則較少見。

夢遊通常發生於睡眠前1/3這段時間內,也就是入睡後兩三小時內。夢遊的時間因人而異,短的只有幾分鐘,長的則有半小時或40分鐘之久。有夢遊傾向的小孩經常只是迷迷糊糊地從床上會起來,反復做壹些刻板或無目的的動作,譬如不停地用手捏棉被,然後又倒下去繼續睡覺。但有小部分及大人的夢遊則“花樣”較多,他們會從床上爬起來,到處走動,可能走到屋裏的其他房間或走到戶外,有的只是單純的走動,可能走到屋裏的其他房間動作,譬如開門、穿衣服、搬動家具,甚至開車(有壹個個案在夢遊的情況下開車外出,直到車禍發生,才驚醒過來。)夢遊者的眼睛是張開或半閉著,但顯得無神,不左顧右盼,不過碰到障礙物時,他通常會自動避開。他的動作緩慢而僵硬,有點像機器人。如果他開口說話,通常是語無倫次的夢話,妳如果問他“要去哪裏”?或“現在幾點鐘”?他通常不會回答妳的問話。沒有文獻報告說有人曾和夢遊者交談過的案例,但如果妳命令他“回到床上去”,則他通常會聽命,乖乖地回到床上,繼續他的睡眠。如果用力搖醒遊中的人,他醒來後,往往有不知置身何地的反應。

夢遊者在夢遊的時間結束時,通常會自行回到床上繼續睡覺,但有時候則隨地倒下來睡覺,第二天早上醒來,壹臉惶恐,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睡在這裏,對夢遊時發生的事均不復記憶。

夢遊有家庭遺傳傾向

夢遊較常見於兒童及青少年,據統計,有15%的小孩最少有過壹次夢遊的經驗,經常性的夢遊者則約在1%至6%之間,但在長大後通常會自動消失。成人的夢遊癥較少,但屬慢性(經常性)的較多,且幾乎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有過夢遊的經驗。

夢遊有強烈的家族傾向,且男性比女性多,同卵雙胞胎中若有壹個人會夢遊,則另壹個也夢遊的機會相當高,顯示夢遊可能有遺傳因素。有人報告說,有壹對夫婦及他們的4個兒女都會夢遊,有壹次淩晨3點鐘全家人不約而同地從床上爬起來,聚集在餐桌前,直到有個孩子不小心撞翻了椅子發出巨響,全家人才清醒過來。

睡眠實驗室的觀察顯示,夢遊者多屬“深睡者”,他們入睡後,比壹般人睡得更沈,較難被搖醒,而且做的夢也較少。有夢遊癥的小孩,他們有尿床、夜驚(sleep terror)的比率較正常小孩高,而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受傷及癲癇的罹患率也較正常人為高。

夢遊是在深睡中起而遊,所以如果白天太過勞累,或前幾夜睡得少,或是在睡前服用鎮靜劑、安眠藥,則當夜睡得越深沈,夢遊的機會就越大。

小孩夢遊以器質性原因為主

為什麽會產生夢遊?小孩和大人的原因可能不太壹樣。但多數小孩的夢遊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有關。前面說過,夢遊通常發生在非REM睡眠期的第三、第四階段,小孩子睡眠周期中的這兩個階段較長,如果用腦波測量出小孩的睡眠進入這個階段後,將他從床上抱起來讓他站著,他會自動走來走去,而仍繼續“睡著”。小孩的尿床與夜驚也都發生在睡眼周期的這個階段。因此,小孩的夢遊、尿床、夜驚這三者可能有其器質性(organic)的原因,而與心理因素較少關系。

成人夢遊較多心理因素

成人的夢遊則與心理因素有較密切的關系。成人的夢遊多半會喃喃自語,且做出看似“有含義”的重復性動作。專家認為,這些夢遊中的外顯言行是他內在的.幻覺式的再度經歷過去某個創傷事件的表示。

夢遊其實是精神解離狀態

當我們做夢時,夢中所出現的言語或動作,雖然只是“純想象”,但在夢醒後,仍然留有依稀的記憶。而在夢遊狀態中所表現出來的語言和動作雖然是具象的,但在叫醒夢遊者後,他卻反而沒有“絲毫記憶。”這種差別,似乎表示夢遊與夢是屬於不同的意識範疇,夢遊讓人聯想到的是“解離型歇底裏精神官能癥”中的“夢遊癥”。

“解離型歇斯底裏精神官能癥”的壹個***同特征是當事者對某段時間內的遭遇都“渾然無覺”,而他的不復記憶,根據精神分析的說法,乃是出於壹種心理上的潛抑作用。成人的夢遊,也許有些是屬於這種解離的歇斯底裏精神官能癥。

夢遊有潛在的危險性

王鹹的族人因在船上夢遊,結果走進海中,而壹命嗚呼。夢遊者到處走動,有其潛在危險性。壹般人相信夢遊者可以在高樓大廈的窗緣上漫步而不發生危險,這不是不可能,因為夢遊者不知恐懼為何物,自然能如履平地,但如果妳在他處於這種危險的環境下“喚醒”他,他清醒過來後,可能會“害怕”得摔下去。另有壹種情況是,走在高樓窗緣的他,因不知恐懼,有時會將腳跨出窗外,或撞向墻壁,這些後果都是不堪設想的。

泰維斯(Taves)曾報告壹個14歲的男孩,夢遊時從床上爬起來,看看冰箱,然後從家裏的後門走出去,走上高速公路,差點被壹輛迎面而來的車子撞死,還好只受了點輕傷,認為夢遊者絕不會傷害到自己或傷害別人的想法也許太過樂觀,如果妳看到壹個夢遊的人,最好是在他還沒有踏入危險的環境中就“喚醒”他。

夢囈很少泄露內心深處的秘密

夢囈(說夢話)經常伴隨夢遊而出現,但說夢話並非夢遊者的專利,它比夢遊更常見,大人和小孩都有。

古書裏記載,三國時代吳國的呂蒙,有壹次喝醉酒,倒在殿堂上就呼呼大睡,睡夢中突然張口說夢話,把整本《易經》完全背誦了出來,旁邊的人聽了都非常驚訝。等呂蒙醒後,大家紛紛追問他是怎麽壹回事。呂蒙說他剛剛夢見和伏義氏及文王、周公聊天,談論國家興亡以及天文地理,呂蒙覺得他們談的都是《易經》的原理,但卻未曾使用《易經》裏的壹句話,於是他便將易經的全部文字--背誦下來給他們聽。如果這是真的,那呂蒙的夢話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長且條理最清楚的夢話了。

呂蒙的夢話其實是他夢境的壹部分,所以他才記得自己所說的夢話。但根據各地睡眠實驗室的觀察,夢話可以出現在睡眠周期的任何階段,說夢話時並不壹定就是在做夢,夢話通常只是短短幾個字,沒頭沒尾,很難了解要表達的是什麽,因此稱為“夢非不可告人者。所以晚上睡覺時會說夢話的人可以放心,夢話或夢囈很少泄露內心深處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