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儀表之禮的詩句故事

關於儀表之禮的詩句故事

1.形容禮儀的成語、詩句和故事

五體投地、識禮知書、通書達禮、矩步方行、通文達禮等。

1、五體投地

解釋:兩手、兩膝和頭壹起著地。是佛教壹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壹、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譯文:致敬的儀式,他的儀表九等:壹、發言慰問,二、低著頭表示敬意,三、用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跪下,七、手膝蹲在地上,八、五輪都屈服,九、五體投地。

2、識禮知書

解釋:懂得禮儀,熟知詩書。

出自: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屬,寂沒入官,姓木名難兒,溫柔賢淑,識禮知書,兼通數學。”

譯文:這是罪臣家屬,寂充公,姓木名難兒,溫柔賢淑,認識禮儀知識,兼通幾學。

3、通書達禮

解釋:指通詩書,懂禮儀。

出自: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卷:"原來田氏是東村田貢元的女兒,倒有十分顏色,又且通書達禮。"

譯文:原來田氏是東村田貢元的女兒,倒是有十分顏色,而且通信達禮。

4、矩步方行

解釋:行走時步伐端方合度。指行為舉止合乎禮儀規範。

出自: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二回:“這樣先生,斷不能矩步方行,不過東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譯文:這樣先生,決不能矩步才行,不過東家西席,姑且保存名目而已。

5、通文達禮

解釋:指有學問懂禮儀。

出自: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況甥女雖系壹小小村女,然讀書識字,通文達禮,有才有德,不減古之列女,豈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譯文:何況外孫女雖然是壹個小村莊女,但是讀書識字,通文達禮,有才有德,不比古代的婦女,哪有上用白色墻壁的姿態,下到青衣的行列?

2.有關與禮節、禮貌、儀式、儀表,的故事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

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壹日,父親買了壹些梨子,特地揀了壹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壹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妳那個梨就給哥哥吧。”

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妳小啊?"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也應該讓給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壹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將尊敬長輩的崇高品格通過壹則短小精悍的故事展示的淋漓盡致 禮儀的故事: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壹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

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

他們的學說為後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 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為師。

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壹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遊酢(1053—1123年)壹同前往老師家求教。

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壹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壹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

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 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名人禮儀故事:張良拜師 張良(?—前186年),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後,張良立誌為韓國報仇。

有壹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

有壹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壹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壹楞,很想打他壹下,但壹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

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壹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後,就笑嘻嘻地走了。

張良壹直用驚奇的目光註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裏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妳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

5天以後的早上,天壹亮,就到這裏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

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裏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麽遲到了?以後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壹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裏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麽又掉在我後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

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然後他拿出壹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妳就會發跡了。

以後13年,妳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老人說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壹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復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

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壹些地方,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軍師。

劉邦稱帝後,封他為留侯。 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

13年後,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並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後,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壹起。

想壹想:這是壹個動人的傳說,張良拜師,第三次才見到老師,如果是妳,妳會去第三次嗎?為什麽? 禮儀故事:千裏送鵝毛 “千裏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雲南壹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裏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

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

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壹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壹個精致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壹看是幾根鵝毛和壹首小詩。

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

上復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裏送鵝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

今天,人們用“千。

3.誰能提供給我幾個關於儀容儀表的小故事

1、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遊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遊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壹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遊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壹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遊,裝作壹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妳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壹天,不知什麽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壹尺多深。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2、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壹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壹個最小的梨子。有壹次,爸爸看見了,問道:“妳為什麽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3.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壹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壹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妳知道它們是什麽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裏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裏,“避席”是壹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4.千裏送鵝毛

“千裏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雲南壹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裏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壹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壹個精致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壹看是幾根鵝毛和壹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復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裏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裏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4.關於禮的故事和名言

1.禮儀的故事: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壹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他們的學說為後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年後程顥去世,又繼續拜程頤為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壹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遊酢(1053—1123年)壹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壹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壹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後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2.名人禮儀故事:張良拜師

張良(?—前186年),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後,張良立誌為韓國報仇。有壹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有壹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壹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壹楞,很想打他壹下,但壹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壹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後,就笑嘻嘻地走了。張良壹直用驚奇的目光註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裏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妳這個孩子是能培養成才的。5天以後的早上,天壹亮,就到這裏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等在那裏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麽遲到了?以後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壹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裏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麽又掉在我後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然後他拿出壹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妳就會發跡了。以後13年,妳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老人說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壹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常熟讀,反復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壹些地方,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軍師。劉邦稱帝後,封他為留侯。

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後,他隨從劉邦經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並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後,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壹起。

5.古人儀表的故事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

禮儀文明作 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 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

中國古代的“禮”和“儀”,實際是兩上不同的概念。“禮”是制度、規則和壹種社會意識觀念;“儀” 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它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壹套系統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國古代,禮儀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需要,從宗族制度、貴賤等級關系中衍生出來,因而帶有產生它的 那個時代的特點及局限性。時至今日,現代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已有很大差別,我們必須舍棄那些為剝削階級 服務的禮儀規範,著重選取對今天仍有積極、普遍意義的傳統文明禮儀,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加以改造與承傳。

這對於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系,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進行社 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代價值。 現試分述如下: 壹、尊老敬賢 我國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系為紐帶,故此在家庭裏面尊 從祖上,在社會上尊敬長輩。

由於中國古代社會推崇禮治和仁政,敬賢已成為壹種歷史的要求。 孟子說:“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註:《孟子·告子下》)。

“慶”就是賞賜。古代這種傳統 禮儀,對於形成溫情脈脈的人際關系,以及有序和諧的倫理關系,不管過去和現代,都起著重要作用。

說到尊老,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壹大特色。古代的敬老,並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觀念和說教上,也並不僅 止於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從君主、士族到整個官紳階層,都在身體力行,並且形成壹套敬老的規矩和養老的 禮制。 《禮記》記載:“古之道,五十不為甸徒,頒禽隆諸長者”(註:《禮記·祭義》)。

就是說,五十歲以 上的老人不必親往打獵,但在分配獵物時要得到優厚的壹份。壹些古籍,對於同長者說話時的聲量,也作了明 確的要求。

如《養蒙便讀》說:“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註:《養蒙便讀·言語》) 。《弟子規》又說:“低不聞,卻非宜”。

總之,上至君王貴族,下達庶人百姓,都要遵循壹定的規矩,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老者、長者的孝敬之意, 作為衡量壹個人是否有修養的重要標誌。 任何形態的社會,都需要尊敬老人。

不僅因為老人閱歷深,見聞廣,經驗多,勞動時間長,對社會貢獻大 ,理應受到尊敬;同時,他們在體力和精神上較差,需要青年人的體貼、照顧和幫助。作為壹個有禮貌的現代 青年,對長者和老人,應該做到:路遇主動謙讓,乘車主動讓座,在商店、戲院等公***場所,應盡量考慮到為 老人創造方便條件。

關於敬賢,三國時候有個典故,叫“三顧茅廬”。說的是劉備仰慕諸葛亮的才能,要請他幫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厭其煩地親自到諸葛亮居住的草房請他出山。

壹而再,再而三,諸葛亮才答應。從此,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發揮,為劉備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歷來有作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視尊賢用賢,視之為國家安危的決定因素。平時不敬 賢,到了緊急關頭,賢才就不會為國分憂。

不是賢才不為國家著想,而是國家緩賢忘士,如此“而能經其國存 者,未曾有也”(註:《墨子·親士》)。 今天我們提倡發揚古代“敬賢之禮”,須賦予現代新人才觀的內容,就是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當今社會,各種競爭越來越激烈。種種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大至國家民族,小到公司企業,要 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都必須擁有強大的人才隊伍。只有從思想觀念到具體行動上尊重、愛護人才, 使全社會形成壹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形成足夠強大的人才隊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儀尚適宜 中華民族素來註重通過適合的形式,表達人們內心豐富的情感。遇到重大節日和發生重要事件,多有約定 俗成的儀矩。

如獲得豐收,要歡歌慶賀;遭到災禍,要祈求神靈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許多節慶及禮儀形式 ,如春節、元宵、中秋、重陽等等,幾乎每個節日,都有特定的禮俗。

在古代,婚、喪和節慶等活動是作為社會生活中的大事來對待的,其禮儀規定得格外詳盡而周密,從服飾 、器皿到規格、程序和舉止的方位,都有具體的規定。 今天,我們要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禮儀文明,最重要的壹點,就是貴在適宜。

即如二程所主張:“ 奢自文生,文過則為奢,不足則為儉”(註:《二程集》程氏外書卷六)。可見,儀式的規模在於得當,適當 的文飾是必要的,但文飾過當就會造成奢侈浪費,偏離禮規的要求;而過於吝嗇,妨礙到儀式的實行也是不得 體的。

古人這種見解非常精辟,對我們今天舉行各種儀式具有指導作用。 在當今的社會活動中,舉行各種儀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公司開張、兒女婚嫁,各種節慶活動,都有不同 的儀式。我們要把握好各種儀式的規模,就必須掌握好適度的原則,要使必要的儀矩同現代文明相結合,相關 的活動既隆重其事,又不至於華而不實。

我們尤其要反對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