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桃花水母的歷史是什麽?

桃花水母的歷史是什麽?

在動物學上,世界上首次記錄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標本采自英國倫敦,定名為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SowerbyiLankester,1880)。

約半個世紀後,才在世界各地陸續發現桃花水母。其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美洲等溫帶地區,大洋洲也有分布。我國第壹次發現桃花水母是1907年,為壹日本人采得,經日本學者丘淺訂名為宜昌桃花水母[C。kawaii(Oka,1907)]。

但早在明萬歷三十七年《歸州誌》中就有“桃花魚”(即桃花水母)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有關桃花水母最早的記錄。清雍正三年(1726年)《古今圖書集成》中對桃花水母曾這樣細致而生動地描述:“桃花水母形如榆莢,大小不壹,蠕蠕然遊水中,動則壹斂壹收,若人攢指收放之狀,不知避人,取貯盂中亦然。離水取視,不過如涎壹撚,綿軟無復形體。”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歸州誌》中有“桃花魚出叱溪河,桃花開時始見,有紅白二種,花落後即無”的記載。其他古籍中還有:“桃花魚形圓,薄如蟬翼,浮水面作翕張狀。”對其出現時期說:“以桃花為生死,桃花既盡,則是無物矣。”根據已查到的資料,可以肯定我國對桃花水母的認識至少早於歐美各國27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