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車前草,農村常見的路邊植物,入藥。

車前草,農村常見的路邊植物,入藥。

車前草生命力非常頑強,足跡幾乎遍布全國。因為這種草喜歡長在路的兩邊,所以古人叫它車前草。

在神農本草經中,車前草被列為‘上品’中藥,據說它擅長‘利尿除濕’。可見,車前草從壹開始就被視為‘利濕祛濕’的良藥。

《名醫別錄》在介紹車前草功效的時候說車前草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足以說明車前草清肺化痰的藥用價值。

《醫學源流》中還提到車前草擅長“清肝風熱,止目赤止痛”,證實了車前草清肝瀉火、解眼疾、明目的良好功效。

1.車前草“上清化痰”的應用。

車前草味甘,性寒,對清除肺積痰有很好的效果。但車前草的功效並不集中在清肺化痰上,所以往往需要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以緩解肺熱痰多、咳喘等癥狀。

如車前草與黃芩、川貝母、瓜蔞等藥材配伍,可明顯提高清肺化痰的效果。

特別是痰粘稠,痰色黃,是因為熱邪入肺。車前草是與上述草藥最有效的組合。

2.車前草‘瀉肝火’的應用。

車前草本身性寒,有‘清熱’的屬性,對清熱有壹定的作用。而且車前子入肝經的效果好,所以車前子入藥的效果對肝內的熱、火特別好。

肝開目,所以車前草清肝瀉火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緩解各種眼疾,幫助人們提高視力。

例如,肝熱會擾亂眼睛,使人眼睛發紅、疼痛和布滿血絲等。車前草可與夏枯草、野菊花、生地、決明子等藥材同用,以除疾病。

但如果肝陽旺盛,導致肝陰不足,血不養目,使人兩眼昏花,視物模糊,也可以用車前草配合菟絲子、熟地黃、枸杞子等藥物,也有很好的清肝瀉火、養肝陰、解眼疾的作用。

3.車前草‘夏裏水’的應用。

其實從古至今,車前草的功效都集中在‘利尿’上,因為車前草性味甘、寒、滑,下氣尤其擅長緩解腎、膀胱熱淋。

例如,由於濕熱蘊結於下焦而引起的腎臟和膀胱的炎癥,人們會小便不利,疼痛難忍,所以妳可以將車前草與滑石粉、木通、點草和梔子壹起使用。

但若濕熱蘊結致結石淋證,亦可與金錢草、海金沙、白茅根、滑石、蒲黃同用,可明顯利濕通淋。

此外,車前草還能有效緩解體內因腎水不通而產生的水腫。像有些人的皮膚浮腫是由於腎水停滯,水濕積聚所致,車前草與豬苓、茯苓、澤瀉、白術、薏苡仁同用,可利濕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