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趣探索;月之暗面、月亮未來將撞擊地球,月亮疑似外星人制造等

趣探索;月之暗面、月亮未來將撞擊地球,月亮疑似外星人制造等

月球陪伴了地球約45億年,史前時代人類就發現了月亮,但直到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才實現了人類首次載人登月。

盡管人類登上了月球表面,但依然對月球所知甚少。

壹,月亮650億年後將撞擊地球。

月亮約於45億年前形成,由於地球潮汐力的作用,月球便壹直在逐漸遠離地球。

月球引力拖曳著海洋引起海潮,如同在給地球不斷“剎車”,而海潮產生的引力則牽引著月球向前奔跑,月亮逐漸加速,逐漸掙脫當前的軌道,壹點點遠離地球,目前月球正以大約每年3.8厘米的速度遠離。

(月亮引起的潮汐。)

科學家研究結果表明,在月球剛形成時,它離地球的距離僅有2.253萬千米,而今天這個數字已幾乎翻了20倍,達到了38萬千米,它正離我們遠去。同時由於地球的自轉能量被月亮壹點點地“偷走”了,導致地球自轉每10萬年就要減慢1.5秒。

但在100億年後將發生逆轉。

(紅巨星持續膨脹至地月系統邊緣)

100億年後太陽死亡,變成紅巨星,由於太陽(紅巨星)外層物質的阻礙,月球將逐漸減速,由於地球引力,月球向地球靠近,最後會在650億年後與地球相撞。

不過人類也不用擔心;650億後若人類文明還在,將擁有上帝般的能力;若不在,也無法操心。

二,月之暗面。

由於潮汐鎖定,月球繞地球公轉與自轉的周期相同,從史前時代人類仰望月球開始,我們在地球上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大約50年前,美國阿波羅8號的3位宇航員在環月飛行時,成為最先親眼看見月球背面的人類。

(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

但月球實際上並非完全以壹面對準地球,從地球望月,月球也在輕微的擺動。

(月球輕微的擺動。)

月球天平動使得人類在地球上能觀測到59%的月球表面,而非僅僅是月球正面。

地球的潮汐引力鎖定效應的存在,會不斷的修正月球的偏移方向,才讓月球始終有壹面背對著地球。

月球本身是橢圓形球體,它的長軸面引力最大,才會始終保持與月球引力的方向壹致。

三,月球已經死亡了15億年。

月球表面為超高真空,白天最高160℃,夜間最低-180℃,無法生存生命。

月球自45億年前誕生到前31億年壹直是非常活躍,那時候月球內部有很大的能量需要逐步的釋放,月震、火山頻發。

但15億年前,其內部的能量已近衰竭,表面熱流幾乎為零;月震釋放的能量微乎其微,年釋放量僅為地球的1/108;從31億年前至現在,月球沒有出現過顯著的火山活動和構造運動。

(地出。)

因此月球是壹個古老僵死的天體。

月亮出生時間:45億年前、死亡日期:31億年前、享年:15億歲。

月亮是壹具保存完好,飄浮於太陽系中的“木乃伊”天體。

四,月亮、太陽與地球距離的巧合。

著名科幻作家艾西莫夫曾說過:“從各種資料和法則來衡量,月球不應該出現在那裏。”

月球存在著許多神奇的巧合,使得有人認為它就像壹個外星文明設計出來的衛星,而不是自然形成的天體。

(日全食。)

比如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是地球與月球的395倍,而太陽的直徑也“正好”是月球的395倍,這就導致了“日全食”時,從地球視角來看,太陽和月亮的大小基本壹致,出現了月亮將太陽完全遮擋的神奇現象。

迄今為止月球是人類唯壹登陸的地外天體,但對於月球人類還是所知甚少。

宇宙實在是太大了、人類太渺小了,但人類不會因此絕望,停止 探索 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