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請思考中式面點如何處理傳統與創新之間的關系

請思考中式面點如何處理傳統與創新之間的關系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式面點是我國烹飪的主要組成部分之壹,以其歷史悠久、制作精美、品類豐富、風味多樣著稱於世。其歷史可以追朔到春秋戰國時代使用青銅炊具油炸、蒸制、烤烙的面點。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物產越來越豐富,食品加工器具日益先進,面點工藝技術日新月異;依各地民俗風情及飲食習慣的不同,湧現了許多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中式風味面點。本文從中式面點的淵源及其演化、到中式面點現代制作工藝等幾個方面對中式面點的歷史發展及未來趨勢做了粗淺的研究。

關鍵詞:中式面點;歷史;發展

壹、中式面點概述

中式面點亦可稱“點心”或“面點”,它是以各種糧食、畜禽、魚、蝦、蛋、乳、蔬菜、果品等為主要原料,再配以多種調味品,經過加工而制成的色、香、味、形、質俱佳的各種營養食品,如:糕、團、餅、包、餃、面、粉、粥等,其制作工藝在中國飲食行業中通常被稱為“白案”。

日常生活中,中式面點的飲食功能呈現出多樣化――既可作為主食,又可作為調劑口味的輔食。譬如有作為正餐的米面主食,有作為早餐的早點、茶點,有作為筵席配置的席點,有作為旅遊和調劑飲食的糕點、小吃,以及作為喜慶或節日禮物的禮品點心等等。

二、中式面點的發展歷史

中式面點制作歷史悠久。據考證,中國面點制作的萌芽大約出現在商周時期。至春秋戰國時,種植谷物已有麥、稻、菽、黍、稷、粟、大麻子等品類,史書中已有五谷、九谷、百谷之稱,其中麥有大麥、小麥之分,黍、稷、稻也有許多品種。谷物加工技術已從杵臼、石磨盆、棒、碓等發展到石磨。隨著油料、調味品的出現和青銅炊具的使用,當時出現了油炸、蒸制的面點,考古發現的類似炒盤的青銅炊具則可用於烤烙面點。

漢代及魏晉南北朝時期,面點進入了發展階段。如《齊民要術》中就記載有白餅、燒餅等近20個品種,並有詳細制法。另據史書記載,餛飩、春餅、煎餅也曾在當時出現。隋唐及宋元時期,中國面點進壹步發展,不僅在的原有品種上派生出許多新花色,而且新品種大量湧現。如餛飩出現了“花形餡料各異”的二十四節氣餛飩,麥類制品主要有包子、餃子、月餅、卷煎餅、燒賣等,米粉制品主要有元宵、麻團、油炸果子等。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就生動地描述了當時胡麻餅新出爐呈現出的面脆油香之情景。宋代詩人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可推知當時在面點制作上已采用油酥分層和飴糖增色等工藝。隨著醫學與飲食的結合,食療面點也出現了,這些在《食療本草》、《食療臣心鑒》中均有記載。

至明清時期,中式面點制作技術達到了新的高峰。壹方面,節日面點品種基本定型,如春節吃年糕、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另壹方面風味流派基本形成,面點的品種更加豐富多彩,如:北方的餃子、面條、拉面、煎餅、湯圓等;南方的燒賣、春卷、粽子、元宵、油條等。面點的有關著作尤為豐富,如《調鼎集》***收錄面點制法200多種。隨著中外飲食交流的增加,西方的西洋餅、面包、布丁等品種傳入我國,我國的面點制作逐漸開始融匯西式面點工藝。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西融會貫通和飲食科技的飛速發展,中式面點以及其他傳統飲食種類均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面點制作由手工生產方式亦逐步轉化為機械化、半自動化生產方式。各地面點工藝和風味特色得到了廣泛的交流,地方風味特色實現了大融會,這推動了我國面點工藝的發展,出現了大量南北風味結合、中西風味結合、古今風味結合的精細面點新品種。在面點供應的規模和層次上,也由低檔次的零售小吃,發展到中、高檔次的專門點心宴會和點心筵席,以適應人們不斷變換的飲食需求。

三、中式面點的發展趨勢

物質文明日益進步的今天,面點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式面點的制作工藝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在各品種的制作工藝、營養、衛生、包裝、營銷等方面,仍跟不上市場需求的步伐。因此,中式面點必須走改革、創新、開拓、進取之路,才能立足於中國,逐步走向世界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