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繞口令了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八百標兵奔北坡的繞口令,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繞口令1
八百標兵奔北坡,
炮兵並排北邊跑。
炮兵怕把標兵碰,
標兵怕碰炮兵炮。
八了百了標了兵了奔了北了坡,
炮了兵了並了排了北了邊了跑。
炮了兵了怕了把了標了兵了碰,
標了兵了怕了碰了炮了兵了炮。
繞口令2
在蘇州有壹個六十六條胡同口
那麽住著壹個六十六歲的劉老六,
他家有六十六座好高樓,
在那樓上有六十六簍桂花油,
簍上蒙著六十六匹綠皺綢,
綢上繡著六十六個大絨球,
樓底下釘著六十六根檀木軸,
在那軸上拴著六十六條大青牛,
牛旁邊蹲著六十六個大馬猴。
這個劉老六他坐在門口正把那牛頭啃,
打南邊來了這麽兩條狗,
兩條狗搶骨頭搶成仇,
碰倒了六十六座好高樓;
碰灑了六十六簍桂花油;
油了那六十六匹綠皺綢;
臟了那六十六個大絨球;
拉躺下六十六根檀木軸;
嚇驚了六十六條大青牛;
嚇跑了六十六個大馬猴。
這正是狗啃油樓簍油漏,
狗不啃油樓簍不漏油!
繞口令3
打南邊來了個喇嘛 手裏頭提了五斤鰨目 從北邊來了個啞巴 腰裏頭別著個喇叭 這提了鰨目喇嘛 要拿鰨目換那別了喇叭的啞巴他的喇叭 別喇叭的啞巴不樂意拿喇叭 換那提了鰨目喇嘛 他的鰨目 提鰨目喇嘛就急了
輪起了五斤鰨目打了別著喇叭的啞巴壹鰨目 別喇叭的啞巴也急了 摘下喇叭打了提了鰨目喇嘛壹喇叭 也不知提鰨目喇嘛 打了別著喇叭的啞巴壹鰨目 還是那別著喇叭的啞巴 打了提了鰨目喇嘛壹喇叭 喇嘛回家燉鰨目 啞巴站著嘀嘀嗒嗒吹喇叭
繞口令4
山前有個崔粗腿,山後有個崔腿粗。二人山前來比腿,不知是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還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
繞口令5
山上住著三老子,山下住著三小子,山腰住著三哥三嫂子。山下三小子,找山腰三哥三嫂子,借三鬥三升酸棗子,山腰三哥三嫂子,借給山下三小子三鬥三升酸棗子。
山下三小子,又找山上三老子,借三鬥三升酸棗子,山上三老子,還沒有三鬥三升酸棗子,只好到山腰找三哥三嫂子,給山下三小子借了三鬥三升酸棗子。過年山下三小子打下酸棗子,還了山腰三哥三嫂子,兩個三鬥三升酸棗子。
繞口令6
師部司令部指示:四團十連石連長帶四十人在十日四時四十四分按時到達師部司令部,師長召開誓師大會。
石、斯、施、史四老師,天天和我在壹起。石老師教我大公無私,斯老師給我精神食糧,施老師叫我遇事三思,
石獅寺前有四十四個石獅子,寺前樹上結了四十四個澀柿子,四十四個石獅子不吃四十四個澀柿子,四十四個澀柿子倒吃四十四個石獅子。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拭室。氏始試食十獅屍。食時,始識十獅屍,實是十石獅屍。試釋是事。(壹代語言大師趙元任先生的作品)
繞口令7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 誰說十四是"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 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
繞口令8
譚家譚老漢,挑擔到蛋攤,買了半擔蛋,挑擔到炭攤,買了半擔炭,滿擔是蛋炭。老漢忙回趕,回家炒蛋飯。進門跨門檻,腳下絆壹絆,跌了譚老漢,破了半擔蛋,翻了半擔炭,臟了木門檻。老漢看壹看,急得滿頭汗,連說怎幺辦,蛋炭完了蛋,老漢怎吃蛋炒飯。
繞口令9
天空飄著壹片霞,水上遊來壹群鴨。霞是五彩霞,鴨是麻花鴨,麻花鴨遊進五彩霞,五彩霞網住麻花鴨。樂壞了鴨,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鴨還是霞。
繞口令10
天上七顆星,地上七塊冰,臺上七盞燈,樹上七只鶯,墻上七枚釘。吭唷吭唷拔脫七枚釘。喔噓喔噓趕走七只鶯。乒乒乓乓踏壞七塊冰。壹陣風來吹來七盞燈。壹片烏雲遮掉七顆星。
繞口令11
連念七遍就聰明。天上七顆星,地下七塊冰,樹上七只鷹,梁上七根釘,臺上七盞燈。呼嚕呼嚕扇滅七盞燈,噯唷噯唷拔掉七根釘,呀噓呀噓趕走七只鷹,擡起壹腳踢碎七塊冰,飛來烏雲蓋沒七顆星。壹連念七遍就聰明。
繞口令12
閑來沒事我出城西,樹木琳瑯我數不齊,壹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壹,六五四,三二壹,五四三二壹,四三二壹三二壹,二壹壹,壹個壹,數了半天壹棵樹,壹棵樹上七個枝,七個枝
結了七樣果,結的是檳子、橙子、桔子、柿子、李子、栗子、梨!”
繞口令13
小郭畫了朵紅花,小葛畫了朵黃花,小郭想拿他的紅花換小葛的黃花,小葛把他的黃花換了小郭的紅花。
小牛放學去打球,踢倒老劉壹瓶油,小回家取來油,向老劉道歉又賠油,老劉不要小牛還油,小牛硬要把油還給老劉,老劉誇小牛,小牛直搖頭,妳猜老劉讓小牛還油,還是不讓小牛不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