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蔡氏信息

蔡氏信息

向:仙遊(今福建興化)人,北宋傑出的書法家。他擅長書法和繪畫,他的書寫風格,線條和草書都很獨特,所以他是“宋四家”之壹。著有《茶記》、《荔枝譜》。

蔡鍔:湖南邵陽人,從小聰明好學,立誌獻身我國民族事業,早年積極參加民主革命運動,反對封建專制,為我國事業奉獻壹生。

蔡暢:湖南雙峰人,中國著名女革命家、黨員,早年積極參加民主救國運動,曾任全國婦聯主席、中央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蔡文姬:大名鼎鼎的嚴,字文熙,生於1886年,蔡邕之女.她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女詩人。她天生麗質,博學多才,有“才女”之稱。他入胡的故事眾所周知,尤其是他的作品《胡切十八拍》。

蔡,福建建陽人,南宋著名理學家。他從小學習孔孟和“二程”理學。他學識淵博,思想開明,在理學、易學、性情學等方面都有建樹。他的作品《大燕》、《黃石》、《巴圖珍》代代相傳。

蔡元培,浙江紹興人,早年參加民主革命運動,積極倡導科教育人,貫徹先進的辦學方針,倡導民主科學。曾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法務部長。

蔡和森,湖南雙峰人,中國* * *產黨早期傑出領導人之壹。他早年積極倡導和參加革命運動,在我們黨內擔任重要職務。後來因為被漢奸出賣,壯烈犧牲。

蔡廷鍇:廣東省羅定縣龍巖鄉人,著名愛國將領。他早年參軍,積極參加革命鬥爭。他在震驚中外的“壹二·八事變”中英勇抗擊日軍進攻,給了他沈重的打擊,寫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的光輝篇章。

蔡希雍:晚清洋務派。他受張之洞之命,建立湖北炮廠、織造布局、馬鞍山煤礦局等。他精通速記,並將速記用於翻譯。他是中國速記的創始人。

第四,縣廳編號

王俊1

濟陽縣:陳留縣建立於晉惠帝時代,現在位於山東濟陽。相當於河南省蘭考的東部邊界和山東省東明的南部邊界。晉室南渡後廢棄。

汝南縣:行署相當於河南省商水縣西北。

丹陽縣:轄今江蘇省鎮江市。

高平縣:治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

南陽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陽市。

朔方縣:治今陜西靖邊。

2.大廳號

九峰堂:宋代蔡中謨少年時曾師從朱。30歲時,他放棄科舉,專攻理學。隱居在九峰,人們稱他為“九峰先生”。

龍廷堂:蔡倫,東漢時發明造紙術,為文化事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他被封為“龍亭侯”。

此外,蔡姓主要教堂有濟陽堂、傅僉堂、酒仙堂、印偉堂、承氣堂、親賢堂、農歷堂、克神堂等。

============================================================

蔡祠堂總楹聯

[蔡氏宗祠四字聯]

小龍東亭;

穿過沈重的石頭運河。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第壹幅對聯是指東漢安城人蔡順,少年喪父,對母親極為孝順。有壹次,他出去撿柴火,突然來了壹個客人。他媽媽等不及他了,就咬手指。他立刻渾身壹顫,趕緊回家。他母親去世下葬前,小區裏發生了火災,快要燒到他家的時候,他倒在棺材上哭了,火真的繞過了他家。媽媽通常害怕打雷。每次她見到雷震,他都圍著她的墳哭著說:“順兒來了!”後來他養了孝廉,孝廉因為守著母親的墳,不肯做官。第二部分說蔡,西漢沛縣人,曾師從盧榮光《轂梁春秋》。宣帝為時,與《公羊春秋》學者同時在石渠閣講學,在閬中晉升為諫官、大臣、將軍。為了使自己的理論不至於被截斷,宣帝還挑選了十種語言向他學習。

橋留下壹片松蔭;

造紙成就貴陽。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北宋書法家兼大臣蔡襄,名莫峻,興化仙遊人,天盛年間進士。他了解了諫院和聖旨,在端明堂學士處了解了開封府、福州府、泉州府、杭州府。他在泉州上任時,主持修建了360英尺長的洛陽橋,以方便航行,並在橋頭堡種植了700棵松樹。當時,人們刻了壹座紀念碑來紀念他。書法,學唐代於世南、顏真卿,學晉人,正楷端莊沈穩,行書溫婉嫵媚,草書用飛白法,為“宋四家”之壹。第二部分說東漢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是貴陽人。曾任宮中常侍、朝廷大員,元初任龍亭侯。發明了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為原料造紙的方法,元興初年上報朝廷,並在民間推廣。這種紙被稱為“蔡侯石”。

方馳嶽影;

這座老房子有風。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這幅對聯是湖南省耒陽市蔡侯(倫)廟對聯。蔡倫(?-121),東漢宦官,貴陽(今湖南郴州)人。他總結了西漢以來用麻纖維造紙的經驗,創造了用樹皮、麻頭、布、漁網造紙的方法。叫做“蔡侯紙”。蔡後宮在耒陽城南的蔡子池旁。

三代學校;

六歲的知音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第壹副對聯指的是宋元鼎,他試圖爬西山,極度渴望學習。學者們稱他為“西山先生”。他的父親和兒子以勤奮著稱。第二聯指東漢蔡邕,遷中郎將,其女文熙,六歲識曲。

紙成就貴陽;

這座橋留下了壹片松蔭。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第壹聯指東漢蔡倫,貴陽人,造紙術先驅。第二聯指的是宋彩香。他知道泉州時,修了洛陽橋,種了七百裏松,福建人民謳歌其德。

小龍東亭;

穿過沈重的石頭運河。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第壹聯是指東漢蔡順,孝順賢惠,能化賊為賊,後為東亭獻酒。第二聯是西漢蔡,博學多聞,曾在石渠亭講學。

洛玻明南;

在公共場合熬夜。

——蔡鍔寫蔡氏宗祠總聯。

這幅對聯是現代軍事家蔡鍔寫的。

以血救國;

種田讀書是傳家寶。

——蕭子升寫蔡氏宗祠總聯。

這幅對聯是蕭子升送給中國* * *產黨早期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蔡和森(1895-1931)的禮物。

-

[蔡氏宗祠五字聯]

理學傳朱;

寫作被授予谷亮。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第壹聯是指宋代蔡,自幼受朝廷調教,從朱遠道而來,挖掘學業。他大吃壹驚,說:“這也是我的老朋友,不在弟子之列。”所以,我在榻上談經義,常常到半夜。第二聯指漢代蔡,受《春秋》影響,受呂光榮影響,以為師,選十郎向其學習。

-

[蔡氏宗祠七字對聯]

理學傳朱之脈;

為谷亮寫書。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第壹聯指的是蔡(1135-1198),南宋理學家,幼時受朝廷教誨,長期從朱遊歷,常與榻上談論經義,夜夜如此。想要四面八方的學者,首先要給他們壹個明確的素質。有呂祿的新書,也有大燕的《詳論》。第二聯是漢代學者蔡,字小君,號沛人。谷亮的春秋時代在魯榮光,他是最博學的。宣帝為阿郎時,曾召見公羊壹家,說:“單於谷亮皇帝說,給大夫出主意,然後向左移動,謀求未來,這是千古所不能及的。”。皇帝從中學習,拒絕了,卻從中選了十個人當大夫。

我壹生慷慨大方;

馬在萬裏。

——孫中山題寫蔡氏宗祠總聯

這幅對聯是蔡鍔殿(孫中山捧著蔡鍔)。蔡鍔(1882-1916),現代軍事家,名松坡。湖南邵陽。

鋼琴字體中的葉朗;

荔浦茶筆記學士風格。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第壹副對聯指東漢文學家、書法家蔡邕(132-192),名伯舒,陳。當初,他因為寫了壹封信,被判流放。董卓實在任時是左中郎將。壹般經典,性情,天文,好散文。他還做過隸書,創作過《飛白》壹書,也擅長繪畫。第二聯指蔡襄(1012-1067),北宋書法家,字群莫,興化仙遊人。管治端門店學士學位。它的書寫風格、線條和草書都是獨壹無二的,是“宋四家”之壹。有茶錄,荔枝譜等等。

雷將沖向黃澤;

吸引星星托住藍天。

——唐蔡希周寫《蔡氏宗祠總聯》

這幅對聯是唐代詩人蔡希周寫的壹首詩聯,名為《雍容服溫泉宮,剛浴》。蔡希周,曲阿人,是個禦史。

愛惜竹子,不要拆路筍;

砍柴保護巢枝。

——蔡元培寫蔡氏宗祠總聯

這幅對聯曾贈送給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的朋友們。蔡元培,浙江紹興人,生於鶴慶。作品有《蔡元培文選》。

-

【蔡氏宗祠七言以上總聯】

第三代學者西山先生;

鐘朗愛女兒,是六歲的知音。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對聯指的是宋和蔡元所寫的《記事錄》。下聯典指東漢蔡琰,字文熙編年史。

流水不會腐爛,

曹植無根,禮泉無源。

—為蔡祠堂題寫總聯

這幅對聯是清代詩人、書法家蔡所寫。蔡,本名,出生不久,秀才出身,官宦學士。歸田後成為孤山人,有古今體詩。

賓客填門,迎王燦;

士卒賜,布衣缺私富。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第壹副對聯指的是東漢文學家蔡邕的故事。第二副對聯指的是漢朝大將軍蔡遵的故事。

自九峰派龍峰,顏白代發揚祖德;

從活在犀牛裏的神仙,到第三代傳承的鄉賢。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此聯為福建省莆田市蔡氏宗祠(古稱興化,又稱莆陽)的“建陽堂”對聯。

包廂瓊林歷經宋、元、明、清,祖德不朽千年。

福貢皇帝關是清,博,剛,賢,萬歲。

——無名氏寫的蔡氏宗祠總聯

這幅對聯是臺灣省金門島雙乳山下青山坪瓊林村的蔡氏家廟對聯。明朝年間,瓊林村的秀才蔡,被皇帝賜名瓊林,壹直沿用至今。這個聯盟最能講述瓊林村官家的故事。瓊林村的聚落景觀以眾多的古祠堂著稱,傳統民居透露出濃厚的文人氣息。從最小的壹降兩升格局到廣闊的雙降雙龍護六路大建,隨處可見豪宅的風格,瓊林村的房屋也相當細致精致,盡顯富貴與品位。

============================================================

附錄1:濟陽堂蔡氏宗祠

福建省建陽市馬沙鎮是蔡氏九儒在建陽的發源地,也是蔡氏精英聚集之地。唐四年為閩祖,鳳翔為使。建陽郡守蔡,率中原五十三姓入閩。兩年後,他選擇在馬沙生活了1100多年,後代繁衍了四十多代,遍布世界各地。

唐天佑二年,二祖建陽郡尉為中國議博士,少保蔡鑾公在馬沙麥建蔡氏家祠,立壹爐塑像祭拜齊。第八代有靈德,宋代第四代有九大聖賢,教孔孟,學周成,註重守道,為聖門建功。百年間,先後有西山麻沙的“閑情堂”,湯姆著書的武夷二曲的“永歸堂”,祿豐山下的“大明堂”。祝福宋帝三年所建的“西山精舍”和“祿豐書院”。都是蔡氏在建陽的文化勝地,九位儒生著書立說,拜齊拜孔。慶元二年,十壹孫重修蔡家祠堂,並立祠堂議約。

元元年十四日孫,關文堂大學士蔡西慶博士,追念祖德,擴建家廟。前堂是講經堂,中殿拜九峰,有氣派,有典範,有杭州,有權勢。後殿為祀孔殿,改名為“黎姿書院”。

清康熙四十五年,聖祖仁皇帝崇儒重道。《禦書》授予蔡金匾為“學圖說境”並掛瑪莎書院。秦命福建學者以命名,並將書院改為九峰書院。歷經唐、宋、元、明、清、民國六代,黎姿書院始為祠堂,後為九峰書院。1000多年,地方官捐資修絨,賜匾立對聯。民國以後,蔡氏的學校和書院壹發不可收拾,崩潰了。直到20世紀50年代,祭祀的田地和祖先的神龕才歸還給大眾,建陽的後人也無力重建。半個多世紀以來,歷經多次政治運動,祖墳廢棄,祠堂消失,族譜遺失。建陽子孫如無巢之鳥,百姓相見如路人。

20世紀90年代,建陽後裔孫蔡谷初、蔡建海懷著緬懷先輩、弘揚蔡氏文化的熱情,自籌資金,經建陽市委市政府批準,成立了“建陽蔡氏九儒學術研究會”和“建陽蔡氏宗親會”。利用該刊,廣泛宣傳了海內外蔡氏宗親,溝通了他們的感情,建立了宗親情誼,增強了蔡氏宗親的凝聚力。

世紀之交,簡陽蔡氏宗親會多次提出重修古代名人祖墳,修建蔡氏宗祠,得到了海內外蔡氏宗親的贊同和資助。重建福建祖爐公墓,修建蔡墓-西山公墓。

為了收藏古代簡陽蔡氏家族的文物,將在濟陽堂修建壹座綜合性的蔡氏宗祠。簡陽市蔡氏宗親會經過兩年的籌備,終於在2003年1月買下了位於馬沙水南路8號的劉、蔡氏宗祠舊址。建海、王猷、蔡明、林順等人精心設計,策劃精品,指導施工,翻新裝飾,既體現了古色古香,又體現了當代文化展覽的新面貌。保存了數百年的茶花樹和石雕坐西北朝東南,兩堂兩廊兩廳六翼。

2003年2月19日開始施工,入口兩側新建了兩條連廊。廊上刻了九個儒家碑文,祠堂演變,捐錢。前殿正殿為九仙殿,內雕九尊儒者像,懸掛皇帝及名臣賜匾。兩側有“報館”,內有捐資建廟的名譽會長和永遠名譽會長的玉照和素描;後殿是濟陽殿,中間是始祖魯公的塑像,兩旁懸掛著歷代的牌位。六翼用於藏書、辦公、會客;前後天井有百年茶花樹和花池。國內外如有要求祭祖牌位的,放在後堂,坐在寶座旁邊。

============================================================

附錄二:蔡氏商業典故對聯

薛佳的新獨創性;

蔡的老名字叫高。

-匿名作家的紙店

第壹副對聯是指中部詩人薛濤的年譜。據《郁芳勝覽》記載,中唐時“薛濤鴻都,蜀之妓,用造紙工業制作十色小箋,名薛濤箋,亦稱蜀箋。”《薛濤列傳》雲:“陶,僑止百花潭,弓寫絳註,剪註為唱,招待賢達,謂之薛濤註。”65,438+0,000多年前,薛濤不僅擅長寫詩,還擅長書法。平時和文人詩人走得很近。用今天的話說,他的文化素質很高。她生活中每天都要和紙墨打交道,對紙的要求自然非常明確。她不僅要求紙張細膩光滑,還要有視覺上的色彩和圖案。當時四川的論文大多粗糙單調,遠遠不能滿足文人的要求。於是薛濤考慮自己做優秀的論文。手工造紙工藝相當復雜,既需要好的造紙原料,也需要好的水。好在成都盛產竹、麻、木芙蓉等原料,還有水質極好的浣花溪。溪流含鐵量低,懸浮物少,硬度低,制成的紙張潔白光滑。"論文中使用的所有顏色都是不變的明亮."薛濤先在浣花溪的百花潭邊買了壹棟房子,與著名詩人杜少陵成了鄰居。然後雇傭工匠建立造紙廠。她設計的產品是壹種長度和寬度都合適的書寫紙,十張就當長沙發,用起來非常方便。薛濤根據虎杖葉染紙的原理,以木槿為原料,經水煮加木槿花粉法,制成彩色文具紙。薛濤的文具有十種顏色:緋紅、粉紅、杏紅、明黃、鵝黃、深藍、淺藍、深綠、青翠、輕雲。薛濤也用毛筆加工的方法制作彩紙。她從紅花中提取染料,然後加入膠水制成顏料,塗在紙上。與傳統的浸染方法相比,這種刷染工藝節省了染料,降低了成本。因此,薛濤也被認為是銅版紙的創始人。薛濤發明的薛陶建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第二聯是指東漢造紙術發明者蔡倫的年譜。蔡倫,字仲晶。貴陽(今湖南省郴州市)人。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入宮為官。東漢漳河元年(87年),任令。元興元年(105),發明了造紙術。他總結前人經驗,從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原料,經過打漿、搗漿、抄造、烘烤等工序,開始造紙,說蔡厚的紙為造紙術的改革和普及作出了巨大貢獻,後來被傳為造紙術的發明者。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在造紙的早期,破布和樹皮是造紙的主要原料。當時的破布以麻纖維為主,品種以苧麻、大麻為主。據說中國的棉花是東漢早期與佛教同時從印度傳入的,所以對於紡織來說應該是後來的事。此外,當時使用的樹皮主要是構樹,曾被稱為“構樹先生”。早在1800年前,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就用樹皮(樹皮)、麻頭(麻屑)、開布(破布)、破漁網制成了“蔡侯紙”,並於105年呈獻給東漢皇帝,受到高度贊揚。造紙術的發明為中國和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蔡生平簡介

中將·蔡順禮。

蔡順禮(1913-)出生於江西吉安縣。1929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1加入中國* * *生產青年團,1932加入中國* * *生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壹軍團1師3團青年軍官、2團連政治指導員、紅壹軍團12團總支部書記、中央警衛營政委、紅壹軍團騎兵連政委。參加過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騎兵營、團政委,晉察冀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兼幹部科科長,中央晉察冀分局黨校教育科科長,晉察冀軍區政治部除奸部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野戰軍第3縱隊第9、7旅政委,第8縱隊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兵團第65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武裝保衛局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保衛部副部長、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院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昆明軍區副政委,石家莊高級陸軍學校政委。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壹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

1955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被中央軍委授予壹級紅星功勛獎章。

蔡勇少將

蔡勇(1919-2001)是江西省太和縣人。1930年加入中國* * *青年團,1931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 * *生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1兵團2師4團戰士、宣傳員,團政治部青年幹事,2師青年部科長。參加了中央蘇區三次、四次、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裏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政治部主任、營政治指導員、蘇魯豫支隊魯南獨立團政治委員、新四軍第四師10旅28團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淮海軍區特勤團團長兼政治委員他率部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和段村、翔安、前上吉及蘇魯、豫皖、江蘇抗日根據地的多次反掃蕩、反蠶食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