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代醫書中的氣的三種寫法和意義具體如下:
(壹)“炁”字:這是古文的氣字,上面的“無”,就是無的古字。下面的“灬”字,就是火的變體。古代道家的丹經道書,提到了“氣”,便常用這個“炁”字。也可以說,無火之謂“炁”。
道家的思想學術,與中國古代的術數,總是脫不了關系的,尤其與五行、天幹、地支等名相術語,更是息息相關。在五行之中,心屬“火”,所以無火之謂“炁”。做到息心清靜、無思無慮之境,才是真“炁”缊氤的境界。
(二)“氣”字:也是古文的氣字,籀文、篆書大多都用這個“氣”字。強調些說,這個“氣”字,也就是代表自然界的大氣。
(三)“氣”字:是後代通用的氣字,但從古代道家與中國古代醫學的觀念來說,這是人們吃食米谷之後,而有生命呼吸作用的“氣”。
“氣”,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影響力非常突出,不知“氣”就等於不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源。所謂無“氣”則無“道”;有“氣”必有“道”。它反映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大智慧,更是古中華先賢們的世界觀。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氣”,不僅指形成自然萬物的物質本原,等於現代科學術語“能量”;而且“氣”的運行體現著自然界普遍存在著的智慧,無以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