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明清之前,江南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那時是晉商稱霸天下!
唐宋以後,由於經濟中心的南移,使徽州地區經濟和文化迅速發展起來,成為江南地區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之壹。到了明清時期,徽州經濟和文化發展達到了歷史最為輝煌的時期。
徽商之所以能這麽成功,自然與當時社會的歷史背景、社會文化等因素有關。由於戰亂,中原大族大批遷入徽州後,將中原傳統文化也帶來了,他們遷入後,聚族而居,依然保存著誦說詩書、崇尚禮義的風氣,並傳給子孫後代,使中原文明在徽州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不斷發展。徽州是程頤、程顥和朱熹的故鄉,被視為“道學淵源”的發源地。程朱理學在徽州的影響甚為深遠。朱熹所創新的理學是對前代儒學的修正和發展,被元明清統治者定為正統,使程朱理學成為當時中華文化發展的主流。在徽州壹帶更是廣為流傳,徽州被譽為“東南鄒魯”。徽商在政治倫理上以程朱理學為依歸,堅持“官本位”的價值觀。但是真正能通過科舉考試選拔以光宗耀祖的人還是少之又少,而且徽州地理環境是山多地少,人口稠密,在參加科舉考試失敗後不得不棄儒經商,所以他們在經濟上以王學的說教為本,王學提出“四民異業而同道”、“百姓日用即道”的觀點,企圖打破傳統的“榮宦遊而恥工賈”的價值觀。使徽商或由儒業賈,或先賈後儒,或亦賈亦儒形成賈而好儒的特點。他們在商業經營中以儒家的倫理道德來指導他們的經營活動。
而明清徽商把儒與商結合地淋漓盡致!理學大師朱熹的故鄉就是在徽州!
儒商的本質特征是:儒與商的結合和義與利的結合的統壹。儒商與壹般商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儒商特別重視商業道德,不取不義之財。所以,徽商相對於中原的晉商來說,多了壹份朱熹理學的文人情懷,少了幾分粗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