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 bài dú jiāo náng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Dabaidu Jiaonang
2.2 標準編號WS3B228097
2.3 處方大黃 300g 蒲公英 600g 陳皮 240g 木鱉子 60g 白芷 180g 天花粉 180g 金銀花 60g 黃柏 300g 乳香(制) 60g 當歸 60g 赤芍 300g 甘草 60g 蛇蛻(酒炙) 15g 幹蟾(制) 120g 蜈蚣 30g 全蠍 9g 芒硝 300g
2.4 制法以上十七味,除芒硝外,天花粉、白芷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其余 大黃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三次,第壹次2小時,第二次、第三次各1小時,合並煎液,濾 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50℃)的清膏,將芒硝粉碎,加入清膏中,攪勻,濃縮至 相對密度1.35(50℃)的稠膏,加入上述細粉,混勻,幹燥,粉碎成細粉,裝入膠囊,即 得。
2.5 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黃褐色的粉末,氣腥,味苦澀。
2.6 鑒別(1)取本品內容物約 5g,加氯仿25ml,鹽酸1ml,置水浴上加熱回流30分 鐘,放冷,濾過,濾液置水浴上濃縮至約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 1g, 加氯仿10ml,鹽酸1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 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 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 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2)取本品內容物約 1g,加甲醇5ml,超聲處理5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黃柏對照藥材 1g,加甲醇1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 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 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 2)為展開劑,展開,晾幹,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 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壹 個黃色熒光斑點。
2.7 檢查應符合膠囊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L)。
2.8 功能與主治清血敗毒,消腫止痛。用於臟腑毒熱,血液不清引起的梅毒,血 淋,白濁,尿道刺痛,大便秘結,疥瘡,癰疽瘡瘍,紅腫疼痛。
2.9 用法與用量口服,壹次5粒,壹日4次。
2.10 註意孕婦忌服。
2.11 規格每粒裝0. 5g
2.12 貯藏密封。
北京市藥品檢驗所 起草
古籍中的大敗毒膠囊 《醫學衷中參西錄》:[三、醫論]68.論痢證治法提丹者,是皆防其入胃即化出其苦味也,若以西藥局中膠囊盛之吞服,雖破者亦可用。硫黃原稟火之精氣,其挾有...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壹石部]墨酒,或韭汁送下,消癰用豬膽。或釅醋調塗,內有鹿角膠,非紅不可用。《馮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公元16...
《本草撮要》:[卷九蟲魚鱗介部]龜板婦人發芎歸治交骨不開。下死胎。得鹿膠陰陽並補。腎虛無熱者忌。陰囊腫爛異常。先用蘇梗煎湯洗凈汙垢。以...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三大便秘塞(兒科)]蔥蜜湯治嬰孩虛秘,用蔥白三莖,水煎去蔥,入炒阿膠及生蜜溶化,食前服。《馮氏錦囊秘錄》清代馮楚瞻公元1644...
《馮氏錦囊秘錄》:[痘疹全集卷三十四匯集古哲治痘諸方]罩胎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