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94晚上,他來汕頭住龍湖賓館,我去拜訪他。他只有半個多世紀,英俊,風度翩翩,容光煥發。他笑著和對方打招呼,滿口潮汕話,並交換了名片。我推薦新出版的小說《南方孤獨的忠誠》,它描述了鄭成功在南澳大利亞的起義。他翻過來說:“鄭成功是臺灣有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他在南澳島起義。妳以這個主題寫了這部小說,贊美熊傑,這很有意義。我會把它帶回臺灣省仔細閱讀。”他還回來壹本六月出版的政論文集,1993(第壹集),扉頁上寫著“君聰先生贈,沈贈,汕頭,八月1994。“本書從130多期周刊的‘深野專欄’中精選88篇文章,主要揭露和批判‘臺獨’的言行。筆如匕首,快感淋漓。他了解到我也是壹個敢說真話的人,然後發了幾期獨家周報和自傳《月亮是異鄉》。
1995,汕頭市臺港澳經濟研究會成立前夕,我向黃蘭懷會長提出邀請沈先生擔任顧問,被采納。結果他被邀請在會上演講了十次左右,每壹次都很精彩,讓學者們大開眼界,稱贊他是紀曉嵐的鐵嘴銅牙。我經常從這遇見他。1996清明晚宴後,經人介紹到金海灣大酒店與父親——名將沈敏達將軍見面。沈老贈送他的精彩著作《潮安節俗》,1937出版,1996年4月再版,我回贈《孤島溫德爾·迪金森》。他很欣賞我敢於寫國軍愛國官兵在南澳島抗擊日寇的直書。回到臺灣後,他傳真了壹份七絕禮物給夜校。
2003年冬,他再次來到汕頭,應邀用我院整理的200多萬字為付梓的到來題詞。他當場寫下了“何先生林俊聰付梓的四大奇觀雲:
佛教何時來我潮?兩晉時期的賴。
筆法把寺廟描繪成風景點,心證菩提禪高。
真是天才!他擅長寫作和詩歌。我讓他回去用毛筆寫。印刷書籍更好。第二天,他把在汕頭的表妹沈建華女士托付給我,她的書法自然如她本人。墨寶進了書,他的作品是輝煌的。
沈先生10多年前患糖尿病,導致尿毒癥。去年春節後他不得不在廣州做腎移植手術,但手術並不理想。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於是在去年10月下旬坐著輪椅來到潮汕110多天。臨行時,身為基督徒的何對堂弟沈建華說:“這是我這輩子最後壹次去潮汕了。我對潮汕家鄉的這片土地充滿了眷戀,會帶著它去天堂。”
我哀悼五大法則:
在異鄉賞月,在異鄉架橋。
當潘安再次相遇,子健仿佛又重新開始。
反獨雙旗手(1),壹個熱愛家鄉的人才。
今日衛星隕落,兩岸多悲戚。
①雙旗手:指沈野及其父沈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