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其他方面,郭沫若卻充滿了爭議,比如他對待日本妻子佐藤福子的態度,甚至他的兒子郭波也說“郭沫若是他家庭的罪人”
郭沫若劇照
郭沫若對考古學充滿了極大的熱情。他認為古墓,尤其是皇陵,埋藏著許多具有文化和歷史價值的古物。比如武則天墓裏可能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原稿,明朝開國皇帝朱迪的永陵裏可能有完整的永樂大典。郭沫若的熱情在定陵發掘中得到了釋放,但這次發掘卻造成了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劇,成千上萬的文物被毀。
郭沫若發掘定陵。
郭沫若對古墓感興趣,那麽他的墓在哪裏?答案是郭沫若沒有墓地,死後骨灰直接撒入地下。1978郭沫若去世前,留下遺囑:“我死後,不要保留我的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在大寨和天妃。”
郭沫若生前到過大寨,被這裏農民樸實的奮鬥精神所感動。他感謝了很多贊美他們的詩,比如當時流傳全國的《大寨頌》。
人們遵照郭沫若的遺願,將他的骨灰灑在山西昔陽大寨的虎頭山梯田上。後來當地人在他的記述中為他立碑,上書“郭沫若同誌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