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過書籍了解歷史,但歷史總是有選擇地展現更耀眼的壹面。比如提到蘇軾,人們想到的是大書法家、美食家、大詩人,卻不知道他也是壹個充滿奇思妙想的工程師。提起王羲之,他是大書法家,第壹個聯想就是有“天下第壹行書”美譽的《蘭亭序》,卻不知道王羲之還是個道士。說起魯班,我會毫不猶豫地把他等同於木匠的爺爺,但對於已經過世的魯班來說,他其實不僅僅是壹個木匠。直到2000多年後,他的另壹個身份才被揭露。
天才工作,天才創造。
魯班是春秋時期魯國人。作為春秋時期最著名的工匠,他出生在壹個木匠家庭。可以說他從小就接觸木工。
正如韓愈在《清河縣公房墓地碑文》中所說,“學而不學。”。他不僅被給予了木匠家庭的良好環境,而且當他表現出對木工的興趣和天賦時,還得到了父親的教導。
據說他在15歲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父母的所有技藝,可以說是家族傳承的終結。然而,他並不滿足於父母的智慧,而是開始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他創造了許多木工先驅,獨自制作了許多木工創造工具,給木工事業帶來了難以想象的改善和變革,至今仍有深遠的影響。
比如當年魯班創造的尺子、墨鬥、鋸子等工具,即使在自動化、機械化的現代,仍然被人們使用,仍然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不難想象,當時這些工具的發明和使用,不僅把木匠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本,甚至為木工技術開辟了全新的面貌,從而奠定了他作為中國工匠始祖的地位。
對人有益的叫聰明,對人無益的只能叫笨拙。
同時,除了各種工具的發明和創造,魯班在風琴藝術上也頗有建樹,據《墨子·公博》記載“公博為楚造梯之械,建成後攻宋”。《墨子·呂文》壹書中闡述了鉤槍通道:在楚越決戰中,楚人順流而進,逆流而退,根據戰局選擇自己的行軍方式。於是越南人被楚人打敗,鉤強水兵之名由此而起。
發明了在戰場上發光的武器,攻城的梯子,破海的鉤子。當時得到了統治者的認可和欣賞。顧名思義,天梯很好理解,勾勁也叫“勾拒”。據說,當對手處於劣勢時,“鉤”可以“勾住”對手,進壹步控制局面,而當對手處於優勢時,它可以通過“拒絕”來抵禦對手的進攻,這樣無論是優勢還是劣勢都可以有相應的應變方法,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甚至還有魯班與墨子因緣的故事。作為壹名優秀的軍事專家,魯班壹生都是在反對墨子和平、反對戰爭的思想中誕生的。所以魯班用天梯助楚攻宋時,墨子帶兵阻擊對方,在宮中用衣服和竹片代表城池,進行模擬戰鬥。最後魯班攻城手段用盡,墨子還有很多辦法可以守城,最後讓楚王。
隱藏在傳說中的真相
在木工方面,可以說魯班的成就是空前的。他很有創造力。在已知的“工匠之祖”中,他還有另壹個非常隱秘的身份。如果要探究他的另壹個身份,就不得不說他寫的壹本精彩的書《魯班書》。之所以稱之為奇書,是因為有壹個傳說不得不提。
據說魯班的妻子懷孕時,被招到望城工作。因為太想念她,魯班做了壹個木制的風箏,可以說是今天飛機的前身。當她用開關啟動它時,她可以像飛機壹樣在天上飛,這讓她非常好奇。魯班不在家時,忍不住啟動開關,乘木風箏在天空中飛翔,但妻子不熟悉操作,從木風箏上掉下來摔死了。此時,他的妻子還懷著未出生的孩子。這個意外讓魯班感到很難過,也很內疚。他認為是自己的壹技之長導致了妻兒的死亡,於是在書的扉頁上寫下了惡毒的詛咒:據說凡是研究魯班這本書的人,必然會得到“孤獨、寡、孤、殘”中的壹種。
所以歷代研究過《魯班書》的人,看到扉頁上的文字都會心有余悸,甚至很多人因此而放棄研究,這也給這本充滿神話色彩的《魯班書》蒙上了更加神秘的面紗。《魯班實錄》共分三卷,主要涉及土木建築等工匠的技藝。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闡述,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主要涉及房屋、建築等建築,以及房屋中結構、構造的奇特技巧。但後半部分和土木建築關系不大,更多的是關於陰陽八卦和風水玄學。可以說魯班在這裏從壹個布道者變成了壹個風水大師。
當然,《魯班之書》最初的目的並不是符咒之類所謂震撼人心的內容,而是希望每壹代匠人在學習自身技藝的同時,能夠考慮到壹個更全面的方向,在學習建築技藝的同時,遵守自然規律。通俗點說,就是看“風水”,但在魯班非凡的創造力和智慧下,將陰陽八卦等自然科學融入書中,更是別出心裁。
也許現在看來,工匠和風水完全是兩碼事,但回到過去,就很有道理了。當時人們迷信,認可風水玄學。從達官貴人到普通百姓,都請風水大師專門勘察,看自己的家園能否建成風水寶地,深信風水會影響家人的事業或健康。作為壹個工匠,如果妳想建造壹個滿意的工具或房屋,在對風水壹無所知的情況下,僅僅靠出眾的工藝是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的,更不可能意識到自己的作品會流芳百世,成為壹個偉大的工匠。
結論:我們可能有偏見,但命運並沒有偏見。
眾所周知,讀書不可偏頗,但人往往對壹件事或壹個人有了固定的印象,然後就很難改變了。對於魯班,即使妳今天知道他不僅是壹個木匠的爺爺,還是壹個陰陽術士,明天妳也會想到壹個木匠的鼻祖。
雖然有無數專家學者為他的著作《魯班書》正名,但還是有很多人誤傳,不僅是普通人,在壹些傳奇影視劇中,還會重點提及扉頁上的文字,讓這本書的神秘感更加濃厚,甚至有人把他當成修仙修道之書,令人啼笑皆非。但由於《魯班書》本身的特殊性,歷經多次朝代更替而被禁,也導致其原文無從考證,從而成為壹代奇書。即使只是流傳幾句,也不妨礙我們重新認識他兩千多年前的陰陽師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