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版本可分為繁本和簡本兩個系統:繁本描寫詳細,大義聚後,是收廖、拔火燒蠟的情節;簡單復雜,文字粗糙,但比傳統多了平天狐和平汪清兩大情節。簡牘在明清時期深受中下層讀者的喜愛,但進入20世紀後迅速衰落,成為版本進化史的研究材料。復抄系統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榮玉堂百匯抄和袁120抄;在簡本體系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林本(水滸傳)和劉星的《我的本》。以上版本都是明末出版的。
此外,明末清初男子金聖嘆按復本(壹般認為是120本)刪節潤色70本。他把原文100份的第壹份作為楔子,正文是70份,所以這個70份的副本也可以叫做71份。這本書只到了聚義就結束了,然後盧俊義做了壹個108會全部被俘虜的噩夢。金聖嘆客觀上保留了《水滸傳》的精華,其修改潤色的文本更上壹層樓,受到文人的推崇,流傳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