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秦始皇是誰?

秦始皇是誰?

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通稱為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正),秦莊襄王之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壹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壹帝”。

秦始皇對中國的統壹,做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業績,將影響較大的幾項羅列如下: 影視劇中的秦始皇

⒈統壹文字,使其成為壹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 ⒉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後中國統壹後管理的標準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 ⒊統壹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 ⒋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 ⒌焚六國史書,客觀來講統壹了思想,避免因為歷史問題而導致國家分裂;但是毀掉的各國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後被毀是由於項羽火燒秦都造成的; ⒍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⒎修建長城,抵禦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線,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8,南征南越,將福建、浙江、兩廣納入中國版圖。 9.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至此奠定了中國統壹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他是皇帝尊號的創立者,同時也是中國皇帝制度創立者,使中國進入了漢民族中央集權帝制時代的人。他也使中國第壹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統壹,形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局面,為其後各朝代謀求統壹奠定了基礎。但自古以來,秦始皇壹直是壹個倍受爭議的人物。

正面評價

秦始皇塑像

秦始皇在位之時,吞並六國,並發兵南征北討,史載“百越之地,盡皆俯首”、“北擴千裏”“秦王掃六合”。按戰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國七雄控制範圍擴大了壹倍。而且秦始皇“設置郡縣”,對征服後的土地註重統治和制度建設,不似其它同時代的征服者如馬其頓的亞力山大,或羅馬的愷撒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設;因此使統壹的土地統治穩固,這才為中國現在的版圖奠定了基礎。後人認為,“功莫大過秦皇漢武”。意指秦始皇在功績方面,排在漢武帝之前,歷史上無出其右。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曾自嘆“若與其同遊,則無恨矣”。對將領賞功罰罪,皆依法。秦始皇雖專制,認為“朕即天下”,但有秦壹代,仍是依法治國。陳勝、吳廣起義,其理由也是“秦法嚴苛”,其罪當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並非如後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般因嚴重腐敗,而官逼民反。後世儒家倡導人治,治國不依法,由君主壹言而決,而至今日人治之風,馬屁之風猶在。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修驛道,設郡縣”,這是中國能夠采用郡縣制這種先進制度,而非類似西方的分封制的壹個必要條件。同時期的羅馬不能有效控制占領區,只能設權利極大的總督(總督總攬壹地的軍政大權,都是貴族,基層組織都依靠當地的原有組織),仍舊類似於分封制,這是羅馬帝國後來分裂的壹個很重要的原因。郡縣制是壹種平民制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這就導致了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的出現。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都可以來自平民,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布衣)參政議政的權利(如李斯,蒙驁等等都是布衣,依軍功政績才能拜相拜將),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壹大歷史進步。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壹千七百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都行秦政法”。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詩《古風》:“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桑弘羊的論著中肯定秦始皇統壹中國的功績。 近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寫的《秦政記》也贊揚秦始皇。毛澤東評秦始皇

1.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 2.壹次,他對章士釗講:妳們講***產黨等於秦始皇,不對,超過壹百倍。 3.孔孟是唯心主義,荀子是唯物主義,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隸主、貴族。荀子代表地主階級。又說: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說空話。幾千年來,形式上是孔夫子,實際上是按秦始皇辦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學生。 4.孔夫子有些好處,但也不是很好的。我們應該講句公道話。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孔夫子是講空話的。秦始皇是第壹個把中國統壹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壹了中國,而且統壹了中國的文字、中國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後來壹直沿用下來。中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超過他的,可是被人罵了幾千年。 5.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歷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會前期的,都是法家。這些人主張法治,犯了法就殺頭,主張厚今薄古。儒家滿口仁義道德,壹肚子男盜女娼,都是主張厚古薄今的。 6.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壹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罵我是秦始皇,中國歷來分兩派,壹派講秦始皇好,壹派講秦始皇壞。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因為秦始皇是第壹個統壹中國、統壹文字,修築寬廣的道路,不搞國中之國,而用集權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幾年壹換,不用世襲制度。 7.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毛澤東還認為秦始皇缺少文學才華。

西方人眼中的秦始皇

秦始皇,不但是中國,也是西方家喻戶曉的壹代名帝王。而他對中國乃至世界影響之深遠,也確實足與他的名氣相匹配。 秦始皇即位之後,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大將王翦、王賁的雄師橫掃中原大地,韓、魏、楚、趙、燕、齊六個龐然大物,在幾乎沒有多少招架之力的情況下,就被永遠從地圖上抹去了。它們留下的空間,變成統壹種顏色,寫上了壹個巨大的“秦”字。 就在統壹天下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便作出了他的改制中最有決定意義的壹項決策:“廢分封,設郡縣。”全國被分為36郡,每郡又設若幹縣。郡縣的長官由中央直接任命,隨時調換。統壹國家由此大大加強了,不過這也許也是秦短命的原因之壹。 秦始皇在確立長久統壹方面的功績還有統壹文字、統壹法律、統壹貨幣、統壹度量衡等,大多是以原秦國實行的為標準,向被征服地區推廣。此外,還廣泛修建通往各地的驛道。這樣,秦帝國在各個方面成為壹個有機整體。 盡管秦朝僅僅延續了15年,但秦始皇確立的統治模式卻壹直延續下去。秦始皇是中國2000余年中央集權封建帝制的主要設計者,影響之深廣,為任何其他帝王所難以相比。世界歷史上,開創了壹個龐大帝國的帝王還有很多,但他們的實際影響卻無法同秦始皇相比。 中國人口歷史上壹直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對中國有重要影響就可視為對世界有重要影響(麥克·哈特語),而且由於中央集權和忠君思想,帝王對中國歷史的影響遠大於對其他許多國家的影響。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秦始皇對於中國乃至世界所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西方人向來敬畏中國疆域之廣闊,盡管在歷史上,中國的人口數量不如歐洲。區別在於,歐洲總是小國林立,而中國則是壹個統壹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政治及社會因素造成,而不是山脈阻隔等地理因素。當然,中國的統壹,不能僅僅歸功於秦始皇個人,還有其他人起過重要作用,如隋文帝等。 在西方,人們常把秦始皇與拿破侖相提並論。事實上,秦始皇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千古壹帝”,更是世界史上的“千古壹帝”。就他取得的成就而言,很難找出能出其右的君主。大體說來,羅馬帝國與秦統治時期的人口、面積差不太多。但羅馬帝國統治時間比短,愷撒死後,帝國分崩離析。秦王朝則不然,這是秦始皇獨具影響的原因。