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東西巖導遊詞

東西巖導遊詞

東西巖導遊詞

 東西巖風景區,為南明山?東西巖省級風景名勝區的壹個相對獨立的景區,位於麗水市西北28公裏處的曳嶺區所屬崇義、麗新二鄉交界處,面積9.18平方公裏。下面是由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東西巖導遊詞,希望能夠幫到您!

 東西巖導遊詞

 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妳們的導遊。我姓?,大家稱呼我?導就是了 。歡迎大家到東西巖風景名勝區旅遊。在開始欣賞風景之前,我把這裏的基本情況向大家作個概略介紹。

 東西巖風景名勝區坐落在麗水市西北?蓮都區老竹畬族鎮的虎跡溪畔,離市區30公裏。總面積9.03平方公裏,***有100多個景點,海拔高度壹般為200至300米。景區因有東西兩座丹霞巖峰對峙而得名,是浙江省1985年公布的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壹。現正在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明朝進士、江西提學何鏜著文稱東西巖?為海內十八洞天之壹,穹窿崛起,怪偉環峙。?所以,東西巖景區的特點是?奇、偉、怪、險?。

 東西巖雄偉奇特的丹霞山水,形成和發展於中生代,被雕琢於新生代。它的演化歷史,經歷了從海洋到陸地、從活動到穩定的發展歷程。

 遠在8億年前,浙東南地區經歷了晉寧運動後,長期隆起,結束了海侵歷史和海相沈積。當鹹澀的海水緩緩退去以後,這片裸露的大地,從此經歷著漫漫歲月的風雨侵襲和自然剝蝕。

 中生代時,燕山運動又壹次震撼浙南大地,板塊俯沖造就了強烈的地殼斷裂,在斷裂帶南東側的地塊大幅度下沈,形式了東西巖這壹帶陸相簸箕型斷陷盆地。

 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東西巖盤地內水網縱橫,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到處都是茂密的叢林,大片綠地包圍著眾多的池塘。在叢林周圍和水域地帶,成群的恐龍在悠閑地覓食和嬉戲。我們現在還能看到在湖盆早期形成的'蚌、螺、昆蟲、蕨類動植物化石,和流紋巖石泡。

 那個時候,湖盆外圍高山環繞,含有鐵質的巖石砂土,被四周的河流沖刷到湖盆內,在強烈氧化的濕熱環境中,經歷了千百萬年的日積月累,從而形成了巨厚的紅色砂礫巖層。這種巖石形成的地貌,廣東的仁化丹霞山最為典型,因此稱之為丹霞地貌。東西巖的地質山體,就是白堊系方巖組紫紅色砂礫巖構成的典型丹霞地貌山體。

 當地質歷史進入到6500萬年前的新生代之後,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使地殼普遍擡升,盆地面積不斷縮小,湖水幹涸,原先覆蓋著巨厚紅層的湖盆,這時開始逐漸隆起,形成原始的東西巖山體。在湖盆擡升隆起的同時,地塊內產生了壹系列的垂向斷裂,將紅層山體切割成巨型巖快,最終形成了現在景區內峰巖溝谷的展布格局。丹崖赤壁,峽谷洞天,這就是地質運動造化的東西巖。

 東西巖景區還是著名的畬鄉,老竹畬族鎮政府離景區不到兩公裏。四周的村莊,都是畬民居住之地。畬族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不瞞大家,我奶奶當年就是有名的畬族女歌手,唱歌唱來了我爺爺。在這裏旅遊,妳不但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會體味到濃濃的畬鄉風情。

 這裏還是歷史上的風水寶地。不光風光奇美,而且人才輩出,文化燦爛。宋代,東西巖腳的曳嶺腳村,光壹個蔡姓,就出過14個進士、12個舉人,其中有?壹家雙桂?、?壹門三人同扣龍門?之佳話。狀元郎蔡仲龍就是這些人才的傑出代表。在文化方面,不但有豐富的畬族文化,還有流傳深遠的神話傳說以及當時地方官和文人的遊記和詩作。另外,東西巖自唐以來,壹直是佛、道、釋、儒多教合流,其文化影響源遠流長。東西巖還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代的黃巢起義,宋代的方臘起義,明代的礦工起義,清代的太平天國起義,都和當時的朝廷軍隊打過仗。抗日戰爭時期,這裏還是抗擊日軍的戰場,至今戰壕尚存。

 這裏還是出名酒的地方。宋代名酒《金盆露》就產自東西巖的曳嶺腳村。此酒當時曾譽滿朝野,佳話文壇,甚至列為朝廷貢酒。宋代田錫作著《粬本草》、元代宋伯仁所著《酒小史》等古籍中,對金盆露酒均有記載。宋伯仁在其著所列酒凡106種,金盆露排名第11。元代戚輔之所著《佩軒客談?續〈曲消舊聞〉酒名》中,舉名酒12種,金盆露名列第7。在當今仍在廣泛使用的1915年初版的工具書《辭源》中,有關金盆露酒的詞條赫然在目。金盆露酒的釀制工藝壹直傳承到今天,現東西巖的各村各戶都有釀制,大家如在?農家樂?就餐的話,不妨壹嘗。

 好了,壹些基本情況先給大家介紹到這裏,現在請大家跟我壹起,進入景區遊覽。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叫西巖湖。西巖湖原名西巖壟水庫,壩長55米,寬10米,水面積9300平方米。湖不大,但卻玲瓏秀麗。湖水是東西巖大山的乳汁匯聚而成,比之城裏的純凈水,不但富含各種礦物質,而且清冽甘甜,因此,許多遊客稱這水為甘露水。物以稀為貴。東西巖水不多,但珍貴。這就是這水的特點,有意者品嘗壹下也無妨。

 現在請大家順著我的手指仰頭東北望。聳立在我們眼前的這塊大石頭,叫玉甑峰。大家仔細瞧瞧,這塊圓圓的大巖石像不像個巨大的飯甑。這個飯甑高有20余米,直徑有10余米。它蒸出來的飯可供千軍萬馬食用。如果湊得巧,我們可以看到飯甑在徐徐冒著蒸氣。為什麽東西巖會有這麽壹個大飯甑呢?說來有趣。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而我們東西巖這壹帶的百姓是把大禹當神仙的。大禹就是水神。

 話說有壹年,東西巖這壹帶遇到少有的大旱,禾苗幹枯,田地開裂,災荒導致餓殍遍野,老百姓無奈,就天天聚在壹起,磕頭燒香拜神求雨。由於心誠,終於驚動了水神大禹。大禹帶著壹班人騰雲駕霧到東西巖壹視察,看到了大旱大災使這壹帶田地荒蕪,民不聊生,感慨萬千,說,民以食為天,如今這地方因為無水,竟顆粒無收,致使百姓餓死這麽多人,這是我們管水利的神仙失職。為了彌補,大禹趕緊調來東海水,在東西巖下了壹場及時雨。據說這西巖湖,就是大禹的仙雨聚積起來的,只不過後來歷朝歷代,人們把這大壩加固了而已。下了雨,眼前的旱災是解決了,可長遠的風調雨順如何保持?大禹想,我總不能老是調撥東海水給妳東西巖這小地方下雨啊!大禹左思右想,結果想到了甌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