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戰國策》前·言(5)

《戰國策》前·言(5)

 五

 本書以清同治己巳年(1869年)湖北崇文書局重雕剡川姚氏本《戰國策》為底本(簡稱姚本),以為有誤衍訛脫或重要異文者,則校以四部備要據士禮居黃氏覆剡川姚氏本校刊本(簡稱備要本)、四部叢刊影印元至正(1341年-1370年)年間刊刻的鮑註吳校本(簡稱從刊本)、明萬歷己未年(1619年)閔齊伋裁註本(簡稱閔本)、李錫齡校訂惜陰軒從書鮑註吳校本(簡稱李本)、畿輔叢書校刻姚宏本(簡稱畿輔本)、黃丕烈《戰國策》劄記(黃氏所說?今本?即幹鬯《戰國策》註所說?盧刻本?,亦即?雅雨堂刻本?)及上海古籍出版社《戰國策》。並搜集各書引文以資校讎,如《史記》、《史記?集解》、《史記?索隱》、《史記?正義》、《藝文類聚》、《北堂書鈔》、《文選?李註》、《初學記》、《後漢書?李註》、《長短經》、《太平禦覽》、《事類賦》、《類說》、《錦繡萬花谷》等,其它如《韓非子》、《新序》、《說苑》、《韓詩外傳》等書與《戰國策》有關之文皆以為校勘的重要資料。

 改字、加字以[]表示;刪字、誤字以小字並加()表示。除解釋字、詞外,有的句子作必要地串解。

 原書每章無標題,今取每章首句為標題。

 北京圖書館趙其康同誌為我借來上海圖書館於鬯的《戰國策》註手稿,又為我把手稿照了相,底片借給我;我院閻崇璩、劉宗群和程金造三位同誌壹直支持和幫助我的工作,借給我不易借到的參考書,幫助我解決壹些疑難問題;還有在其他方面幫助我的同誌,我都向他們表示謝意。

 我註釋《戰國策》主要是為了學習,同時也希望能有壹部比較容易閱讀的《戰國策》,所以就試著去做。從1964年開始至今已閱十八個春秋,三易其稿,幾經修改,才成這個樣子,直到最近清鈔定稿還不斷修改。我的學識淺漏,見識貧乏,註釋中的錯誤在所難免。衷心希望讀者不吝賜教。

 何建章

 壹九八二年六月、於北京外語學院漢語組

 註

 《史記》采《戰國策》文***壹百處;還有三十處瀧川資言考證以為?采《戰國策》?,然未必。《史記?裴骃集解》引《戰國策》文***十條(與策全同者二條,壹字之差者三條,稍異者-條,可訂正策文者四條)。《史記?司馬貞索隱》引《戰國策》文***七十六條(全同者三十九條,系節引基本同者十四條,可以訂正策文者十壹條,疑引文有誤者七條,不同者五條)。《史記》張守節引《戰國策》文***十條(全同者四條,可以訂正策文者二條,不同者三條,引文誤者壹條)。《史記》有而今本《戰國策》無者***八條(《索隱》見二條,唐時未脫;瀧川資言疑二條;尚疑四條)。《史記》註引《戰國策》文而今本《戰國策》無者***五條(《集解》引徐廣所見壹條,則東晉末尚未脫;《索隱》引三條;《正義》引壹條)。《史記》註引高註而今本《戰國策》無者***九條(索隱引八條,正義引壹條)。《史記?索隱》引高註,今本《戰國策》稍異者七條。

 《文選?李註》引《戰國策》文***壹百四十二條(復引者二十三條),其中今本《戰國策》無者四條。《文選?李註》引高註今本《戰國策》無者七條。

 《藝文類聚》引《戰國策》文***六十壹條,其中今本《戰國策》元者壹條。

 《初學記》引《戰國策》文***二十壹條。

 《後漢書?李註》引《戰國策》文***二十條,其中今本《戰國策》無者壹條。

 《太平禦覽》引《戰國策》文***二百零九條,其中今本《戰國策》無者三十三條(言楚、漢時事者四條,明言韓非說難者兩條)。

 據以上材料可以認為:

 (1)《戰國策》本有楚、漢時事(見劉向《戰國策》書錄),《太平禦覽》引可證,今本脫。

 (2)晉、唐、宋、元各時代流傳的《戰國策》內容不同,逐漸誤脫,高註亦逐漸誤脫。

 (3)今本《戰國策》非劉向所編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